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相文+何麗麗+車小娟
秋末冬初獼猴桃生長特點:一是樹體上葉子還能正常生長一段時間,不斷地進行光合作用,葉片不斷地進行著有機營養(yǎng)的同化合成、運輸回流、積累儲藏。二是從7月中旬地溫逐漸下降開始,果樹根系生長進入第3個高峰期,這一階段根系生長的長度以及側根的發(fā)生數量,是全年根系生長中最大的一個階段,占全年根系生長總量的60%左右。三是通過秋施基肥,要把果樹ー年當中因樹體營養(yǎng)生長(樹體擴展)與生殖生長(果實生長)等消耗掉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補回來,確保樹體營養(yǎng)得到有效的歸還與補償。四是北方地區(qū)到10月23號“霜降”節(jié)氣過了以后,隨時有可能出現降霜,最容易發(fā)生早霜凍害,管理上應采取保護措施,有效預防果樹凍害發(fā)生。因此,果實采收后至果樹修剪前這段時間內的果園應加強管理。
1樹體傷口保護
秋未冬初是獼猴桃細菌性潰瘍病病菌侵入和潛伏期,作好樹體保護與病害防治尤為重要。要嚴把采果后、落葉后、修剪后3個傷口侵入關,及時噴藥預防病菌侵入,是防止和減輕細菌性潰瘍病發(fā)生的有效措施。
一是采果后噴藥。采果后重點防治細菌性潰瘍病、褐斑病,防止葉片褪綠早衰,促進果柄傷口愈合,延長葉片同化養(yǎng)分功能時間。①樹上葉面噴藥。用碧護15 000倍液加稀土微肥300倍液或0.3%磷酸二氫鉀液溶加20%噻菌酮600倍液或33%喹啉銅800倍液或46.1%可殺得叁仟1 500倍液或47%加瑞農800倍液殺真菌和細菌性藥劑對葉片、枝干等部位噴霧防治。②樹體枝干涂藥。用碧護5 000倍液加稀土微肥100倍液加20%噻菌酮300倍液或33%喹啉銅500倍液對果樹主干及較粗的枝蔓進行涂藥防治,特別是枝干交叉處與枝干背部等部位要仔細涂抺藥劑,防止細菌性潰瘍病從樹體裂縫及傷口侵入。
二是落葉后防治。選用46.1%可殺得叁仟1 000倍液等銅制劑或65%施納寧200倍液或20%葉枯唑600倍液等細菌性殺菌劑對枝干噴霧,封閉葉痕傷口。
三是修剪后防治。結合冬季清園,可用5 °Be石硫合劑或33%喹啉銅300倍液或47%加瑞農300倍液或46.1%可殺得叁仟1 000倍液或65%施納寧200倍液等對枝干淋洗式噴霧。結合清園加殺蚧劑、殺蟲劑消滅越冬蟲害。休眠期噴藥最好加上有機硅滲透劑,提高殺菌效果,每次噴藥時最好只選用一種殺菌劑。藥劑可交替使用,避免抗藥性產生。
2樹體嫩梢修剪
為促進花芽分化完成,提高枝條的成熟度,應加強樹體嫩梢的修剪。對枝條前端正在生長的嫩梢,或枝條前端相互纏繞的嫩梢應短截;對樹冠葉幕層過厚、過密處的病枝、細弱枝進行疏除;對病葉、褪綠發(fā)黃的老化葉進行摘除處理;打開密閉處光路,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葉片光合能力,促進有機營養(yǎng)物質的合成、積累、儲藏。對于采收較早的中華獼猴桃品種,可在10月上、中旬對正在生長的嫩梢進行短截,對美味系中熟獼猴桃品種應在果實采收后、晚熟獼猴桃品種在采收前15 d及時對正在生長的新梢以及樹上所有生長形成的嫩梢部分,都要統(tǒng)統(tǒng)短截30 cm左右,以促使枝條芽眼飽滿和枝條木質化程度提高。
3樹體防凍保護
為了確保果樹不受凍害,應先進行樹干涂白,然后包扎樹干,最后再進行根頸埋土。①樹干涂白。果樹落葉后要及時結合清園噴藥,封閉樹體所有的裂紋和傷口,防治細菌性潰瘍病。
進入初冬后要進行樹干涂白,避免或減輕冬季強光日灼與凍害對樹干造成的傷害,還能有效殺滅樹體枝干上越冬害蟲卵塊和病原菌。涂白劑的配合比例為水5 kg、優(yōu)質生石灰1.5 kg、石硫合劑原液0.5 kg、食鹽0.25 kg,加少許干黏土,增加展著性。涂白前應對樹齡較大的樹干上翹起的落皮層進行刮除,但不能太重,應避免損傷樹皮。清理完后立即涂白保護。②樹干根頸埋土。在低溫氣候來臨之前,將樹干根頸部位用細土深埋30 cm左右,然后拍實。
4地下管理
果樹落葉后對3年以下的果園要在果樹兩邊同時進行深翻擴穴,要求從上年擴穴的地方向外繼續(xù)開挖50 cm寬、60 cm深,并于當年12月底前完成。掛果園應結合追施基肥對果園土壤進行適度深翻改良,深翻深度ー般30 cm左右即可。
盛果期果園,要重施、飽施有機肥,667 m2施入發(fā)酵熟化好的農家有機肥5 000 kg以上,或微生物有機肥250~300 kg,加入骨粉生物有機肥50 kg,配施氮磷鉀含量各15%或18%的復合肥50 kg。施肥位置:1年生幼樹在距離樹主干50 cm處追施,2年生幼樹在距離主干70 cm處追施,3年生幼樹在距離主干1 m處追施,盛果期樹在距離樹主干120 cm處追施。要求開15~30 cm深的條溝,將施入的微生物有機肥、骨粉有機肥、復合肥均勻撒入溝中混勻覆土即可。施基肥后土壤缺墑應及時灌水。在進入初冬后天氣一直持續(xù)干旱時,就要在土壤結凍前灌1次封凍水,以增加土壤熱容量,保護根系。
(收稿日期: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