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蘭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首先應從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開始。每個人的頭腦里都有數以千計的好主意,正如英國的物理化學家和哲學家邁克爾?波蘭尼所說:“人們知道的要比人們能說出來的多得多”。問題是怎樣才能讓他們說出來呢?頭腦風暴法可以擔此重任,它是一種活躍群體思維,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方法。
頭腦風暴法也叫暢談法、集思法。它是現代創(chuàng)造學奠基人、美國BBDO廣告公司總經理、學者阿歷克斯·奧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發(fā)表的一種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方法。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原指精神病患者短時間內產生大量胡思亂想的思維紊亂現象,阿歷克斯·奧斯本借用這一詞匯形容那種打破常規(guī)、思維高度活躍,產生大量創(chuàng)造性設想的狀態(tài),這是一種集體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方法。
美國北方的冬天,寒風凜冽、大雪紛飛,電線上積滿了厚厚的冰雪,甚至壓斷電線,影響了通訊。這時,組織了一場頭腦風暴座談會,讓大家無拘無束地提出解決方案,一時間,各種各樣荒唐的甚至怪誕的想法紛至沓來,有人提出在直升機上綁上幾把大掃帚去掃雪,有位工程師受此啟發(fā),提出了用直升機螺旋槳攪起風扇雪的主意,一直困擾著電信公司的這一難題終于迎刃而解,事實證明,這是簡單、高效、成本低廉的最好方法。
盡量營造一種輕松、自由、融洽的氣氛,讓產生腦力激蕩成為可能,讓參與者可捕捉一瞬即逝的念頭,從不同層次、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大膽地展開想象,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發(fā)表各種與眾不同、標新立異的獨立見解。
大家在輕松、自由的氛圍里,毫無顧忌地說出的那些還沒有經過周密思考和驗證的想法,存在缺陷和漏洞是不可避免的。為了獲得更多的觀點,在廣開言路,提出和收集建議的階段,不能對別人提出的想法進行批評和評價。否則,影響大家的發(fā)散性思維,讓人產生“槍打出頭鳥”的感覺,達不到互相啟發(fā)靈感、集思廣益的目的。這一階段不能求全責備,要盡量減輕提出設想者的思想負擔。
大家運用想象力,集中思考,瞬間爆發(fā)出的各種想法沒有對和錯,沒有好和壞,只要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應給予表揚和鼓勵,使提出觀點的人產生成就感。這一階段我們只追求數量的多多益善,有了一定的數量保障,追求高質量的見解才有可能。
大家在進行獨創(chuàng)性自由發(fā)言的時候,一個人提出的奇思妙想,可以引發(fā)其他人的聯想,進而形成連鎖反應。除了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外,還可以借鑒他人的想法,進行補充、修改、綜合、完善,進行智力互補,最終得到一個最佳方案。
使用頭腦風暴法,設計的問題要盡量結合學生年齡實際,貼近生活,難度適宜,這樣才能讓學生情緒高漲,提高學習興趣,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學習《孔雀東南飛》這首漢樂府長篇敘事詩時,筆者先讓同學們在課下查閱一些相關資料,然后,在上課時讓同學按照生日的大小分成4組圍坐在一起,每組選出主持人和書記員,負責協(xié)調并將大家的想法記錄下來。筆者讓大家進行頭腦風暴的議題是:造成劉蘭芝悲劇的原因是什么?同學們各抒己見,爭相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除了教科書上的封建禮教和封建家長制的原因外,筆者將她們的觀點總結歸納如下:
有同學提出:過于溺愛兒子的焦母寡居多年,她將全部心血傾注在兒子身上,兒子就是她的全部希望與精神寄托,兒子結婚后,將注意力轉移到愛妻身上也是人之常情,但焦母無法容忍兒子對兒媳用情之深,因此失去心理平衡的母親不斷找借口表達自己的不滿。根據《禮記·內則》中的“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钡恼f法,兒子過于喜歡妻子引起父母不滿的,可以休棄。焦母對兒子的感情依賴是造成悲劇的原因。
有同學說,《大戴禮記·本名》中記載休妻的理由:“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盜竊去?!庇捎趧⑻m芝夫婦沒有孩子,所以被遣。但也有同學提出:縣令、太守家就不怕劉蘭芝不會生育嗎?還有同學說,那是因為劉蘭芝太漂亮了!另有同學認為:難道那個時代的人能認為女子的漂亮程度高過生育能力嗎?
