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港市新壩中心小學(222000) 劉 潔
農村孤僻學生學習心理障礙與矯治分析
江蘇連云港市新壩中心小學(222000) 劉 潔
學習心理障礙即因內部以及外部原因造成的非智力因素的退化,表現為消極的心態(tài)。學習心理障礙在學生群體中是普遍存在的,而農村小學生尤為突出。密切關注農村小學孤僻學生學習心理問題,從其表現形態(tài)進行分析,進而提出矯治的方法。
農村 孤僻小學生 學習心理障礙 矯治
關心兒童心理健康發(fā)展是成人的責任,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由于經濟發(fā)展不平衡,我國教育出現了區(qū)域、城鄉(xiāng)差異,使得整體提升教育質量面臨挑戰(zhàn)。在農村地區(qū),各種因素交織導致某些學生沉默寡言、獨來獨往、性情孤獨怪異,并出現學習心理障礙。學習心理障礙是在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的,但孤僻學生學習心理障礙卻給教育者提出了更大的考驗。
孤僻或孤僻癥,也被稱為自閉癥,是描述個人性格的心理學名詞。孤僻可以理解為“孤獨的怪癖”,即獨來獨往、寡言少語,整天將身心禁錮在自我劃定的牢房里;害怕與人接觸,心理脆弱,猥瑣,膽小懦弱;憤世嫉俗,鄙視外界,厭惡凡世。俄國小說家契訶夫曾在《裝在套子里的人》中如此描寫孤僻個體的心理狀態(tài):“跟我并排走路,對他那么性情孤僻的人來說,顯然也是苦事?!笨梢姡缕д呷簟昂先骸?,就是身心煎熬的“苦事”。孤僻者有著敏感的神經,猜疑心重,心胸狹窄。面對空虛、寂寞,他們無法通過交談來排解。孤僻者還有著比常人更嚴重的失落、憂郁、自卑、恐懼等情緒。目前,患有孤僻癥的兒童數量大約為30-50萬,且多數集中在3-7歲兒童中。
學習是需求的產物,是生存的需要。無論在人類社會,還是動物世界,學習、模仿都廣泛存在。學習即人通過交談、聽講、閱讀等方式,在連續(xù)的時間條件下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斷掌握知識和技能,積累經驗的行為過程。小學生學習即在家長和教師的帶領下,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地不斷獲取與自身身心發(fā)育相符的知識的過程,以及主動模仿、吸收知識的行為。學習心理應當屬于情感、非智力因素,如學習情緒、習慣、動機、意志、能力、興趣等,其作用有支持、維持、中斷、阻礙、激發(fā)、削弱以及加強等。學習心理障礙即因內部以及外部原因造成的非智力因素的退化,表現為消極的心態(tài)。
1.厭學心理
根據問卷調查,認為學習無趣的學生占20%,認為內容索然無味的占43%,且有19%的學生有輟學傾向。孤僻學生厭學主要表現在:難以適應學校集體生活,如班級活動、體育競賽、宿舍生活等;厭煩教師的喋喋不休,常以逃學來躲避;學不進,這主要因為其注意力都用在厭惡集體上,且常常畫地為牢,困在孤城;沒有學習動力,常常焦慮不安、心煩意亂;學習成績差,這是結果,也對厭學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學??謶职Y
孤僻學生患上學??謶职Y與其本身的性格有很大的關系。孤僻意味著獨自、沒有交往的生活狀態(tài),把寂寞、孤獨看做家常便飯。戒備心強、自恃清高、厭煩他人,加上心靈脆弱,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都可能會刺傷他們。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害,他們會主動逃避群體,尋找獨自生活的機會。學校是由學生、教師組成的團體,人數眾多,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可避免。孤僻學生不能適應學校的環(huán)境,對一切都感到無所適從。因此,他們對學校有著強烈的恐懼,唯有家里才是他們脫離人群的避難所,才能逃避一切未知的挑戰(zhàn)。
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通俗表述就是凡事對著干,有一股倔強的脾氣。孤僻學生常常不同意成人的看法,認為苦口婆心是無聊的說教。他們反抗一切要求,力求最大限度的反抗。如要求完成作業(yè)時,他們卻故意站著不動,或裝作沒有聽見。某些學生表面上對教師的要求無異議,但卻以冷戰(zhàn)方式回擊,如見面不向老師問好、冷眼相看、陽奉陰違等。孤僻學生在學習時的逆反心理更為強烈,這主要是由自視甚高的人格缺陷引起的。
4.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受到了心理上的打擊、羞辱,自認為比他人差勁,進而沒有膽量面對現實。自卑是孤僻的加速劑,孤僻反過來會導致自卑?,F實中的種種都可能使學生在心里種下自卑的種子。例如,農村某些家庭經濟困難,孩子不能穿新衣服,不能買心儀的玩具,看到同學的都比自己的好,難免自愧不如,產生心理陰影。這些表現在學習上就是成績一落千丈,一蹶不振,難以爬出自卑深潭;聽課三心二意,常常陷入自己的世界中。孤僻學生也不會參加校園集體活動,怕被同學恥笑“與眾不同”。
5.考試焦慮
考試焦慮是每個學生都會出現的心理障礙。在中國,考試關乎個人榮譽,影響著教師、家長、社會對自身的評價。一個人若考試成績好,則被認為是優(yōu)秀的學生??荚嚱箲]主要源于學生擔心考試失敗會產生一種自己不希望的結果,并隨著考試時間的臨近越來越嚴重。孤僻學生在應對考試焦慮時,除了出現多汗尿頻、腸胃不適、心率加快、心慌以及自我評價消極等特征外,還存在逃避防御的行為,如胡亂答卷、動作多余等。
1.厭學心理的矯治
(1)加強交流
