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禎昊
合作學習中主問題設計的研究
文/林禎昊
新課標實施以來,合作學習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但由于不少教師對合作學習中的問題缺乏設計,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合作學習中的主問題是以合作學習的方式來解決、處理主問題,既為主問題教學目標的達成提供了途徑,又增強了合作學習問題的可探究性,有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合作學習;主問題;設計
義務教育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guān)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雹俸献鲗W習作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一種方式,其基本形式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單位,利用教學過程中動態(tài)因素的互動,促進學生學習,共同達成閱讀目標。
主問題是教學中可以“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重要提問或問題,在提出后往往可以起到帶動學生閱讀,有效攻破學習重、難點的作用。正如余映潮老師所說,“主問題是課堂提問的創(chuàng)新,以‘主問題’為線索的閱讀教學,能有效的克服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肢解課文,一講到底,零敲碎打種種弊端,遏制教師過多的解析,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有序?qū)W習活動的主體,讓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課型與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脫穎而出。”②
合作學習中的主問題是以合作學習的方式來解決、處理主問題。因為主問題的概括性比較強,難度相比其他提問較大,以合作學習的方式,融匯學生的集體智慧,可以優(yōu)化學生對主問題的理解和回答。合作學習中有效主問題往往具有以下特點:
(一)主導性
合作學習中的主問題具有主導性的特點。主問題是課堂學習的主線或主干問題,它往往從整體參與性上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對于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引導的作用。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解決主問題的過程就是全面、細致把握文本的過程,在合理的引導下要立足文本,以免學生隨意發(fā)揮,偏離主題。
(二)探究性
合作學習中的主問題具有探究性的特點?!昂献鲗W習的目的在于集體探究個體無法解決的疑難,在優(yōu)勢互補中促進個體對問題的理解更加豐富全面,思維向縱深發(fā)展”。③合作學習中的主問題需要恰到好處,它的探究性是在充分考慮學情的基礎上。合作學習中有效的主問題提出后,學生一定是需要經(jīng)過自主思考,交流探討,通力合作后才能得出答案的。
(三)情境性
合作學習中的主問題具有情境性的特點。學生主體思維的激活需要一定情境的激發(fā),在特定情境中,學生可以獲得創(chuàng)造的靈感,對文本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解讀。簡而言之,創(chuàng)設情境的意義在于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和交流的愿望,是讓學生變得有話說、愿意說。
(四)生成性
合作學習中的主問題具有生成性的特點。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是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之間為討論主問題而展開對話,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對問題進行理解和闡釋,最終獲得合作的成果即問題的生成。生成是合作學習的結(jié)果,它有可能在教師的預設之內(nèi),也有可能超乎教師的預設,能對課堂生成進行合理的把握和總結(jié)也是教師教學機智的體現(xiàn)。
(一)課程標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任課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語言的內(nèi)部,讓學生通過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雹苡纱丝梢?,合作學習中的主問題應該從教學內(nèi)容的角度和學生參與的角度出發(fā),緊扣文本進行思考和設計。
(二)編者意圖
教學過程是文本、編者、教師與學生相互對話的過程,因此編者意圖也應納入合作學習中主問題設計的依據(jù)來進行參照。編者在選編教材時,宏觀上有對所有文本編排的考量,順序、組合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和邏輯;微觀上有對文本的獨到理解,在導語和課后練習上都有所體現(xiàn)。在進行主問題設計時揣摩編者的意圖,嘗試與編者對話,可以使主問題考慮更加周全,設計更加嚴謹。
(三)文本特點
文本特點是合作學習中主問題設計的重要依據(jù),文本的體式不同,文本所蘊含的教學內(nèi)容也就不盡相同。即使是同樣體式的文章,具體到不同文本時,也會有所差別。每篇文本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取上側(cè)重不同。所以,在進行主問題設計時一定要把握文本最核心的特點。
(四)學生基礎
合作學習中的主問題設計要與學情相聯(lián)系。首先,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構(gòu)思主問題。學生是課堂和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構(gòu)思主問題時要因生設問,主問題應該貼近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要有層次性和階梯性。其次,還要據(jù)學情的變化來構(gòu)思主問題。課堂教學中的學情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教師應能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靈活進行調(diào)整。
(一)文章的標題
標題對于文本往往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從文章的標題出發(fā)設計主問題,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從宏觀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例如在課文《智取生辰綱》中設計以下主問題: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用“智”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楊志最終失陷生辰綱,是否在他身上確實無“智”可言呢?如楊志并非無“智”,那么試分析他失敗的關(guān)鍵癥結(jié)在哪里?
