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繼紅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心病科,遼寧 沈陽110101)
近年來,由于血液生化檢測技術的逐步提高,血液生化指標在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分層中的作用逐漸受到臨床重視,并且發(fā)揮了積極作用。腦鈉肽具有拮抗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的作用,是臨床常用的心力衰竭診斷指標之一,其表達水平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構以及預后具有重要的預測價值[1-2]。和肽素作為血管加壓素的前體,穩(wěn)定性較強,研究證實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中和肽素水平呈高表達[3]。高敏C反應蛋白為臨床常未見檢測的炎癥標志物之一,其高表達是冠心病獨立危險因素之一[4]。本研究著重探討腦鈉肽、和肽素和高敏C應蛋白表達水平與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病變程度的關系,現(xiàn)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6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觀察1組)33例,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齡48~69歲,平均(55.39±4.58)歲;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觀察2組)36例,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齡47~68歲,平均(56.21±4.83)歲。隨機選取健康成人(對照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49~68歲,平均(54.38±3.57)歲。病例選擇標準:①均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明確診斷為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并排除冠心??;②均排除肺源性心臟病、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肺動脈高壓、血液病、重度感染、惡性腫瘤、心肌梗死病史以及心功能不全病史等;③自愿參與本研究。3組性別、年齡、吸煙史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1組和觀察2組患者在發(fā)病24h內(nèi)抽取5mL靜脈血,對照組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5mL,3 000r/min離心10min分離血清和血漿,放置在-70℃冰箱中保存?zhèn)溆?。采取酶?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檢測血漿腦鈉肽、和肽素以及血清高敏C應蛋白,嚴格依據(jù)說明書進行操作。腦鈉肽檢測試劑盒由美國Market公司生產(chǎn),和肽素檢測試劑盒由德國Hennigsdorft公司生產(chǎn),高敏C應蛋白檢測試劑盒由德國Herrenberg公司生產(chǎn)。MK3酶聯(lián)免疫檢測儀為芬蘭Wellscan公司制造。血清高敏C應蛋白檢測應用OlympusAU2700全自動分析儀。
1.3 觀察指標 根據(jù)Judkins法結合冠狀動脈造影結果,依據(jù)文獻報道的Gensini積分系統(tǒng)[5]對每支血管病變程度進行評分,即對冠狀動脈病變程度進行衡量。評分標準:①0分,無狹窄;②1分,狹窄程度≤25%;③2分,狹窄程度>25%~50%;④4分,狹窄程度>50%~75%;⑤8分,狹窄程度>75%~90%;⑥16分,狹窄程度>90%~99%;⑦32分,100%狹窄。冠狀動脈病變程度最終積分等于各分支血管積分之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分別采用t檢驗、F檢驗及q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腦鈉肽、和肽素、高敏C反應蛋白及Gensini積分比較 觀察1組和觀察2組腦鈉肽、和肽素、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以及Gensini積分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1組腦鈉肽、和肽素和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Gensini積分均高于觀察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腦鈉肽、和肽素、高敏C反應蛋白及Gensini積分比較(±s)
表1 3組腦鈉肽、和肽素、高敏C反應蛋白及Gensini積分比較(±s)
*P<0.05與對照組比較 #P<0.05與觀察2組比較(q檢驗)
?
2.2 相關性分析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腦鈉肽、和肽素與Gensini積分呈顯著正相關(P<0.01);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高敏C反應蛋白表達與Gensini積分無顯著相關性(P>0.05)。見表2。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腦鈉肽作為心臟病學標志物之一,其水平與冠狀動脈、心肌疾病嚴重程度具有重要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腦鈉肽可作為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預后效果的獨立預測因子,腦鈉肽超過670ng/L的患者在1個月內(nèi)的病死率顯著高于低于此界值患者[5-6]。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檢測腦鈉肽水平能夠為臨床診斷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及判斷其危險程度提供可靠信息,對心肌肌鈣蛋白、肌酸激酶等傳統(tǒng)壞死生物標記物檢測提供的信息進行補充[7]。和肽素屬于糖蛋白的一種,是血管加壓素前體,穩(wěn)定性強,主要產(chǎn)生于下丘腦,其由39個氨基酸序列組成,相對分子質(zhì)量約為5 000,急性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患者和肽素水平可在短時間內(nèi)顯著上升[8-9]。正常人體中,高敏C反應蛋白為微量(不超過0.55mg/L)存在,當機體發(fā)生炎癥時,血液中高敏C反應蛋白釋放增多,細胞黏附和吞噬能力增強,炎性進程加快,血管內(nèi)膜發(fā)生損傷引起血管痙攣及脂代謝紊亂,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及繼發(fā)血栓形成,從而導致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10]。高敏C反應蛋白不僅是發(fā)生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獨立危險因素,而且是反映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危險性的指標,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越高,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危險性越高[11-12]。
表2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腦鈉肽、和肽素及高敏C反應蛋白表達與Gensini積分的相關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正常健康人群比較,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腦鈉肽、和肽素和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明顯升高(P<0.05),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水平又顯著高于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提示腦鈉肽、和肽素及高敏C反應蛋白與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發(fā)生發(fā)展具有密切關系,是反映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病變程度的有效指標。腦鈉肽、和肽素水平與Gensini積分呈正關(P<0.01),而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Gensini積分無相關性(P>0.05)。提示腦鈉肽、和肽素能夠反映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嚴重程度和冠狀動脈病變程度,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無關,尚不能成為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判斷指標。
綜上所述,腦鈉肽、和肽素與冠狀動脈綜合征病變程度呈正相關,值得臨床探入探討。
[1] 周立軍,王春明,劉海波,等.N末端腦鈉肽原、肌鈣蛋白I、高敏C反應蛋白聯(lián)合檢測對急性心肌梗死預后的評估價值[J].心電與循環(huán),2012,31(2):77-79.
[2] 陳作強.血漿腦鈉肽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中的臨床應用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1,32(4):506-508.
[3] 張勇.腦鈉肽及和肽素在評估冠狀動脈病變程度中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27(3):269-270.
[4] 高閱春,李全,何繼強,等.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冠心病嚴重程度及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8):840-843.
[5] Choksy P,Davis HC,Januzzi J,et al.Brain natriuretic hormone predicts stress-induced alterations in diastolic function[J].Am J Med Sci,2014,348(5):366-370.
[6] 陳簡慶,張民樂,吳偉軍,等.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腦鈉肽、高敏C反應蛋白與左室射血分數(shù)的相關性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2):239-240.
[7] 李芳,張鵬宇,楊志宏,等.冠心病患者糖耐量變化與冠狀動脈病變之間的關系分析[J].臨床薈萃,2014,29(3):305-308.
[8] 張守龍.血漿腦鈉肽及和肽素水平對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判斷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2,35(28):63-64.
[9] Alraies MC,Kusunose K,Negishi K,et al.Relation between echocardiographically estimated and invasively measured filling pressures in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J].Am J Cardiol,2014,113(11):1911-1996.
[10] 徐穎,李廣平,倪燕平,等.非瓣膜病性心房顫動患者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腦鈉肽、內(nèi)皮素-1水平的測定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10):1095-1097.
[11] 劉愛華,王緒芳,韓桂云,等.腦鈉肽和NT-Pro BNP檢測在心力衰竭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8):1038-1040.
[12] 蓋延紅,欒曉東,張瑞軍,等.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腦鈉肽及高敏C反應蛋白與脂蛋白水平的相關研究[J].中國醫(yī)藥,2012,7(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