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馬原是新時期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敘事圈套”開啟了先鋒小說試驗的先河,尤其是代表作《岡底斯的誘惑》融匯了諸般的敘事經(jīng)驗,掀起了小說觀念和形式革命的浪潮。從而在一個歷來缺乏形式感的國度里喚起了形式自覺,引發(fā)了一場小說敘事革命,向傳統(tǒng)的文學(xué)觀念和傳統(tǒng)的審美習慣作了無聲卻強有力的挑戰(zhàn)。本文意在探索《岡底斯的誘惑》的文本形式變革負載下的故事特點及故事間的整合意義。
關(guān)鍵詞:馬原 《岡底斯的誘惑》 故事 特點 整合
馬原是新時期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可以說他是這一派小說的領(lǐng)頭羊,其開拓之功無人相比肩。他與同時期的余華、蘇童、洪峰、格非并稱先鋒派小說五虎將,各領(lǐng)風騷三五載。關(guān)于馬原批評界談得最多的莫過于他的“敘事圈套”,首開中國小說“以形式為內(nèi)容”的風氣,從而影響了一批年輕的作家。他的敘事探索,不啻是小說觀念和形式的一場大變革,其文學(xué)史意義自不在言。1984年他發(fā)表《拉薩河女神》,首次把敘事置于故事之上,但最經(jīng)典化的尚數(shù)《上海文學(xué)》1985年第二期發(fā)表的《岡底斯的誘惑》。
《岡底斯的誘惑》寫了幾個來自內(nèi)地的年輕探求者進藏后的所見所聞,但采用了多種敘事視角輪番上陣,敘事主體缺席,時空淡化、并置,故事間缺少相應(yīng)的邏輯聯(lián)系,作者突現(xiàn)在文中坦言敘述策略等多種藝術(shù)手法,精妙地傳達了西藏神話世界和藏民原始的生存態(tài)對現(xiàn)代人的誘惑。本文對以上敘事成就忽略不計,反其道而行之,想探討一下《岡底斯的誘惑》呈現(xiàn)的故事特點。
1.故事相對獨立?!秾姿沟恼T惑》主要講述了三個故事:一是陸髙、姚亮、小何去看天葬的故事,同時引出藏族美女央金意外車禍死亡,把人們的思緒從一個具體生命的消失、美的毀滅及藏族特有的喪葬習俗——天葬聯(lián)系起來。二是著名的青年獵手窮布獵熊的故事,他受當?shù)啬撩裰腥プ穼ひ活^與眾不同的大熊時的一場奇遇。伴著插入了他阿爸英武一生卻死于一對兒猞猁爪下的慘劇,述說了生命的無常多舛,窮布父子不同尋常的狩獵生涯。三是頓珠、頓月兄弟與尼姆的愛情故事。他們的戀情曲折多變,最后頓珠、頓月兄弟的角色置換,由原來的頓月、尼姆組合變?yōu)轭D珠、尼姆組合。以上三個故事并置構(gòu)成了《岡底斯的誘惑》的主體,但彼此間并無關(guān)聯(lián)和影響關(guān)系??刺煸岬墓适孪袷菙⑹稣哂H歷的故事;窮布打獵的故事像是敘述者從藏族朋友那里聽到的;頓珠、頓月與尼姆的故事更像是遙遠的傳說,亦真亦幻。不管解讀效果如何,馬原有自己的理由,“我的西藏題材的小說應(yīng)該說寫的全部是我自己在情境中發(fā)生的事情,我給讀者講的都是真事,但讀者通常不相信我說的是真的。”[1]或許作家的寫作立場與文本的傳達效果不是一回事;作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與讀者的感受也不是一回事。不管怎樣,三個故事還是共同把岡底斯的種種誘惑植入了讀者的心田,喚起了人們的無限遐想。說實話,筆者關(guān)于西藏的點滴了解還真是從馬原的《岡底斯的誘惑》開始的。
