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榮,薛自建,韓 旭,蘇金洋,董茂新,張守長,金 冬,史東輝
(渤海裝備第一機械廠,河北 青縣 062658)
在油套管的檢驗和使用中,螺紋黏結是最常見的損傷失效形式,油套管一旦發(fā)生螺紋黏結將直接影響套管的密封性能和連接強度,從而產生套管柱的脫落或泄漏,影響油井的正常生產,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1-3]。因此,套管螺紋黏結性能是考核、衡量套管產品質量水平的重要性能指標。本文通過對套管性能、螺紋參數及表面處理的分析,找出了某批Φ244.48mm×10.03 mm規(guī)格N80鋼級長圓螺紋套管螺紋黏結原因。
某套管加工廠生產的一批Φ244.48 mm×10.03 mm規(guī)格N80鋼級長圓螺紋套管在油田使用時發(fā)生了嚴重的螺紋黏結現象,螺紋黏結位置主要在外螺紋的18~28扣、內螺紋的起始1~7扣。隨后該油田更換了另一批同規(guī)格同鋼級套管,在同樣作業(yè)條件下使用卻未發(fā)生螺紋黏結現象。由此可以判斷:此批套管螺紋黏結原因是套管的質量問題,而不是油田的使用操作不當造成的。
根據ISO 13679∶2002標準的定義,螺紋黏結是相互接觸金屬表面間發(fā)生的一種冷焊[4]。這主要是指在油套管上、卸扣過程中,油套管螺紋在高接觸壓力、高溫和高速加載作用下,金屬表面發(fā)生彈性變形、塑性變形、擠壓剝落、“犁溝”和嵌入金屬的損傷[5-7]。因此螺紋黏結的發(fā)生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即螺紋尺寸精度、螺紋表面質量、套管材料特性、接箍表面處理效果、螺紋脂質量等。為找出該批套管螺紋黏結的具體原因,就是否由以上因素影響套管的抗螺紋黏結性能進行逐一分析討論。
套管螺紋參數與螺紋黏結的產生是緊密相關的,因為該參數不僅影響到螺紋連接的接觸應力,同時也影響螺紋連接的應力分布[8]。隨機檢測了10支與發(fā)生螺紋黏結同批次N80鋼級套管的螺紋參數,具體見表1。檢測結果顯示:N80鋼級套管螺紋參數完全符合APISpec 5B—2011標準[9]要求,而且螺紋參數變化范圍較小。因此,該批N80鋼級套管螺紋黏結不是螺紋參數引起的。
表1 N80鋼級套管內、外螺紋參數
研究表明,套管螺紋表面粗糙度越小,則摩擦因數、摩擦力就越小,就越不易發(fā)生螺紋黏結;若螺紋表面粗糙度較大或起始扣螺紋有毛刺,都會使摩擦因數變大,摩擦力也隨之增大,螺紋黏結相對容易發(fā)生[10-11]。文獻[12]指出由于應力集中和幾何約束,起始扣牙型和螺紋表面質量也是引起螺紋黏結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對發(fā)生螺紋黏結的同批套管進行起始扣牙型和螺紋表面質量檢驗,通過與粗糙度對比塊進行比對,得出檢驗的10支螺紋表面粗糙度為R a1.6,螺紋表面較為光滑,且螺紋起始扣處未發(fā)現有毛刺現象。因此,螺紋表面質量也不是引起該批套管螺紋黏結的原因。
螺紋黏結是內外螺紋黏著磨損的結果,套管的材料性能決定其切削性能,即決定套管螺紋接頭的加工質量[6]。通過對該批N80鋼級套管材料的化學成分、晶粒度和機械性能進行檢測,結果見表2~3。檢測結果顯示:該批套管管體和接箍材料的化學成分和機械性能性均符合APISpec 5CT—2011標準[13]對N80鋼級的要求。管體和接箍碳含量僅為0.26%~0.27%,晶粒度在6.6~7.0級,而0℃沖擊功高達110 J,韌性較好。據了解,國內多家知名生產企業(yè)對N80鋼級的控制指標一般是:碳含量在0.37%左右,晶粒度在8級以上,沖擊功在80 J左右。
表2 N80鋼級套管化學成分(質量分數) %
表3 N80鋼級套管力學性能檢測結果
為驗證碳含量對抗螺紋黏結性能的影響,更換了接箍材料(碳含量為0.36%,晶粒度為8級,沖擊功為89 J),進行3組不同硬度試樣的上、卸扣對比試驗。第一次上、卸扣后螺紋均完好,在第二次上、卸扣后出現了局部的螺紋損傷,但牙型基本完好,第三次上、卸扣后均可以卸下,沒有黏結在一起,但有兩組螺紋損傷嚴重,且無法修復。這些試驗結果表明,材料的碳含量、晶粒度對抗螺紋黏結性能有很大影響。
通過對現場出現螺紋黏結的N80鋼級套管進行硬度檢測,發(fā)現有個別套管管體硬度偏低,或者是管體和接箍的硬度差值較大。因此,選擇不同硬度的試樣進行上、卸扣試驗,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不同硬度值套管的上、卸扣試驗結果
從表4可以看出,管體材料硬度值較低時容易發(fā)生螺紋黏結現象。而現場出現螺紋黏結的N80鋼級套管管體硬度均小于165 HB,這也再次驗證了上述試驗結果。
