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偉芳
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應用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的效果探討
袁偉芳
目的探討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應用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的效果。方法102例糖尿病患者, 隨機分為C1組(選擇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方法)和C2組(選擇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法), 各51例。對兩組患者的血糖達標、再次住院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改變情況以及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觀察。結果干預后, C1組在血糖達標、不良生活方式改變以及再次住院方面明顯優(yōu)于C2組(P<0.05);C1組在生活質量方面明顯優(yōu)于C2組(P<0.05)。結論針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 選擇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模式進行干預, 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不良生活習慣, 最終顯著提高社區(qū)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
社區(qū)糖尿病;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生活質量
近年來, 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生活方式發(fā)生了較大的轉變, 糖尿病患者表現(xiàn)為逐年增加的趨勢, 從而對患者自身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颊叩拿庖吡档? 肺炎等相關疾病發(fā)生幾率較大, 并且疾病難以有效治愈, 顯著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1]。對此研究有效方法針對患者進行干預表現(xiàn)出重要的意義。為了研究有效方法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進行干預, 本文主要針對本社區(qū)收治的糖尿病患者, 對其給予以家庭為單位護理管理干預, 患者的生活質量可有效改善,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社區(qū)2013年2月~2015年2月102例糖尿病患者, 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C1組和C2組, 各51例。C1組中男32例, 女19例;年齡36~77歲, 平均年齡(45.2±2.9)歲;C2組中男34例, 女17例;年齡39~79歲, 平均年齡(45.5±3.1)歲。所有患者滿足糖尿病疾病的相關診斷標準,表現(xiàn)出多飲、多食以及多尿癥狀。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C2組糖尿病患者選擇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C1組患者主要選擇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2.1 對患者進行有效培訓 首先對患者實施培訓, 針對護理人員開展相關的知識培訓, 有效確保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 可以有效樹立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理念, 并且講解相關的護理原則, 掌握具體的護理方法[2]。
1.2.2 開展家庭訪問指導 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開展護理的過程中, 主要選擇一對二護理模式。護理人員在準備對患者實施家庭訪問指導的過程中, 首先需要對患者的家庭結構以及患者的家庭功能進行認真分析, 創(chuàng)建合理的個體化干預方法, 具體內容主要包括針對糖尿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認真開展具體的疾病預防知識培訓, 針對患者的食譜制定以及運動計劃設定加以認真指導, 要求患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在固定時間開展健康知識講座以及經驗交流會等。主要利用報紙以及網絡等資料, 創(chuàng)建糖尿病疾病的咨詢熱線, 針對糖尿病具體的防治知識加以廣泛的傳播, 與此同時, 將患者的消極情緒進行有效調節(jié)[3]。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血糖達標、再次住院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改變情況以及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觀察。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糖達標、再次住院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改變等指標對比 干預后, C1組在血糖達標、不良生活方式改變以及再次住院方面明顯優(yōu)于C2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對比 干預后, C1組在生活質量方面明顯優(yōu)于C2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血糖達標、再次住院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改變對比 [n(%)]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s, 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s, 分)
注:兩組比較, P<0.05
指標 C1組(51例) C2組(51例) t P軀體健康 89.13±4.22 96.27±3.43 10.075 <0.05身體疼痛 91.13±4.65 96.82±3.35 7.639 <0.05社會功能 91.41±4.36 97.90±3.35 9.086 <0.05心理健康 88.30±3.19 95.95±4.39 10.631 <0.05精力 90.43±4.53 96.69±3.35 8.563 <0.05總體健康 91.35±4.32 96.45±3.27 7.292 <0.05
近年來, 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生活方式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 糖尿病的患者逐漸增加, 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因為經濟等方面的原因, 患者主要選擇用藥或者自行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 但難以獲得有效效果, 對此研究有效方法加以預防干預具有重要的意義[4]。
相關研究證明, 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干預, 能夠有效控制社區(qū)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情況。在對患者實施護理管理的過程中對患者給予健康教育干預, 針對患者的家庭情況進行必要的訪問, 針對患者的生活習慣以及家庭狀況進行詳細了解, 創(chuàng)建具體的飲食方法, 對患者認真講解相關的注意事項, 要求患者合理進行鍛煉, 保持樂觀心態(tài), 提升患者的自身信任感, 最終有效促進自身疾病的恢復[5]。
本次研究中, 兩組社區(qū)糖尿病患者分別完成干預后, C1組在血糖達標、不良生活方式改變以及再次住院方面明顯優(yōu)于C2組(P<0.05);C1組在生活質量方面明顯優(yōu)于C2組(P<0.05)。證明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干預方法能夠獲得較高的干預效果, 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 有效確?;颊叩男那槭鏁? 提高患者的工作滿意度及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和專業(yè)素質。
總之, 針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 給予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干預, 能夠有效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 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1]丁蘭, 李世華, 武琳, 等.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采用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的效果.中華護理雜志, 2010, 5(11):1019-1021.
[2]陳鳳儀.糖尿病患者以家庭護理管理為主體的效果研究.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4, 7(11):30-31.
[3]魏運芳.以家庭為單元的護理管理在社區(qū)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4, 7(19):152.
[4]王萍.以家庭為單位的糖尿病護理干預及體會.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2, 7(22):5192.
[5]胡孝紅.糖尿病人社區(qū)護理干預的研究.中外醫(yī)療, 2013, 8(7):146-14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177
2015-06-09]
518115 深圳市龍崗區(qū)第三人民醫(yī)院大康社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