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海峰 魏 燕 柴小玉 溫四海/達州市種子管理站
達州市2014年玉米新品種引進試驗報告
□冉海峰 魏 燕 柴小玉 溫四海/達州市種子管理站
1.1 試驗材料
參試品種共20個,為確保試驗嚴謹、科學、公正,生產(chǎn)期間對參試品種進行編碼(表1),試驗完成后解碼。
1.2 試驗地選擇
試驗安排在達州市達川區(qū)麻柳鎮(zhèn)、宣漢縣南壩鎮(zhèn)。兩試驗點地塊地勢平坦、水源充分、陽光充足。試驗地塊為冬閑凈地,肥力中等一致。
1.3 試驗管理
試驗品種按照編號依序排列,每個品種小區(qū)凈種植面積40m2,不設(shè)置重復。四周設(shè)置保護行4行。播種方式為直播,秧苗2葉1心時勻苗間苗。寬窄行條栽,每穴定苗2株,每公頃植4.8萬株。
試驗地每公頃施農(nóng)家肥1.50~2.25t,復合肥(氮、磷、鉀有效養(yǎng)分含量各為15%)750kg,在深耕翻土時,均勻施入溝內(nèi),保持土壤肥力一致。及時追肥,每公頃用尿素150~300kg,輕施提苗肥,巧施攻稈肥,重施穗肥。5月中旬至6月初用井岡霉素和毒唑磷防治紋枯病和螟蟲。
各點栽培管理一致,進行詳實的田間觀察記載,收獲前室內(nèi)考種,測產(chǎn)實行全產(chǎn)全收,含水率按14%計。
1.4 試驗簡要說明(自然災(zāi)害情況)
1)3月中旬~4月中旬,遇低溫、寡照天氣,導致田間出苗延遲,前期生長遲緩。
2)5~6月,達川區(qū)、宣漢縣遇長時間陰雨、低溫、寡照,各品種抽雄、吐絲有不同程度延遲。
3)7月12日~收獲期,高溫伏旱,對玉米生產(chǎn)造成不利影響。
2.1 主要農(nóng)藝指標
主要農(nóng)藝指標見表1、表2。
從表1、表2可以看出,仲玉3號株高314.7cm,列第1位,福單2號株高257.7cm,列末位,其余株高在259.3~313.2cm,CK株高為308.0cm;綿單118穗位高133.2cm,列第1位,一豐123穗位高93.6cm,列末位,其余品種穗位高在100.8~130.8cm,CK穗位高為123.4cm;錦泰一號穗長22.4cm,列第1位,中單901穗長17.1cm,列末位,其余品種穗長在17.6~21.4cm,CK穗長為21.4cm;正興5號穗粗5.6cm,列第1位,龍?zhí)?99穗粗5.1cm,列最末位,其余品種穗粗在5.2~5.5cm之間,CK穗粗4.8cm;19號禿尖度長4.8cm,列第1位,幫豪玉108禿尖度長0.5cm,列最末位,其余品種禿尖度在0.7~4.2cm,CK禿尖度長1.8cm;三峽玉9號穗行數(shù)17.3,列第1位,神龍玉9號穗行數(shù)13.8,列末位,其余品種穗行數(shù)在14.3~16.5,CK穗行數(shù)為16.3;錦泰1號行粒數(shù)33.7,列第1位,龍?zhí)?99行粒數(shù)25.2,列末位,其余品種行粒數(shù)在27.3~33.2,CK行粒數(shù)33.8;一豐123百粒重32.8g,列第1位,錦泰一號百粒重25.8g,列末位,其余品種百粒重在26.4~31.8g,CK百粒重28.5g;中單901出籽率86.2%,列第1位,興玉號出籽率79.5%,列末位,其余品種出籽率在80.1%~85.9%,CK出粒率為85.9%。
表 1 達州市玉米新品種引進試驗項目各品種農(nóng)藝性狀
表 2 達州市玉米新品種引進試驗項目各品種籽粒性狀、產(chǎn)量、抗性
2.2 生育期
從表1可以看出,龍?zhí)?99、臨奧2號、惠玉537、錦泰1號全生育期120.0d,并列第1位,一豐123、福單2號全生育期117.0d,并列最末位,其余品種全生育期位于117.5~119.5d,CK全生育期為118.5d。
2.3 抗性
從表2可以看出,田間病害綜合發(fā)生較輕,經(jīng)現(xiàn)場調(diào)查,參試品種紋枯病發(fā)病級別均為3級,部分品種有不同程度的倒伏。極峰30、仲玉3號有2個點倒伏,倒伏率分別為6.5%、5.4%;龍?zhí)?99、綿單118、惠玉537、興玉1號、正紅532、正興5號、陵玉987、幫豪玉108分別有1個點倒伏,倒伏率分別為 2.5%、4.0%、3.5%、8.2%、10.6%、6.3%、3.5%、5.8%,其余品種無倒伏。
2.4 產(chǎn)量
20個參試新品種在2個試點中平均單產(chǎn)變幅6388.5~8802.0kg/hm2,CK平均單產(chǎn)7021.5kg/hm2,有16個品種比對照增產(chǎn),4個品種比對照減產(chǎn)。增產(chǎn)20.0%以上的有1個,即惠玉537;增產(chǎn)15.0%~19.9%的有5個,即綿單118、川單189、錦泰1號、仲玉3號、三峽玉9號;增產(chǎn)5.0%~9.9%的有6個,增產(chǎn)0.1%~4.9%的有4個。
惠玉537平均產(chǎn)量8802.0kg/hm2,居試驗第1位;綿單118平均產(chǎn)量8379.0kg/hm2,居試驗第2位;川單189平均產(chǎn)量8377.5kg/hm2,居試驗第3位;錦泰1號平均產(chǎn)量8266.5kg/hm2,居試驗第4位;仲玉3號平均產(chǎn)量8238.0kg/hm2,居試驗第5位;三峽玉9號平均產(chǎn)量8106.0kg/hm2,居試驗第6位。正紅532、興玉1號、龍?zhí)?99、福單2號分別比對照減產(chǎn)1.1%、4.1%、5.2%、9.0%。
惠玉537、綿單118、川單189、錦泰1號、仲玉3號、三峽玉9號綜合評價好,神龍玉9號、一豐123、極峰30、臨奧2號、成單90、中單901、正興5號、陵玉987、德潤玉188、幫豪玉108綜合評價一般;龍?zhí)?99、福單2號、正紅532、興玉1號綜合評價差。
惠玉537、綿單118、川單189、錦泰1號、仲玉3號、三峽玉9號等6個新品種比對照增產(chǎn)15%以上,適宜達州平壩丘陵地區(qū)種植,抗病能力較強,擬推介為達州市2015年玉米主推品種,在全市推廣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