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云玲
“有+VP”句中“有”的詞性問題
□申云玲
在列舉“有+VP”句分布情況的基礎(chǔ)上,從句法、語義和語用三方面分析“有+VP”句“有”的用法,指出“有”在句法上可省,但在語義上不可??;表達的是動作的完成,主要起突現(xiàn)焦點的作用;“有+VP”句中的詞性為副詞。
有+VP 語義 語用 焦點
從句法上看,“有”字后可以加名詞性、動詞性和形容詞性成分?!坝小弊趾蠹用~性成分的,如現(xiàn)在年輕姑娘的擇偶標準,要求男方有車、有房、有存款等,即是“有+NP”句;“有”后帶謂詞性成分,如下例(1)a、(1)b、(1)c和(1)d中的下劃線部分,我們表述為“有+VP”句,這也是本文所討論的內(nèi)容:
(1)a.你這個做爸爸的有保護他嗎?(中央電視臺一套,《世間路》2007-01-03)
b.小雨的媽媽前段時間花開季節(jié)臉上也有起過紅斑。
c.揭秘竇唯前任關(guān)系:高原與王菲微博有互動。(《羊城晚報》2015-04-28)
d.袁世凱袁克文父子共享的女人有多漂亮?
例(1)d不在討論的范圍,因為“多漂亮”和“不要問我太陽有多高,我會告訴你我有多真”中的“多高”有相同的用法,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謂詞的轉(zhuǎn)指(朱德熙,1983:16-31)。本文首先討論“有+VP”句中的“有”的語義、語用現(xiàn)象,最后探討“有+VP”句中“有”的詞性問題。
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特別是在北方話中,“有+VP”的使用范圍并不十分廣泛,但在口語中也偶有使用。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在主持訪談類節(jié)目時,有時也會用這一句式。其實,“有+VP”結(jié)構(gòu)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一直以特有的方式存在著,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2)a.雙音節(jié)謂詞呈對舉或并舉形式進入“有……有……”的格式中。如:有來有往、有說有笑、有冷有熱有好有壞。
b.與“無”配合使用,表示有前者沒有后者,如:有增無損、有增無減;或表示有了前者就可以沒有后者,如:有備無患、有恃無恐、有教無類等。
c.用在某些動詞的前面組成套語,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等。
d.古代漢語習慣用法的遺留。如:有待、有救、有賴、有喜、有幸、有益。
e.一些詩詞、成語中的遺留。如:多有得罪、泉下有知。
從以上例句可以看出“有+VP”句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以特殊形式存在著,但在日??谡Z中,又以怎樣的形式存在呢?
(一)正反問句“有沒有+VP”及其答句
(3)記者:有沒有填過(回收單)?
被采訪者(李曉華):有填過。(中央電視臺一套《焦點訪談》2006-12-23)
(二)是非問句“有+VP+嗎”及其答句
(4)王隊長,現(xiàn)在小鬼子已經(jīng)是秋后的螞蚱,你的下場你有想過嗎?(電視劇《我的抗戰(zhàn)之鐵血輕騎兵第22集》)
(5)主持人:有受邀參加XX的婚禮嗎?
某名星:有,有!(中央電視臺三套《舞蹈世界》2013-01-09)
(6)記者:你們對(干豆皮)生產(chǎn)的情況有監(jiān)督嗎?