交流者之間平等談話,彼此信任,排除逆反。在教學實踐中,孤僻學生經常唉聲嘆氣;在布置課堂作業(yè)時,他們總是東張西望,遇到難題也不詢問老師;有的學生上下課獨來獨往,總是遲到,偶爾逃課,這也給班級其他同學樹立了壞榜樣。為了端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我一次次耐心地和他們交談,不斷嘗試,讓他們感受到我的誠意。經過鍥而不舍的努力,有些學生放下了戒備,愿意講述他們對學習的看法。把握良好契機,我不斷深入挖掘、鼓勵、引導,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在一天天地培養(yǎng)起來。
(2)激發(fā)興趣
雖然孤僻學生心態(tài)常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自我禁錮,好似難以對外界感興趣,他們只鐘愛獨自的游戲。如愛因斯坦、牛頓、丹尼爾·塔曼特、菲爾普斯等,他們之所以成就斐然就是因為他們有著比常人更強烈的專注力,能夠離群索居,獨自創(chuàng)造輝煌。激發(fā)孤僻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排除心理障礙,重新樹立學習觀。
2.自卑心理的矯治
矯治自卑心理,就是要鼓勵學生勇敢面對現實,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中的任何一項挑戰(zhàn),而不是遇到過一次大浪就再也不敢出海。教師可以幫助他們發(fā)現特長,認真培養(yǎng)。如我?guī)У陌嗌嫌幸晃还缕W生,身體羸弱、臉色蒼白、個頭偏小,常常被同學欺負、嘲笑,走路總是低著頭。經過觀察我發(fā)現他的字寫得特別好,此后我常常督促他認真練字,并將他寫的字張貼在教室里,其他學生常常望洋興嘆、自愧不如,夸獎他字寫得真好。這樣,始終將心藏在陰影下的他終于打開心扉,展露微笑,并樂于展現自己的特長,對學習以及同學的看法也大有改觀。正如“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一個人只要打開心房,則其所有的精神障礙都可瞬間消失。
3.逆反心理的矯治
如何減輕孤僻學生的逆反情緒呢?這需要教師認真分析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首先,逆反心理的出現在于對學習的認識不清,常常孤注一擲,不聽勸解。例如,在“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影響下,35%的學生都錯誤地認為讀書能掙錢。當然,孤僻者也會出現驕傲自滿的心態(tài),把教師的要求當成耳邊風。教師除了讓學生對學習樹立正確的認識外,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也極其重要。很難想象如果師生關系惡劣,學生是否還會聽從教師的教導。我從教數十年,總會遇見逆反心理特別強的學生,總是處處與教師對著干。雖然還是小學年齡層,但仍讓教師無力應對。加上他們還太小,不懂事,談道理、講危害、說尊重等他們也無法理解。為此,我重點和那些孤僻學生打成一片,并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以輕松活躍的氣氛讓孤僻學生感受到周圍人的友愛,讓他們放下心中的排斥,逐漸矯治其孤僻缺陷下自視清高、瞧誰也不舒服的心態(tài)。例如,我常在課堂上安排活動,主要目的是拉近孤僻學生與同學間的距離,在友愛、團結的環(huán)境下,讓他們逐漸擺脫“閉門謝客”“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狀態(tài)。
4.考試焦慮的矯治
考試焦慮并不一定是消極的,有時還能讓學生在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下認真?zhèn)淇肌5绻鍪氯缦榱稚┠菢尤宕蔚刂貜?,考試焦慮就會影響能力的發(fā)揮。矯治孤僻學生的焦慮情緒主要依靠自信培養(yǎng)、身心放松等方式。孤僻學生在面臨考試焦慮時,因為要獨自承受,所以他們的心理壓力更大。在某次期中考試前,班上一名沉默寡言的學生比平時更為沉默,即使下課了也不出教室活動。我發(fā)現他的眼神中包含著無奈與恐懼,我猜想可能是考試給他帶來了太大的壓力。在后來的聊天中,我了解到他家境貧窮,家里人對他寄予了太大的期望。為使他放下沉重的思想負擔,我時常督促他課間出去活動,并以言語輔導、安慰,還以易卜生的名言相告:“世上最堅強的人,就是獨自忍受一切的人?!薄坝行〇|西把握不了時,不要強求,淡然處之吧?!苯涍^我的不懈努力,雖然沒有根治他的孤僻,但已讓他在面對考試時不再那么心事重重,心胸更廣闊,考試發(fā)揮也自如了許多。
5.學??謶职Y的矯治
孤僻意味著逃離群體,對群體活動視而不見,在內心充斥著反抗。對孤僻學生而言,一次性融入學校大環(huán)境顯然是不可能的。即使家長強拉硬拽他們到了學校,他們也很可能會被孤立或自我封閉起來。矯治學校恐懼癥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逐漸放開對學校的抵抗,并融入其中。此外,如果學生有學??謶职Y,定不能任其自由發(fā)展,而要有矯治的決心。我曾見到家長因為孤僻兒童不愿進學校而悲傷哭泣,進而心軟推遲上學的時間。但我們應知道,“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關心農村教育發(fā)展,就是要培養(yǎng)出身心健康的學生。在農村小學,家庭等諸多因素使得多數學生性格孤僻,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社會交往。農村小學孤僻學生的學習心理障礙有其特殊的地域性,且矯治對象身心尚未成熟、理解能力差,要根治他們的學習心理障礙任重道遠。面對本已落后的農村教育,矯治孤僻學生的學習心理障礙,是實現教育均等化、素質化的基本途徑。
(責編 童 夏)
G44
A
1007-9068(2015)3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