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盱眙縣穆店中心小學(211733) 花純玲
綠色是生命力的象征,發(fā)展是課堂的使命。新課改理念下的語文課堂要有生命性,把傳統(tǒng)呆板、僵硬的課堂轉變?yōu)樯鷻C勃勃、充滿活力的課堂?!熬G色課堂”強調呵護和滋養(yǎng)一個個靈動的生命成長。和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相比,綠色課堂更尊重個性發(fā)展,提倡人文關懷,注重精神成長。如何構建綠色生命的課堂呢?
新的課程標準提倡和諧、平等、民主的課堂環(huán)境,以喚醒學生沉睡的思維,幫助學生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教師的主導地位不可撼動,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這樣學生缺乏自由的課堂,它失去生命的活力。在這樣的課堂上,有的學生“不敢說”,有的學生“不會說”。因此,還學生以自由,給學生以民主,為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開通一條綠色通道,讓語文課生趣盎然成為必然。例如,教學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狐貍與烏鴉》一課時,教師給學生搭建民主、自由的平臺,讓學生的想象思維活起來。
師:通過閱讀狐貍與烏鴉的故事,你怎樣評價狐貍?
生1:我覺得狐貍太狡猾了,不通過自己勞動尋找食物,靠耍小聰明來達到目的。
生2:我補充,我認為狐貍狡猾是為了生存,自然界適者生存,狐貍這樣做也是無可厚非的。
……
聽著孩子們各抒己見,教師沒有打斷孩子們的發(fā)言。在這個教學情境中,教師設計問題,搭建自由平臺,由“教者”變?yōu)椤奥犝摺?,讓學生在揣摩中深化自身體驗,在思考中實現思維的成長。此時的課堂是師生共同活動的綠色舞臺。這個的舞臺沒有對錯,只有靈動和精彩。
生命的成長離不開充足的空氣和水分,學生的學習離不開自主的時間與空間。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教師總擔心學生“學不會”“學不好”,總想在課堂上“多說一句”“再說一句”,這樣占領了本該屬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有力的調動。因此,關注生命語文,構建綠色課堂,必須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讓學生在自主參與中合作、探究,這樣才能使課堂趣味橫生,散發(fā)活力。例如,教學蘇教版第十二冊《天游峰的掃路人》一文,教師利用分組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師:現在請第一組同學帶領大家一起學習本課四字詞語,其他組派代表回答。
(學生學習詞語)
師:“你們的理解都和他們一樣嗎?對這些詞語有沒有不同的感悟?”第二組說。
生:“氣喘吁吁”和“大汗淋漓”都可以表示一種疲憊的狀態(tài)。
師:好!同學們善于總結積累。請第四組代表說。
生:我們補充:有一個詞語與“半途而返”相近,就是“半途而廢”,雖然兩個詞語都有半路停下來的意思,但是后邊詞語帶有貶義色彩。
……
這個教學片斷中,教師真正做到“學生會的教師不教,學生不會的教師引導”,將課堂還給學生,并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
只有將學生定位于“自然人”的位置上,才能體現語文的生命力,實現綠色課堂的目標。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教師更注重閱讀方法、技巧的訓練,而忽視學生思想和情感的引導。因此,綠色課堂呼喚還語文教學以本真,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讓學生享受學習語文的快樂。例如,教學蘇教版第十冊《愛如茉莉》,在學生體會了父母之間淡淡而又真摯的愛后,宕開一筆,讓學生走出課本,展開心靈的對話。“文中的愛平凡而瑣碎,那‘梁山伯與祝英臺’‘王子與公主’這些蕩氣回腸的愛是真愛嗎?”教師這一問題讓學生的思維跳出課本。學生思考后回答:都是真愛,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一種如茉莉般淡雅清香,一種如玫瑰般濃烈芬芳。教師最后總結:“這些文學故事中的堅貞、信仰召喚我們,無論何時都要以一顆真摯的心對待別人?!边@樣,學生的思路跟隨教師從課外又回到課內,回到朱自清的《背影》,季羨林的《母親》,感受濃濃的父愛和偉大的母愛。這時,讓學生再細細地讀課文,他們懂得從文本中汲取養(yǎng)分,感受人間的真情。
總之,新課程改革給閱讀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更新觀念,為學生打開一條綠色通道,以學生為核心,尊重個性發(fā)展,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幸福地棲居,詩意地行走,使語文扎進每個學生的心靈,綻放出一朵朵絢麗的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