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見
模因翻譯論視閾下中文電影片名的英譯探究
劉紅見
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劇照
電影在傳播各國文化、促進世界文化交流、豐富人們的生活等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電影本質上傳播的是國家和地區(qū)之間的文化,電影在傳播交流過程中能產生很大經濟和文化價值。電影片名是電影的商標,高質量的電影片名翻譯不僅起到宣傳導視作用,而且還可以傳達影片的主題,又能喚起人們觀看欲望,從而贏得譯語的觀眾和市場。電影片名的翻譯要具有信息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和商業(yè)價值。[1]當前學界關于電影片名的翻譯研究大多集中在英譯漢上,而且其研究大多集中于關聯(lián)理論、順應論、功能翻譯理論及跨文化的角度,而少有學者從翻譯模因論角度對中文電影片名的英譯做出研究,鑒于此,本文以翻譯模因論為理論指導,側重探討基于翻譯模因論的中文電影片名英譯技巧,本研究嘗試對中文電影片名的英譯方法給予更多的探究和思考。
模因(meme)這一詞語源自著名進化論生物學家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出版的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這本專著。[2]Dawkins在該著作中就進化的屬性提出自己的觀點,進化多數(shù)是復制因子所帶來的,進化的復制因子就是基因(gene),即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即基因的文化對等物,也被稱為模因,這一研究的提出給學界帶來極大的動力,研究者逐步對模因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形成了系統(tǒng)科
學的理論-模因論(memetics),模因論是關于模因這個文化信息表征單位及其復制、傳播和變異的系統(tǒng)科學的理論思想。語言與模因關系密切,模因的存在與傳播依靠各種載體,語言是模因的載體之一,模因的傳播和復制有利于語言的進化和發(fā)展。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模因,模因也寓于語言之中,它可以存在于字、詞、短語、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層面,語境經常存在于語言模因之中。[3]
芬蘭著名翻譯理論家Chesterman在《翻譯模因論-翻譯理論中的思想傳播》一書中提出了模因翻譯論,把翻譯研究看著是模因論的一個分支,把有關翻譯本身及翻譯理論的概念或觀點稱為翻譯模因,主要研究領域涉及到翻譯的理論概念、規(guī)范、策略和價值概念。他認為翻譯活動中存在多種模因,模因翻譯論的核心思想是模因的規(guī)范性、策略性和價值觀,有些翻譯模因因為不能被接受而滅亡,有一些翻譯模因因流行一時被新的模因復合體所代替,還有一些模因有較強的復制和傳播能力,在復制傳播中得以生存發(fā)展。[4]從模因翻譯論角度來看,翻譯活動就是通過語言模因進行復制和傳播的過程。對于中文電影片名的英譯來說,首先譯者要對源語模因(中文電影片名)進行理解和吸收并被其感染,主動成為這些模因的宿主,目標語模因對源語模因進行重新編碼,感染目標語讀者,其次譯者需要在譯入語中找到與源語模因想貼近表達方式來翻譯源語模因,最后譯入語讀者順利的對源語模因(中文電影片名)進行解碼和感染,同時成為源語言模因的傳播者,從而掌握了中文電影片名的潛在信息。電影片名是譯者在理解源語信息的過程中,很快成為源語言模因的宿主,通過源語言模因不斷向目標語模因進行復制和傳播的過程,在漢英翻譯的過程中,譯者不僅要有扎實的譯入語的語言能力,同時熟知兩種語言文化的差異,用譯入語對源語模因進行充分解碼,從根本上復制源語模因,盡量使源語模因和譯入語模因產生等值、等效的語用功能,使源語信息最終為譯入語讀者所理解、接受、再傳播。
根據(jù)上文提到的翻譯模因與電影片名翻譯的關聯(lián)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中文電影片名的翻譯過程就是源語模因到譯入語模因的轉化過程,譯者不但是源語模因的傳播者而且還是源語模因的解碼者和被感染者,譯者在翻譯時應該考慮到源語模因和譯入語模因各自特點,采用正確的模因來有效的表達目的語模因,因為中西方語言文化的巨大差異,價值觀念的差異,受眾方文化需求的差異,決定了中文電影片名的翻譯原則既要忠實于源語的內容與風格,又要有利于新宿主理解和掌握,根據(jù)翻譯模因論理論指導結合中文電影片名的語言特點,將中文電影片名的翻譯方法分為以下幾類。
(一)模因音譯法
模因音譯法可理解為按照源語模因的發(fā)音方法,譯者把源語模因轉化為目的語模因的翻譯方式,在電影片名的翻譯中,為觀眾所了解的重要的地名、人名、事件名常采用模因音譯法。例如《西施》Xi Shi、《喜蓮》Xi Lian、《哪吒》Ne Zha、《蔣筑英》Jiang Zhuying等。以上音譯法對于國外觀眾來說只表音而不包含任何特殊意義,而有的中文電影片名的翻譯,為了幫助觀眾理解,這些片名在音譯模因同時做恰當?shù)慕忉屓纭抖啤贩g成Ermo, A Village Woman. 模因音譯法能正確向譯入語讀者傳播源語文化,讓譯語讀者帶到源語文化情景中,從而減少源語模因和目的語模因文化上的差異。
(二)模因直譯法
模因直譯法就是根據(jù)源語模因和譯語模因的特點,直接把源語模因復制到譯語模因的文化中,將源語中文化模因原汁原味的傳播給譯語讀者。著名翻譯家包惠南先生指出:“凡宜直譯的片名應該盡量直譯,以最大限度傳達原名的信息,保持原片名與內容的完美統(tǒng)一,這應是影視片名翻譯的一個基本原則和方法?!盵5]以筆者閱讀總結出的中文電影片名翻譯材料來論證,直譯法是中文電影片名英譯的主要翻譯方法。如李安導演電影《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美國人觀看這部中國電影就有美國式的心里期待,很多人擔心翻譯這部片名會讓美國觀眾受Dragon負面文化的影響,實際上劃龍舟和舞龍早已被美國主流社會所接受,他們不是特別了解虎和龍對國人的意義,但是看完影片后卻引起很大的關注和思考。采用模因直譯法的其他譯例還有《美麗的大腳》Pretty Big Feet、《紅玫瑰與白玫瑰》Red Rose White Rose、《天下無賊》A World Without Thieves、《手機》Cell Phone、《綠茶》Green Tea、《夜