2.故事結(jié)局拂逆讀者的閱讀期待。陸髙、姚亮、小何驅(qū)車去看天葬,由于不了解藏民的喪葬習俗,險些與天葬師發(fā)生沖突,結(jié)果起個大早忍饑挨凍卻無功而返,內(nèi)地人的好奇心沒有得到滿足。天葬時不得外人接近也屬于藏人的習俗范疇。陸髙、姚亮都發(fā)現(xiàn)了機關(guān)大院里的藏族美女央金,陸髙近水樓談先得月,借著工作關(guān)系還謀面邂逅過幾次,但僅此而已,沒有萌生青年男女之間再自然不過的動人愛情。因為意外車禍藏族美女央金香消玉殞,無緣塵世戀情。當事者陸髙天葬臺回來,面對的是追悼會現(xiàn)場懸掛的死者大幅的照片和花圈挽幛。陸髙們無法不唏噓感嘆生命的無常和美的脆弱。關(guān)于窮布獵熊讀者期待他會面對一頭什么樣的大熊,因為受驚嚇的牧民事前已經(jīng)大肆渲染了一番。結(jié)果大出人們的預(yù)料,那頭所謂的大熊竟然是傳聞中的喜馬拉雅雪人——野人,窮布不僅未獵到對方,反而被人家剿了械。窮布畢竟久經(jīng)陣勢把對方仔細地看了個真切,外相上是介于人和獸的一種動物,能夠直立行走,手指奇長,毛發(fā)稀疏,動作極快,力量驚人。后來,陸髙、姚亮、窮布、作家四人組成一個臨時考察隊,去尋覓野人的蹤跡,卻收獲全無。說不清是窮布的判斷有誤,還是考察隊的手段和投入遠遠不夠?頓珠、尼姆的凡俗愛情,隨著頓月的參軍入伍一步步趨向現(xiàn)實的時候,誰知當事者一去不復(fù)返,二者的私定終身無法獲得雙方老人的理解、確認。尼姆的阿爸憤懣、醉酒而去,他始終無法原諒未婚失貞的女兒。頓月和尼姆的兒子雖然沒有名分卻像山羊一樣瘋長。最后,尼姆帶著兒子與頓珠一家人合了帳篷。在小說的開篇,馬原寫了這樣一段話:“當然,信不信都由你們,打獵的故事本來是不能強要人相信的?!盵2]馬原似乎在強調(diào),不只打獵的故事,其他故事也都可能是真實的,絕不是肆意渲染和虛構(gòu)出來的。
3.故事的傳奇性。陸髙一行人去看天葬未果,其實他們都知道天葬是怎樣一回事,只不過想親眼一睹,滿足一下好奇心罷了。天葬師不允許外人觀看天葬的過程,自有藏民族習俗的說法。藏人的天葬習俗與內(nèi)地人熟知的土葬、水葬、樹葬、火葬等習俗多有不同,內(nèi)地人有能理解的地方 也有無法理解的地方。窮布打獵遭遇野人,后來的考察隊一行人又無法確證,其真實性無法不讓人大打折扣。司機小何當兵開車時碾壓死藏民的孩子,盡管是剎車失靈的機械事故,但畢竟毀滅了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死者的阿爸對小何有過過激的動作,事后,兩口子主動求部隊和公安部門寬宥小何的過失,“放了他吧。我兒子死了。放了他吧。……求求你們啦。放了他吧。他不是有意的不是有意的。求你們啦。放了他吧?!盵3]小何就這樣被放了出來,只不過駕駛執(zhí)照被吊銷了五個月而已。從中可見“藏族是真心向善,他們對佛祈禱的都是心里話。”[4]頓珠、頓月與尼姆的愛情故事,頓月一去不復(fù)返,卻有人定期給他阿媽寫信,還附著匯款,前后算起來已近兩千元。讀者免不了要猜想頓月一定出事了,書信和匯款系他人所為,總之,猜測的空間很大。頓珠出去放牧失蹤了一個月,回來后能夠熟練的說唱《格薩爾王傳》,這對一個毫無知識背景且笨嘴拙舌的他簡直就是天授神傳。還有尼姆夜里趁兒子熟睡去照顧酒醉的阿爸,一絲不祥的預(yù)感令她匆忙折回帳篷,卻發(fā)現(xiàn)招了熊,牧羊犬在地上呻吟,兒子依舊在酣眠中渾然不覺。是作家的刻意安排,還是生活中存在的真實一幕?