目前,油套管接箍的表面處理技術有磷化、鍍鋅、鍍銅等。不同的表面處理技術,其抗螺紋黏結效果不一樣。鍍層的厚度、硬度、熔點或分解溫度、結晶晶粒的形態(tài)等都直接影響螺紋的抗螺紋黏結性能[10]?,F場發(fā)生螺紋黏結的套管接箍螺紋表面處理工藝為鋅錳系中溫磷化,通過觀察第一次上、卸扣后的接箍表面磷化層,發(fā)現接箍起始1~7扣的磷化層嚴重脫落,說明磷化層的附著力較差,測量磷化層厚度,僅為6~12μm,且分布沒有規(guī)律性。
為進一步研究接箍螺紋表面處理對螺紋黏結性能的影響,對同一爐號的N80鋼級套管及接箍(管體硬度約為180 HB,接箍硬度約為200 HB,晶粒度為8.0級)分別進行鋅錳系中溫磷化、鍍銅和純錳系高溫磷化工藝的螺紋表面處理,各取3組做上、卸扣試驗,結果見表5。
表5 不同表面處理工藝的套管上、卸扣試驗結果
從表5可以看出:鋅錳系中溫磷化與鍍銅工藝的上卸扣試驗結果一致,說明這兩種螺紋表面處理工藝對抗螺紋黏結性能影響相近;純錳系高溫磷化工藝的抗螺紋黏結性能優(yōu)于前兩種表面處理工藝。
螺紋脂對套管接頭具有潤滑和填充密封的作用,可以減小或緩解套管接頭螺紋黏結程度[14]。該批螺紋黏結套管所用螺紋脂為改進型螺紋脂,其主要性能參數見表6。由表6可以看出,螺紋脂的性能參數均滿足 ISO 13678∶2000 標準[15]要求,且螺紋脂涂抹均勻,用量適宜;說明套管的螺紋黏結不是螺紋脂引起的。
表6 改進型螺紋脂的主要性能參數
通過對螺紋黏結同批N80鋼級套管進行檢測與試驗分析,螺紋黏結套管的螺紋參數、螺紋表面質量、化學成分、力學性能及螺紋脂的性能參數均滿足標準要求。管體和接箍材料碳含量較低、硬度低,是造成N80鋼級長圓螺紋套管螺紋黏結的主要原因;此外,接箍表面磷化層較薄、附著力差也是造成螺紋黏結的另一原因。
[1]張居勤,高連新,李飛鍵,等.油井管螺紋粘扣類型及其原因分析[J].鋼管,2004,33(4):16-20.
[2]馬劉寶,朱靖,賴興濤.油套管螺紋粘扣原因分析及研究現狀[J].鋼管,2011,40(3):27-30.
[3]虎桂蘭.石油鉆桿接頭螺紋粘扣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科技博覽,2011(37):46-47.
[4] ISO 13679:2002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procedures for testing casing and tubing connections[S].2002.
[5]呂拴錄,袁鵬斌,張偉文,等.某井N80鋼級套管脫扣和粘扣原因分析[J].鋼管,2010,39(5):57-61.
[6]王蕊,李東風,韓軍,等.N80長圓螺紋套管粘扣行為研究及質量控制建議[J].石油工業(yè)技術監(jiān)督,2013,29(8):42-45.
[7]郎帆,段敬黎,周勛,等.油管粘扣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石油礦場機械,2011,40(6):34-38.
[8]馮娜,白小亮,吳健,等.油管螺紋基礎參數與粘扣相關性分析[J].石油礦場機械,2013,42(4):14-18.
[9]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APISpec 5B Specification for threading,gauging and thread inspection of casing,tubing,and line pipe threads[S].15th.Washington:API Publications,2011.
[10]張永強,王新虎.油套管螺紋抗粘扣技術研究進展[J].石油礦場機械,2008,37(2):78-81.
[11]于洋.特殊螺紋接頭選用技術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學,2012.
[12]張毅,李欣,陳建初.石油管粘扣機理、分類要點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焊管,2002,25(2):13-22,25.
[13]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APISpec 5CTSpecification for casing and tubing[S].9th.Washington:APIPublications,2011.
[14]姜濤,呂拴錄,張偉文,等.J55長圓螺紋套管粘扣原因試驗分析[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10,46(9):604-607.
[15] ISO 13678 ∶2000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evaluation and testing of thread compounds for use with casing,tubing,and line pipe[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