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丙軍 林德智 倪衛(wèi) 黃樂
貝那普利聯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療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療效觀察
段丙軍 林德智 倪衛(wèi) 黃樂
目的觀察貝那普利聯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療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方法106例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3例。對照組單用左旋氨氯地平5 mg晨服,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貝那普利10 mg晨服,1次/d。兩組療程均為28周,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變化、不良反應及生化指標。結果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血壓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下降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不良反應總體均能耐受。結論貝那普利聯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療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可顯著提高降壓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貝那普利;左旋氨氯地平;原發(fā)性高血壓
高血壓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人類的血壓自110/75 mm Hg(1 mm Hg=0.133 kPa)起,與心血管危險呈連續(xù)正相關,也就是說隨著血壓水平的升高,心血管病發(fā)生的危險性也是逐漸升高的,無論有無合并其他疾病,這種危險始終存在,所以積極地控制高血壓,對降低心血管病的發(fā)生率有著極大的益處,而聯合用藥對于高血壓的的達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觀察貝那普利聯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療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不良反應。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7月~2015年5月就診于本院的106例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其中男50例,女56例,年齡49~71歲,平均年齡(66.2±5.3)歲。所有患者均符合按照《內科學》第8版的診斷標準。排除腦出血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慢性腎臟疾病患者、肝癌患者糖尿病及其腎臟并發(fā)癥患者、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等疾病的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53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31例,年齡49~70歲,平均年齡66.3歲;其中,伴有心肌肥厚的患者20例,高尿酸患者13例。治療組中男28例,女25例,年齡50~71歲,平均年齡66.8歲;其中,伴有心肌肥厚的患者21例,高尿酸血癥的患者14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伴發(fā)疾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停用其他降壓藥物3周后。對照組的患者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施慧達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2.5 mg,q.d.;觀察組的患者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5 mg q.d.和貝那普利(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10 mg q.d.,以治療最后1周測量6次/d的血壓均值作為治療后血壓數值,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均為28周。
1.3 觀察指標 采用袖帶式水銀柱血壓計,要求患者休息20 min后測量其右側肱動脈血壓。
1.4 療效判定標準 按照衛(wèi)生部(現衛(wèi)計委)《心血管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規(guī)定,分為有效、顯效及無效。有效:舒張壓下降<10 mm Hg但血壓已達到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或收縮壓下降≥30 mm Hg;顯效:舒張壓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蛭唇抵琳5陆怠?0 mm Hg;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顯效37例(69.81%),有效14例(26.42%),無效2例(3.77%),總有效率為96.23%;對照組顯效28例(52.83%),有效12例(22.64%),無效13例(24.53%),總有效率為75.47%,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血壓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下降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 (n,%)
表2 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比較(±s,mm Hg)
表2 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比較(±s,mm Hg)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收縮壓 舒張壓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3 172.7±9.5 132.4±8.6ab 105.8±8.8 82.3±9.5ab對照組 53 171.8±9.3 136.8±8.8a 104.3±8.7 85.8±9.8a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1例患者出現面部潮紅,2例患者出現干咳,2例患者出現頭部脹痛;對照組則有2例患者出現面部潮紅,2例患者出現頭部脹痛。用藥1周后患者癥狀均自行緩解。
根據2006年心血管年度報告顯示:目前全國患有高血壓疾病的人數多達2億左右,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但又是一種不斷進展的病,高血壓在不斷進展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對亞臨床器官損害干預的關注。從干預原則上看,對亞臨床器官損害的早期干預好于晚期干預,早期血壓的強化治療對延緩靶器官的損害具有重要意義。血壓控制良好的患者心血管事件下降。有效的控制血壓才能使更多的患者獲益。歐洲高血壓指南指出血壓>160/100 mm Hg時應聯合兩種或以上的高血壓藥物治療[1]。聯合用藥既能減少大劑量單藥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幾率,又能使控制血壓的目標值盡快達標,故對血壓>160/100 mm Hg、高危及極高危的患者,針對血壓的管理可以選擇聯合用藥而不是單藥。貝那普利和左旋氨氯地平的聯合是一種較好的方案。
貝那普利是一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其降壓的機制主要通過抑制循環(huán)和組織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從而使血管緊張素Ⅱ生成減少,同時抑制激肽酶使緩激肽降解減少貝那普利還具有減少尿蛋白、逆轉心肌肥厚和改善胰島素抵抗作用,對于腎臟、心臟受損、肥胖和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具有很好的療效,對于伴有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糖耐量減退、糖尿病腎病的高血壓患者特別適用。
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種鈣通道阻滯劑,且屬于長效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降壓作用的主要機制是減少鈣離子進入血管平滑肌細胞內而達到擴血管作用。左旋氨氯地平還能夠減輕血管緊張素Ⅱ和α1腎上腺素能受體對血管的收縮反應,減少腎小管對鈉離子的重吸收。左旋氨氯地平具有一定的抗動脈硬化作用,長時間應用尚可重建患者受損的內皮細胞功能[2]。
研究已證實ACEI和鈣通道阻滯劑聯用應用可使降壓作用更大,可有效地延緩或逆轉左室重構及延緩腎功能衰竭的發(fā)生[3],故本研究應用貝那普利聯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結果表明觀察組總有效率達96.23%,血壓較治療前顯著下降。
綜上所述,貝那普利聯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療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可顯著提高降壓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delines Committee. 2003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uropes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J Hypertens,2003,21(6):1011-1053.
[2]Inaba S,Iwai M,Tomono Y,et al. Prevention of vascular injury by combination of an AT1 receptor blocker,olmesartan,with various calcium antagonists. Am J Hypertens,2009,22(2):145-150.
[3]Kjeldsen SE,Weber M,Oparil S,et al. Combining RAAS and calcium channel blockade: accomplish in perspective. Blood Press,2008,17(5-6):260-26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4.089
2015-09-06]
641000 內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