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刊
過完25歲生日之后,我找了老師教我彈古箏。朋友知道后,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學那個干啥?”每每聽到這樣的話,我就說我喜歡,其實心里想說,你管得著嗎?中學時,我的同桌古箏彈得極好,從她指尖流出的錚錚弦音,讓我魂牽夢縈了很多年,于我而言,那是我的夢想。當生活漸漸波瀾不驚的時候,總要有新的生機,新的風景,甚至新的自己,才能不負流年,若連這點盼頭也沒有了,就辜負了這韶光呢。(《大齡初學者》)
—小笨懶懶
被孤立肯定不是一件幸運的事—很苦澀,被排斥,被誤會,好像說什么、做什么都不對,你的存在就會讓人難受。不過,現(xiàn)在回想起那段日子,也不全是不堪回首,起碼那時候我多了很多獨處的時間—我變得很喜歡觀察,喜歡自己和自己對話,努力地獨立完成任務,不爭不吵,做我自己。后來,就很少聽見那些刺耳的話了。(《你被孤立,你孤立別人》)
—Bear
我曾經(jīng)極度崇拜語文老師們。讀書的那些年,曾為他們的錦心繡口所折服。大學的校訓里有四個字“自樹樹人”,真可謂教師行業(yè)的寫照與訴求了。近年來關于教師的言論鋪天蓋地,多是學生和家長以及一些所謂的教育專家不明就里的指指點點,教育二字,單憑教師們的微薄之力,實在無法擔當。不尊師,故而不重教。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如果繼續(xù)下去,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會造成無法承受的后果。(《語文教了18年》)
—靜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