藏民身上諸般的傳奇故事,有些是屬于內(nèi)地人理解范圍內(nèi)的,有些簡直就是聞所未聞的天方夜譚。當然小說中也寫到早年進藏的劇作家一次遠行探險中看到的一個巨大的羊角龍,渲染得很神奇,似乎意在說明藏區(qū)無處不在的神奇,但效果并不佳。因為畢竟是望遠鏡中的影像,并沒有抵近目睹,多少有些虛無縹緲,夸張的意味很濃。但馬原堅持:“西藏確是神話、傳奇、禪宗、密教的世界,這里全民信教”。[5]的確,藏人敢于舍得家當赴圣城拉薩,到神山岡仁波齊,神湖瑪旁雍錯朝拜,而且一路磕等身頭。神奇的西藏,不解的西藏可見一斑。
《岡底斯的誘惑》所講述的三個故事,留給讀者的印象是突兀雜亂的。初讀者免不了要發(fā)問作者的真實意圖,三個故事過于得零落不相干。但細讀起來,每個故事的脈絡(luò)還是相對完整,盡管存在有頭無尾的感覺。理清每一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再回過頭來溫故小說的標題 似有恍然大悟之感。小說不以一個完整動人的神奇故事取勝,而是以各自獨立的三個小故事共同支撐“岡底斯誘惑”這個大題目,顯然整合的意義大于每個故事的獨立意義。如三個小故事講述的那樣,藏民放牧、打獵為生,談情說愛繁衍后代,死后去天國極樂世界,這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鏈條和生命模式。他們的生命歷程和模式與內(nèi)地人,及世界各地的人沒什么大同小異,但是他們對生命過程的細節(jié)演繹卻是如此的不同反響。小說以岡底斯山作為人和事遙遠的背景,敘述了西藏迷人的景致與神奇的風俗,展示了充滿魅力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氛圍。這恐怕就是馬原《岡底斯的誘惑》的意義寄托所在?!秾姿沟恼T惑》的創(chuàng)作是馬原拼圖哲學(xué)的一次成功嘗試。正如他認為:“當我們使用語言的時候,在似乎只關(guān)照局部不關(guān)照整體的過程中,假如能有效地使用拼圖原則,那么,敘述會肯定會出現(xiàn)很多彈性,會撞出很多可能性來?!盵6]顯然,這是筆者解讀與馬原創(chuàng)作理念上的一次神會?;蛟S還有另一種更有效的解讀方法存在,那就是像馬原一樣去西藏走一遭,最好在那兒生活幾年,與岡底斯山下的藏民和一草一木做近距離的接觸和感悟!
注 釋
[1]馬原:《虛構(gòu)之刀》,春風文藝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87頁。
[2]馬原:《岡底斯的誘惑》,《結(jié)構(gòu)主義小說》,時代文藝出版社1989年6月第一版,第1頁。
[3]馬原:《岡底斯的誘惑》,《結(jié)構(gòu)主義小說》,時代文藝出版社1989年6月第一版,第34頁。
[4]馬原:《岡底斯的誘惑》,《結(jié)構(gòu)主義小說》,時代文藝出版社1989年6月第一版,第35頁。
[5]許振強、馬原:《關(guān)于<岡底斯的誘惑>》的對話》,《當代作家評論》1985年第5期,第94頁。
[6]馬原:《虛構(gòu)之刀》,春風文藝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98頁。
(作者介紹:洪永春,通化師范學(xué)院中文系副教授,韓國外國語大學(xué)博士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