林潔++龔思瑩
專家簡介:林潔,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兒科主任醫(yī)師,擅長兒童哮喘、咳嗽、厭食、吐乳、腹瀉、遺尿、濕疹、汗證等病癥的研究和診治。
專家門診時間:周二、周三、周五、周六全天。
冬季,不少孩子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上火癥狀,為什么明明天氣那么冷,卻還是容易上火呢?
首先,冬季天氣干燥,體內(nèi)水分易耗,而且冬季一般不易自覺口渴,飲水減少,水屬陰,火屬陽,水可制火,體內(nèi)水量減少,導(dǎo)致水不制火,容易出現(xiàn)上火的表現(xiàn);另外,在冬季,人們會過食溫?zé)帷⒀a益食品,也容易導(dǎo)致上火;同時,冬季孩子的活動減少,熱量消耗降低,多積聚于體內(nèi),郁而化火,從而出現(xiàn)上火的表現(xiàn)。
上火有哪些危害?
上火會出現(xiàn)很多癥狀,如眼瞼癤腫、鼻衄出血(鼻出血)、口舌生瘡、口氣穢濁、煩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干結(jié)等,這些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危害??谏嗌徲绊懞⒆诱o嬍?,孩子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長發(fā)育又快,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較多,如果營養(yǎng)物補充不及時就會影響身體正常發(fā)育;便秘不僅會導(dǎo)致排便疼痛,而且大便排泄不暢,會使毒素積聚,影響孩子的情緒;上火后很多孩子會表現(xiàn)得煩躁不安,睡眠時間和質(zhì)量都會受到影響,會減少生長激素的分泌,對長高不利,同時睡眠還是增強人體免疫力的過程,經(jīng)常睡眠欠佳使孩子的免疫力降低,從而導(dǎo)致各種疾病的發(fā)生。
要滅“火”,先識“火”
從中醫(yī)角度講,火有“實火”、“虛火”之分。實火多表現(xiàn)為面紅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爛、咽喉腫痛、牙齦出血、鼻衄出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結(jié)、舌紅苔黃。虛火可表現(xiàn)為盜汗自汗、形體消瘦、口燥咽干、手足心熱、躁動不安、身倦無力、氣短懶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舌紅少苔。
除了辨明虛實,還應(yīng)了解到底是哪個臟腑上火:
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xiàn)為低熱、盜汗、心煩、口干等;實火表現(xiàn)為反復(fù)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現(xiàn)為干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xiàn)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xiàn)為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黃膩等。
肝火:表現(xiàn)為煩躁易怒、口干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干、睡眠不穩(wěn)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腎火:主要表現(xiàn)為五心煩熱、頭暈?zāi)垦!⑺卟话?、形體消瘦等。
如何防治上火?
