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容
什么樣的生活是好生活呢?這恐怕是我們每個人都在想的問題。
法國著名哲學家呂克·費里回答了這個問題。他的著述被媒體描述為“當下的哲學”。費里對哲學的定義是:思考生活,體驗思想,“我們被感召著要思考的人生,以及我們采取某種哲學態(tài)度后即將體驗的思想,既非日常生活也非日常所想,而是在人類意識到自己‘終有一死這一前提下的生活和思想。”他認為“人應(yīng)當怎樣生活”是哲學首要的問題,其最終的目標是從中尋求一種能夠真正為生命歷程提供指引的 “切實可行”的答案。
費里以一系列寫作來探討生命意義和自我超越,包括《什么是好生活》、《學會生活》、《愛的革命》等等。其中《什么是好生活》在法國發(fā)行量超過10萬冊!哲學著作竟比暢銷書賣得還多。費里的觀點極為契合現(xiàn)實中人們的處境,比如,他所指認的我們的“當下”:社會“成功”的幻影、圍繞自我奮斗成功之人的神話和權(quán)力的假象所產(chǎn)生的狂想如此之強烈,它們幾乎無所不在,以至于遮擋了我們的視線。在鼓勵我們自由行動和自我實現(xiàn)的名義下,我們的白日夢和當今世界的績效崇拜、寄予厚望并為之付出沉重代價的“成功”理想,難道不是一種新型暴政?
對于當下的人,費里提出這樣一條回應(yīng)好生活問題的可能性路徑——“人而神的人文主義”,他認為,真理、善良、美德、愛意等價值雖然從宗教時代降落凡間,但并沒有因此失去其神圣性。費里說,前人“犧牲”是為上帝,為祖國,為革命。而現(xiàn)在,在歐洲以及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這三種犧牲方式已經(jīng)不再,但也并沒有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犧牲可能是為自由,為仁愛,越來越多的犧牲只是與人性相關(guān),與愛相關(guān)。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