被采訪者(某鎮(zhèn)鎮(zhèn)長):有監(jiān)督。(中央電視臺一套《焦點訪談》2006-12-18)
(三)陳述句“有+VP”句
(7)每次課堂上老師有提問,他就把手舉到天上,肩膀越過耳朵,直到欠起屁股全身趴在桌上,向前斜著身子如同一枚將要向老師發(fā)射過去的火箭嘴里連聲懇求:老師,老師……(王朔《玩得就是心跳》)
(8)沈從文早在1933年寫的《記丁玲》里有提及(關(guān)于丁玲成名作《夢珂》的女主人公的創(chuàng)作原型),且有過切實的記述。
“有”是現(xiàn)代漢語中表示領(lǐng)屬、存在和估量的動詞,根據(jù)動詞的語法特征,“有”通常是不能直接支配或修飾謂詞性成分的,朱德熙(1982:60)、張斌(2003:257)等學者都認為:形容詞或動詞不直接充當“有”的賓語,如普通話不說“有冷”“有熱”“有害怕”,但可以說“有點冷”“有幾分熱”“有些害怕”,這是語法學界的共識。然而近年來“有”修飾謂詞的自由度越來越大,如“我有參加過類似的試聽講座”或“我有聽過這首歌”,這樣的句子現(xiàn)在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在央視的許多訪談節(jié)目中也可以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對話。這類句子里的“有”的意義已經(jīng)相當虛化,在句子中對充當謂語的謂詞性成分進行修飾限制,以強調(diào)動作行為或性質(zhì)狀態(tài)的曾經(jīng)發(fā)生、存在、完成或持續(xù)等語義。通過分析“有”的語義、語用意義,并討論“有+VP”中“有”的詞性問題。
(一)“有”的語義解釋
先來分析一下“有”修飾謂詞在句中的句法作用。如例(7)、例(8),這兩個句子如果把“有”刪去,仍然成立,而且句義基本不變?!坝小痹谶@里并不起結(jié)構(gòu)句子的作用,似乎是一個羨余成分(redundancy)。那么它在這里是不是毫無意義呢?如例(7)中的“有”,強調(diào)提問前提下,學生才有后來一系列的表現(xiàn);例(8)中的“有”主要強調(diào)關(guān)于丁玲成名作《夢珂》的女主人公是有創(chuàng)作原型的,作者在其作品中也有詳細的敘述,引用沈從文的文章正是為了印證作者的觀點。這兩例中“有”都有強調(diào)突出“有”后“VP”的作用。
由以上諸例可知,“有”在句法結(jié)構(gòu)層面上似乎是可有可無的,但從語義層面上看,則不能簡單地把它看作是一個羨余成分。“有+VP”中的“有”,表示動作行為的曾經(jīng)發(fā)生或者已完成的作用。雖然相當于動態(tài)助詞“過”或“了”,且許多含“有”的句子都可以在謂詞后面帶“過”或“了”,或者可以轉(zhuǎn)換成謂詞后帶“過”或“了”,但是它們的句法位置及其所表現(xiàn)出的語義有不少差異。如:
(9)a.最近有去過我的微信嗎?(強調(diào)動作“去過”,表現(xiàn)出話人很希望對方能去)
b.最近去過我的微信嗎?(一般的詢問,無強調(diào)、主觀色彩)
(10)a.那天我有走到跨濱河天橋上去哦。(說話人極力強調(diào)她走上了天橋的事實)
b.那天我走到跨濱河天橋上面去了哦。(表達重點不明確,可能強調(diào)時間“那天”,也可能強調(diào)施事“我”等)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有”字句中的“有”不僅和“過”“了”一樣可以表示動作行為的曾經(jīng)發(fā)生、業(yè)已完成或正在進行,還表現(xiàn)了說話人鮮明的主觀色彩和情感態(tài)度。應當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有”字句都可以帶入“過”“了”進行相應的轉(zhuǎn)換(transformation)。例如:
(11)我天天都有看你的博客,非常的不錯。
我天天都看過你的博客,非常的不錯。
我天天都看了你的博客,非常的不錯。
例(11)里的“有”不僅含有動作行為“發(fā)生”和“完成”的意義,而且還有一種“持續(xù)”義;表示動作在進行或狀態(tài)在持續(xù)的“著”也無法表現(xiàn)出這種意義(因為通常不能說“我天天都看著你的影集,非常的不錯”,即使勉強說這個句子成立,它的意義也著重在表示不間斷地看,和前面的“有”字句明顯不同),“有”字在這里表現(xiàn)出的“持續(xù)”義是一種動作行為斷斷續(xù)續(xù)地發(fā)生??梢姡绕稹斑^”“了”“著”,“有”在句中所蘊涵的意義更為豐富,適用的語域(register)更寬,用法也更靈活。
(二)“有”的語用解釋
在言語交際過程中,說話人所說的各個詞在信息(information)傳達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句話中,說話人傳達給聽話人的最重要的信息,或是由于表達的需要而著重說明的部分稱為全句的焦點(focus)。焦點不僅牽涉到句義的傳遞和理解,還關(guān)系到句子的生成。在傳達信息的時候,信息傳達者為了讓信息接受者理解自己所要傳達的信息重點,總是通過重音(stress)或一些標記(marker)來突顯焦點的。如:
(12)a.之前兩次你都有提到嗎?
b.之前兩次你都提到了嗎?
