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盧龍縣蛤泊鄉(xiāng)中坨小學 066400)
關于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馬學玲(河北省盧龍縣蛤泊鄉(xiāng)中坨小學 066400)
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這是新課改下廣大教育者所最為關注的重要話題。那么什么是高效課堂呢?這是我們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高效課堂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生本課堂,是建立在學生主體參與基礎之上,學生的主動探究與快樂學習;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互動探究過程,實現(xiàn)了教與學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了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fā)展。這是對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的徹底挑戰(zhàn)與摒棄。要構建高效課堂,就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突出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實現(xiàn)學生由被動參與到主體參與、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構建的轉變,讓學生以主體身份展開主體探究,在探究中學到知識,掌握技能,提高能力。這正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主要手段。筆者現(xiàn)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在學生的認知活動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是學生認知活動成功的先決條件,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前提。如果學生學習興趣低下,這樣就會抑制學生的興奮點,降低學生的教學參與度,學生就會把學習當做一種負擔,從心里排斥它,這樣的認知活動自然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只會離高效課堂越來越遠。因此,要構建高效課堂,首先就必須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實現(xiàn)由苦學到樂學的轉變,讓學生從心里產生愛學、樂學的主觀意愿。教師要重視導入環(huán)節(jié),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學生的思維與注意力集中于新知的學習上,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體性與主動性,這樣就向高效教學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一)形象導入
學生正處于形象認知階段,獲取信息的方式主要來自于直觀事物,如圖片、實物等。為此我們要充分運用這些直觀事物來導入新知。這樣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又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可以讓學生從這些直觀的事物中來獲取大量感性信息,從而實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理性認知與深刻理解。
(二)懸念導入
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設計富有探索性的問題,制造認知懸念,以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認知活動中來。
(三)游戲導入
學生活潑好動,對游戲情有獨鐘,將游戲引入教學,采用趣味游戲導入,可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實現(xiàn)學生的積極動手與動腦,激活學生的思維,實現(xiàn)學生的快樂參與。
以往的教學只重視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學,整個教學完全是按照教師的主觀意愿展開的,教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學生是教學的附屬,是被動的參與者,只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所得到的只是經(jīng)由教師細細咀嚼后的現(xiàn)成知識,學生沒有經(jīng)歷思考與思維。而采用問題教學法可以改變學生的被動接受,以問題來誘發(fā)學生的探究動機,確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以主體身份來展開主動探究,經(jīng)歷問題的解決過程,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知識的主動構建者。
(一)問題難易適度,貼近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探究的主人,因此問題要貼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的問題都無法引發(fā)學生主動而有效的探究,學生的探究只能成為一種形式,而無法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情,問題難易適度,既貼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同時又有一定的探究空間。這樣學生才能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得到全面發(fā)展。
(二)問題有層次性,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單一的問題只能滿足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而無法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全程參與和全面發(fā)展。因此在設計問題時要正視學生間的差異性,貫徹素質教育所提出的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這樣才能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xiàn)探究的全體化、全員化,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究中來,成為探究的主人,從而讓課堂成為全體學生共同的學堂。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睂W生的發(fā)展不是學到多少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能夠充分運用所學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要讓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真正掌握學習方法,這樣才能為學生打開科學的大門,才能實現(xiàn)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
(一)營造民主氛圍,鼓勵學生提問
教師要充分放手放權,要將提問的權利交給學生,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不同見解與觀點,讓課堂上有更多的標新立異與獨樹一幟。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并不是教師指令的機械執(zhí)行者,而是與教師有著平等地位的學習主體,是真正的學習主體。這樣讓學生感受到強烈的民主氛圍,才能徹底打消學生的顧慮,讓學生敢于提問。
(二)加強方法指導,引導學生提問
學生的認知活動是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過程,提問也是如此,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學生會問,并不是教師可以直接傳授的,而是需要在教師的啟發(fā)與指導下逐漸地自我領會與感悟的過程。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方法指導,當學生沒有問題可問,或者提出問題沒有價值抑或是錯誤時,以一個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重新思考,從而引導學生能夠自主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來。
(三)運用評價機制,激勵學生提問
評價得當,可以讓學生看到成功與希望,強化學生的信心與勇氣,從而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提問中來;相反,評價失當會打擊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傷害學生的自尊,甚至會讓學生對學科的學習失去興趣。為此,教師要堅持批評與表揚并行的評價機制,以表揚來肯定學生的成功,以批評來認清學生的不足,以此來激勵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提問中來,參與到學科的學習中來。
總之,要想構建高效課堂,讓學生展開主動學習,學有所獲,教師就必須要認真學習新課改,領會新課標,樹立新思想、新觀念,為學生營造民主活躍的氛圍,激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帶領學生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形成教與學的互動,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得到知識技能等三維目標的全面發(fā)展。
(責編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