下面將從飲食、日常調(diào)護方面來介紹如何防治“上火”。
(1)飲食品種要以松軟稀酥、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品為主,菜肴以蒸燉煮燒為主,少食爆烤煎炸食品,如炸雞、薯條、油條等。
(2)多攝入水分,建議以溫開水為主,可以及時糾正機體缺水狀態(tài),促進新陳代謝,生津潤燥,避免上火,忌飲各類高糖碳酸飲料。
(3)不吃辛辣燥熱的食品,如辣椒、生蒜、胡椒、咖啡、大蔥等,以免灼傷津液,生熱助火。
(4)實火者忌食助陽的食物,如韭菜、羊肉、鴿子肉、荔枝、櫻桃、各類南北炒貨等,宜多食各種綠色蔬菜瓜果。
(5)虛火者應(yīng)注意適量銀耳、百合、鴨肉等益滋陰食物,不宜多食生冷瓜果以及各種寒涼食物。
(6)要重視“辯證施食”,分析上火虛實,選擇合適的食物。 如果不分實火還是虛火,一概而論,亂吃一氣,反而會“火上燒油”,加重病情。這就是一些父母不注意辯證施食,盲目食療而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接下來將以“辯證施食”為原則,介紹幾款“下火”的食療方案:
心火:
冰糖蓮子湯:蓮子30克,洗凈(如心火較盛,可不去蓮子心),用清水泡一個小時,往鍋內(nèi)加適量的水,倒入蓮子,大火煮開后,小火慢慢煮1小時左右,待蓮子熟透之后,加入冰糖少許,再煮5分鐘,即可食用。
百合銀耳玉竹湯:銀耳20克,百合30克,玉竹20克。銀耳用清水浸透,切去硬實蒂部,切小朵。將這些材料放到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轉(zhuǎn)文火煲1-2小時,加冰糖少許,即可食用。
肺火:
銀耳雪梨湯:銀耳30克,雪梨1只。將梨切塊,銀耳加水250毫升,煮開20分鐘即可,加冰糖少許,飲用有潤肺止咳之功效。
羅漢果豬肺湯:羅漢果半個,豬肺50克,先將豬肺切成塊,用手?jǐn)D洗泡沫,洗凈,與羅漢果一起放煲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煮開后,文火煲30分鐘左右,加入食油、鹽、味精調(diào)味。
胃火:
百合綠豆粥:大米100克,綠豆50克,百合20克。將綠豆和百合煮15分鐘后,再放入大米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熬至粥黏稠合適后即可,加入適量冰糖。
荸薺藕汁湯:荸薺、鮮藕各50克。將這些材料放到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后,小火煎煮30分鐘左右,加入適量冰糖。
肝火:
豬肝菊花湯:豬肝1付,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湯。
枸杞菊花茶:枸杞10克,菊花5克。枸杞先煮30分鐘,加入菊花后再煮5分鐘,就可作茶飲。
腎火:
枸杞豬腰山萸肉湯:豬腰1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0克。原料洗凈備用,把豬腰連同枸杞、山萸肉一起放入碗內(nèi),加適量的水,然后放入鍋內(nèi)燉40分鐘,出鍋時加鹽調(diào)味即可。
除了上述飲食調(diào)護和食療外,還可以采用中醫(yī)推拿手法。有興趣的父母可以嘗試以下方案:
心火:按圖示中①方向推15~20分鐘
肺火:按圖示中④方向推15~20分鐘
胃火:按圖示中⑦方向推15~20分鐘
肝火:按圖示中③方向各推15~20分鐘
每個孩子的體質(zhì)都是不同的,上火的表現(xiàn)和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尤其實火虛火的辨治,對一般父母有一定難度,所以當(dāng)遇到比較嚴(yán)重的上火表現(xiàn),最好還是及時找醫(yī)生診治。
父母對“上火”理解常見的誤區(qū):
誤區(qū)1:只有夏秋兩季的氣候才容易導(dǎo)致“上火”。
大多數(shù)成年人容易在夏秋兩季“火氣沖天”。事實上,孩子的臟腑和肌膚嬌嫩,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功能不完善,一年四季之中所有溫差變化較顯著的時候都有可能造成孩子上火。春天,孩子容易因為細菌入侵和溫差變化而上火;在夏季,水分的大量流失是造成人體上火的重要原因;秋季晝夜溫差明顯,空氣干燥,易導(dǎo)致孩子上火。
誤區(qū)2:只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就能“滅火”。
父母們常常以為涼開水、水果和蔬菜可以用作“以水祛火”的主要方法。事實上,這些方法只對消化和飲食紊亂造成的胃火熾盛具有一定效力,對于其他上火問題沒有明顯改善。
誤區(qū)3:孩子的毛病都是“上火”引起的。
很多人認(rèn)為孩子的各種病癥都由于上火引起,就讓孩子食用大量寒涼敗火之品,殊不知,有些病并不是因為上火引起的,這樣的飲食,非但于病無益,反而傷了孩子胃氣,得不償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