例(12)屬于是非問句,是針對整個命題發(fā)問的,表面上看,似乎詢問整個事件是全句表達的重點,但仔細分析一下則不然。如果把例(12)a中的“有”字拿掉,將其變?yōu)閎句,這句話既可以回答“是,之前兩次我都提到了,他沒有提到”,也可以回答“是,之前兩次都提到了”,或者“沒有,之前兩次都沒提到”。根據(jù)前一種回答,疑問焦點是“你”或“兩次”;根據(jù)后一種回答,疑問焦點是“提到”??墒?,如果不刪去例(12)中的“有”,句子的疑問焦點就很明確了,即“有”后面的“提到”。此例充分說明,當拿掉“有”字時,問句的焦點在“你”“兩次”和“提到”之間游移搖擺;而有“有”字時,問句的焦點則只能落在“提到”上。由此可見,“有”在句中起到了將疑問焦點固化的作用。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這幾個句子的表達重點,也就是語用焦點,都在“有”字之后,“有”在這里實際上起到了標記焦點的作用。因此,可以說,在這樣的結(jié)構(gòu)里,“有”是一個焦點標記(focus marker)。
(三)“有”的詞性問題
目前學術(shù)界普遍認為“有+VP”中的“有”存在兩種詞性:一為助動詞,一為副詞。前者以董秀芳(2004)、楊文全(2003)為代表,后者以邢福義(1990)為代表。我們認為分析為副詞較為妥當。理由如下:
1.根據(jù)“有”的句法位置來確定①
副詞一是可以作狀語,二是一般不能單說(只有少數(shù)在省略句中單說,包括“沒有”),三是兼有關(guān)聯(lián)作用。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有”在這種句法格式里可以作狀語,在省略句中可以單說。如:
(13)崇光說:“孩子們有沒有打電話來?”“有啊,他們問什么時候回洛杉磯?!保ā杜_港文學選刊》1991年第9期)
“有啊”是“有打電話來”的簡省?!坝小边€可以成對使用,表示對舉或并舉。如:“有說有笑”“有吃有喝”“有問有答”“有好有壞”“有窮有富”。在這里兼有關(guān)聯(lián)作用。
2.可以和“沒有”并列使用
“有”和“沒有”后跟名詞性成分時都屬于動詞,可以正反并列構(gòu)成“有沒有+NP”句。如果在“NP”位置上的是謂詞性成分的話,就是“有沒有+VP”句。例如:
有沒有+VP=(有+VP)+(沒有+VP)
關(guān)于“沒有”的詞性,黃伯榮、廖序東(2002:26)和《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05:927)都認為“沒有(沒)”既是副詞又是動詞。否定人物或事情的存在時是動詞,例如“她沒有(沒)文章”,此時是謂語中心;否定動作或性狀的存在時是副詞,例如“他沒有去|天沒亮”,此時是狀語。這時,和它對舉的“有”的詞性也應該是副詞。
3.同“是”的詞性進行比較
“是”常用在謂語動詞、形容詞前,是副詞②。如果承認“他是走了”“今天是很冷”中的“是”是副詞的話,承認在同樣結(jié)構(gòu)中的“有”的副詞性就是順理成章的。它們具有相同的詞性,都有突出焦點的語用價值。如果這種分析成立的話,就需要給普通話中的“有”增加一個詞性——“有”是表示肯定的副詞。
附注:
①見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對副詞句法的功能的界定。
②見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2002:26):要注意副詞“是”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例如“他的性格是變了”“他是走了”“今天是很冷”“我們的戰(zhàn)士是勇敢”。這些“是”要重讀,相當于“的確、確實”的意思,不能省略?!笆恰保荒苤刈x時,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的肯定。
[1]董秀芳.現(xiàn)代漢語中的助動詞“有沒有”[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4,(2).
[2]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
[3]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0:341.
[4]申云玲.“有沒有/有+VP”句法結(jié)構(gòu)的嬗變及其相關(guān)問題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5]王森等.“有沒有/有/沒有+VP”句[J].中國語文,2006,(1).
[6]溫鎖林.有關(guān)焦點問題的一些理論思考[J].語文研究,2006,(2).
[7]邢福義.“有沒有+VP”疑問句式[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1).
[8]楊文全,董玉雯.語言變異:漢語“有+VP”句簡析[J].語文建設(shè)通訊(香港),2003,(75).
[9]張斌.關(guān)于“有”的思考[J].語文建設(shè)通訊(香港),1993,(42).
[10]張斌.漢語語法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57.
[11]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2.
[12]朱德熙.自指和轉(zhuǎn)指—漢語名詞化標記“的、者、所、之”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功能[J].方言,1983,(1).
(申云玲 北京 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