宴》The Banquet等。
(三)模因增減譯法
模因增減譯法就是指譯者對源語模因進行有效處理像對片名進行增譯、補譯或替換等給譯入語讀者提供正確信息,確保解碼后新的模因不僅能正確傳播源語的信息而且以簡單、新穎的方式出現(xiàn)在譯入語觀眾面前,這樣的翻譯方法即忠實于源語又容易被觀眾接受,達到更準確地復制和傳播源語模因的要求。如電影《赤壁》Red Cliff 引起不少爭議,此翻譯沒有給英文觀眾帶來這部電影內容信息,音譯Chibi對外國觀眾難讀,實際上此電影在開拍時本來叫《赤壁之戰(zhàn)》后來改成《赤壁》,因為他認為“片中不只有戰(zhàn)爭,還有歷史人物的英雄氣概、人性瓜葛、男性情誼等”。如果此片采用增譯的方法譯為The War of Chibi, 更容易讓英語觀眾理解。其他類似的片名還有《刮痧》The Gua Sha Treatment、《大腕》Big Shot’s Funeral等。如電影《荊軻刺秦王》譯為 The Emperor and the Assassin, 翻譯時譯者有意省略了片名中的動作“刺”,片名中兩個重要的人物“秦王”與“荊軻”也被翻譯為“殺手”與“皇帝”,這樣向譯語受眾傳播了源語的語義內涵,體現(xiàn)中文電影片名的簡潔性。其他類似的翻譯片名還有《霸王別姬》Farewell My Concubine、《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等。模因增減譯法有利于中文電影片名的英譯體現(xiàn)出跨文化傳播的痕跡, 適當?shù)脑鲎g和略譯策略能使中文電影片名更好地傳播出去。
(四)固定模因套用法
固定模因套用法用來指在源語模因與目標語模因轉換時,源語模因的結構框架沒有變化,內容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被其他的語言模因所代替。這些模因是某個階段占主導地位的強勢模因,這些強勢模因是一些外國人耳熟能詳?shù)碾娪捌?、歌名或經典詞語,這些模因逐漸演化為一種模式,不斷被模仿、復制和傳播。如電影《國產凌凌漆》From Beijing with Love 模仿007電影中的From Russisa with Love,英國電影007是皇家特工,而中國電影凌凌漆是宮廷密探,該部電影的英文翻譯可以使外國觀眾很容易記住這部影片。同樣由李連杰主演電影《黃飛鴻》,英文片名翻譯為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也是套用了美國片名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還有中文電影片名的英譯套用西方文學經典,如周星馳主演《大話西游之月光寶盒》《大話西游之仙履奇緣》,分別翻譯成 Chinese Odyssey1: Pandora’s Box 和Chinese Odyssey2: Cinderella。1947年老電影《憶江南》敘述兩姐妹的故事,翻譯成英文為 Tale of Two Girls, 套用狄更斯的作品《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另外還有中文電影片名的英譯套用了英文歌名,例如,中文電影《旺角卡門》英文片名 As Tears Go By 是Marianne Faithful 在20世紀60年代歌曲,電影《春光乍泄》的英文片名 Happy Together 是Frank Zappa的歌名,電影《花樣年華》的英文片名In the Mood for Love 也是模仿英文歌名。此外有些中文電影片名的英譯還套用英文經典詞語,如電影《縱橫四海》Once A Thief, 套用英文諺語 Once a thief, always a thief. 中文電影《寶貝計劃》英譯為“Rob- b- hood”,套用英語文化中典故Robin Hood,此人是殺富濟貧的英雄好漢,翻譯時將Robin改譯為Rob- b,主要講述其搶劫嬰兒和利用嬰兒敲詐勒索的事情。
中文電影片名的英譯對中西方文化交流起著關鍵作用,它對影片的宣傳推廣和票房商業(yè)操作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模因翻譯論為中文電影片名的英譯研究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具有很強的闡釋力,模因翻譯論視角下中文電影片名的翻譯過程就是源語模因到譯入語模因的轉化過程,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上文提到的四種方法來翻譯中文電影片名,使片名譯名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激發(fā)他們的聯(lián)想和觀賞熱情,達到宣傳影片效果,促進中西方跨文化交流。
參考文獻:
[1]賀鶯.電影片名的翻譯理論和方法[J].外語教學,2001(1):56-60.
[2]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206.
[3]何自然.語言模因理論與應用[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4:3.
[4]Chesterman.Memes of Translation[M].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1997:7.
[5]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2001:92.
【作者簡介】劉紅見,男,河南汝南人,西安翻譯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語語言文學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