在這三個主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走進文本,通過題目的“智”字入手,問題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把握了故事情節(jié)主線,人物性格特征,理解了文章的主題。
(二)文章的關(guān)鍵點
一篇文章中往往會有一些關(guān)鍵點,這些關(guān)鍵點可以是一個字、一句話,也可以是文章中出現(xiàn)的一個人、一件物。通過這些關(guān)鍵點設計主問題,可以解決學習中的關(guān)鍵問題,直擊文本的核心,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
例如,在《一個人的遭遇》一課中所設計的主問題:索科洛夫在文中一共流了幾次淚,每次流淚的原因是什么?
通過分析索科洛夫的三次淚流的情狀和原因,能夠?qū)⑽谋竞芎玫拇?lián)起來?!皽I”這個關(guān)鍵點的解析則引導學生讀出了“吝嗇而傷心的男人的眼淚”背后的堅強和傷痕,讀出了他的悲憫情懷,體會到了戰(zhàn)爭帶給普通人的深重的摧殘。
(三)文章的結(jié)構(gòu)
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對于學生學習,特別是長文的學習來說非常必要。這有助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內(nèi)容,理解文章的結(jié)構(gòu)特點和寫作思路,進而理解文章主旨。
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散文所設計的主問題: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時期的兩種不同生活,百草園生活的特點是什么?三味書屋生活的特點是什么?為什么先寫百草園的生活,后寫三味書屋的生活?順序能倒過來么?
這一主問題的用意在于通過兩個時期不同生活特點的對比,啟發(fā)學生思考按時空順序安排文章結(jié)構(gòu)的好處。設置順序是否可以倒換這一問題,則可以讓學生充分思考,各抒己見,通過觀點的碰撞、交鋒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四)文章的留白
在語文課本的選文中,有許多留白的地方,這種手法與繪畫中的留白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留白為學生留下了無窮想象的空間,往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靈感,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深化理解。
例如《秋天的懷念》一課中可以設計這樣的主問題:“我那有病的兒子和那還未成年的女兒……”多少年過去了,兒子終于明白了母親那句沒有說完的話,你們讀懂了么?
這一主問題的設計,激發(fā)了學生對原文中還未說完的話的想象,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各抒己見,體現(xiàn)出對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不同的話語終點卻是一樣的,學生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對“母愛”這一主題有了更深的領悟。
(一)配合完成教學目標
合作學習中主問題的設計應與教學目標相一致。在設計主問題時,教師應緊扣教學目標,通過主問題設計指向教學重點的學習。“在教學目標中,最基礎的還是知識目標的設立,教師首先要根據(jù)篇章的語言、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特點找出重要的語文知識,然后診斷學生的學習基礎,區(qū)別對待學生的已知和未知知識,設計相關(guān)的主問題?!雹?/p>
(二)帶動學生積極參與
合作學習中的主問題在實際的課堂應用中應能夠帶動學生的積極參與,一個問題提出后應能夠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在主問題的帶動下展開學習活動。這也就是說,成功的主問題不是簡單的問答,而是要能夠引起學生學的活動和學的熱情,教師是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而不是單純的講述和灌輸。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合理地進行合作學習中的主問題設計,可以有效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以合作的形式凝聚集體智慧,共同突破教學重、難點,并且?guī)尤牡拈喿x和理解。在這一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又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張中原,徐林祥主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新編[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
[3]王光龍主編,孫芳著.閱讀學習論[M].北京:語文出版社,2013.
[4]余映潮.“主問題”的教學魅力[J].語文教學通訊,2011(2).
[5]郭艷.語文閱讀教學主問題設計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6]王暑琴.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主問題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杭州師范大學)
本課題由杭州師范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