有同學認為:劉蘭芝“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焦母對兒子說:“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因此,認定焦劉兩家“門不當,戶不對”。但也有同學認為劉蘭芝整理行裝時的“箱簾六七十”說明她家境殷實,要不然哪里能有那么多嫁妝?有同學說:“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边@絕不是小戶人家所能辦到的。還有同學認為,縣令、太守家的地位遠遠高于焦仲卿家,既然縣令、太守家來求親,說明是符合“門當戶對”的。再說,過去的婚姻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當初“門不當,戶不對”,那焦母怎么可能讓劉蘭芝與焦仲卿成婚?
有同學提出,劉蘭芝知書達禮,勤勞善良,多才多藝,剛強自尊。焦母專橫跋扈,唯我獨尊,肆意妄為,無所顧忌。寧折不彎的性格使劉蘭芝與固執(zhí)己見的婆婆格格不入,婆媳二人在生活中不可能和睦相處。兩位女性一意孤行的性格,最終落得兩敗俱傷,丟了性命,毀了家庭。
有同學說,焦母年輕守寡,含辛茹苦地將焦仲卿兄妹養(yǎng)大,為兒子謀事求職,娶妻成家,她自然會將振興家業(yè)的重任放在兒子的肩上。但看到兒子沉溺于兒女私情的甜蜜中,不思進取,便遷怒于劉蘭芝,認為是她耽誤了兒子的前程??蓜⑻m芝并不知情,仍然日夜辛勤勞作,恭敬侍奉婆婆,最終換來的還是婆婆的不滿。
有同學認為,劉蘭芝向丈夫訴苦,是出于一時對婆婆百般刁難的氣憤,主動提出了“及時相遣歸”。焦仲卿卻立即向母親和盤托出,焦母感到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zhàn),堅定了驅逐劉蘭芝的決心。勃然大怒,“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焦仲卿第一次遭到了母親蠻橫無理的訓斥和斷然拒絕。第二次以死相求“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不近情理的焦母不但不相信,還聽出了其中的威脅味道,更加怒不可遏。
在得知劉蘭芝將要出嫁的消息后,焦仲卿誤解蘭芝的那番憤激之語“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把倔強偏執(zhí)的劉蘭芝逼到了絕路,不甘示弱的她回答“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最終,二人殉情自殺。
有的同學還提出:《孔雀東南飛》中為何開頭是孔雀,結尾卻是夫婦兩人化為鴛鴦?如果化為孔雀,那首尾不是更能呼應嗎?
頭腦風暴法提供了一種就特定主題集中注意力進行創(chuàng)造性溝通的方式。同學們的喝彩、鼓掌,提高了大家的興奮度和參與熱情,有人發(fā)言時,別人不要私下議論,以免影響思路。但我們從小受的教育是“三思而后行”,要想讓每個同學都能做到宋代蘇洵在《衡論·遠慮》上說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需要一段適應的過程。
美國創(chuàng)造學家帕內斯認為,進行頭腦風暴的時間最好在30一45分鐘之間。時間太短,頭腦還沒有進人高度活躍的狀態(tài),觀點不能充分表達。時間太長,容易使大家疲倦甚至厭倦,因此,要適可而止。
參加頭腦風暴的人數以8一12人為宜,人數太少不利于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人數太多不利于充分交流。但我們現在的班級人數大約都在40人左右,因此,為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應該將學生分為3--4組,讓學生相互啟發(fā),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頭腦風暴法易于操作,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它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思路、激發(fā)創(chuàng)意及靈感,增強自信心,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自豪,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還可以調動他們的表達欲望,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有利于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