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熟市石梅小學 錢靜霞
三“亞”之慮——學校“心理亞健康”兒童現(xiàn)象之成因及心理疏導方法談
□江蘇省常熟市石梅小學錢靜霞
【摘要】“心理健康”越來越被社會所關注,教師在平時的教育生活中也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心理亞健康”兒童,他們所表現(xiàn)出的情緒和行為問題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學習活動和人際交往,如何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技術對他們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須考慮和不斷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心理亞健康學校教育心理疏導
鐘聲已敲了十二下,我的記憶越發(fā)清晰起來。近一年,接觸了本校的心理亞健康兒童,跟蹤觀察了一些行為和心理異常的孩子,他們表現(xiàn)出的情緒、行為、品德問題歷歷在目。
◎鏡頭一
一天,我在教室外的走道里巡視。忽然,學生小A從天橋上直奔過來,只見他低著頭,邁著有力的步伐,一頭鉆進了五(4)班教室。幾秒鐘后,他從教室出來,手上提著本《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一轉(zhuǎn)身便靠近走廊欄桿,把詞典扔下樓去,看著詞典“呼”地落到底樓,他“哈哈哈”大笑幾聲,然后雙手擊掌,揚長而去……
◎鏡頭二
辦公室,王老師正在和一位四五天沒做作業(yè)的小B談心?!案嬖V我,你為什么天天不做作業(yè)?”小B瞥了老師一眼,吐出兩個字“不會”。“不會做可以請教我!為什么不問呢?”老師的話似乎激怒了小B,他如同咆哮的獅子向老師大吼起來:“我不高興!不高興就是不高興!”隨即,小B扔下一句令所有老師緊張的話“我回家了”,便沖出了辦公室。
無疑,以上鏡頭中的主人公都已經(jīng)有點“異化”了,是生理上的“先天遺傳”、“病毒感染”還是心理上的某些障礙導致思想和行為發(fā)生偏差?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直覺告訴我,這些孩子可能存在某些心理問題,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若諸如此類相對怪異的行為反復出現(xiàn)并且持續(xù)較長時間,那么他們會被看成班級大集體中獨一無二的異類。
通常,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xù)的心理狀態(tài)。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nèi)
容完整、協(xié)調(diào)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xié)調(diào),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xié)調(diào),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我跟蹤調(diào)查的某校五年級19位心理亞健康兒童,其中,52.64%的兒童家庭教育方式不當,21.05%的兒童父母離異,11.02%的兒童罹患各種疾病,10.03%的兒童學習成績和人際交往能力較差,5.26%的兒童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相對貧困且缺少社會地位。
從以上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家庭因素、身體因素、學習和自身適應社會的能力均是心理亞健康兒童形成的重要原因。
試舉例來分析不良因素直接導致兒童“心理亞健康”的形成——
【透視小A之“亞”】負面榜樣,情感缺失,溺愛嬌慣,放任自流。
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心理障礙的產(chǎn)生,往往是早期經(jīng)歷這“種子”生根發(fā)芽的結(jié)果。而一個兒童的早期經(jīng)歷,來自家庭、來自父母的因素是最直接的,所以早期的家庭經(jīng)歷就是潛在“病菌”的寄生場所。
我對上述鏡頭中的主人公進行了細致地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他們的早期經(jīng)歷都非同一般。小A的遭遇很令人同情。父親是個無賴,因偷盜、賭博、聚眾斗毆而幾次入獄。小A三歲時,父母離異,母親拋下他遠嫁他鄉(xiāng),可憐的他只能與奶奶相依為命。奶奶是一個農(nóng)村婦女,基本沒有生活來源,靠親戚接濟,對小A的學習也是放任自流,聽之任之。從此,他的生活開始轉(zhuǎn)向孤獨寂寞,打架斗毆、撒謊逃課成了家常便飯。
小A的早期經(jīng)歷告訴我們:父親的負面榜樣、親情的缺失、家庭教育的放任自流、經(jīng)濟的相對貧困都是他的“病菌”滋生的重要因素,而這“病菌”,便是冷漠心理、孤獨心理、自卑心理、仇恨心理……
【透視小B之“亞”】身體疾病,安全缺失,孤獨自閉。
幸福的孩子個個都一樣,不幸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同。小B出生那會兒,媽媽分娩時的羊水進入了他的耳道,并在耳道內(nèi)與分泌物混合、凝結(jié)成了堅硬的耳枕,嚴重影響了他的聽覺。幼兒園小班時,小朋友都叫他“小聾子”。后來去上海做了兩次手術,病情有所好轉(zhuǎn)。這次事件對小B打擊很大,活潑的他變得沉默寡言、行為怪異,經(jīng)常獨來獨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更對學習失去了信心。
我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中,深刻體會到以下幾種心理疏導的方法十分有效。
1.傾聽。心理疏導方法中有一招叫“傾聽”,是心理輔導的基礎?!皟A”包含著“專心”和“主動”的含義。
還是引用上面的例子。想讓小B開口真不是易事。好在學校安排我去他們班教音樂,這便有了靠近他的機會。我試探著與他交談,并向其母親了解他的興趣愛好和在家表現(xiàn)情況。開始,他如同扎人的仙人掌總不愿意接納我。終于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他唱歌有天賦;一旦唱起來,歌聲出奇的動聽,清脆悅耳。于是我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大大夸獎他,還請他一展歌喉,并獎勵他一顆歌“星”。從此以后,小B開朗多了,和以前判若兩人。
傾聽能贏得兒童的尊重,建立彼此信任、安全的師生關系;能鼓勵兒童敞開自己的心扉,坦誠表白;能讓老師察言觀色,深入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作出及時準確的判斷。
2.面質(zhì)。顧名思義,面質(zhì),就是當面對質(zhì)、質(zhì)疑、對抗,正視現(xiàn)實。說得規(guī)范具體一點就是指輔導教師對受導學生的認知方式與思維方法提出挑戰(zhàn)與異議的過程。其目的在于推動受導學生重新審視其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克服其認知方式中的某些片面性與主觀性,以進一步認識自我,開發(fā)自我。筆者在此方面并無實踐經(jīng)驗,故不對此妄加評論。
3.移情。筆者在此也有實踐經(jīng)驗——
【場景再現(xiàn)】悄悄等你,我愿意。
畢業(yè)班月考的數(shù)學成績揭曉了,他考了24分。
數(shù)學老師報成績的時候,他開始對著天空嚎叫,倔強的頭顱側(cè)成一個僵硬的姿勢,將最仇恨的目光投向了在場所有寫著鄙夷的臉龐。一會兒,有人急匆匆來報告,說他和數(shù)學老師發(fā)生了沖突,一個人沖出了教室,逃向了學校老校區(qū)那片蒼翠的樹林……
我來不及思索什么,扔下手頭的活朝后山奔去,邊跑邊想著應對的法子:第一時間匯報學校領導?報警?
沖到后山的那一刻,我看到了讓人揪心的一幕:他爬上了半山腰一塊旁逸斜出的大石頭,腿掛在石頭外延,身體前傾,作出了一躍的姿勢……
不敢厲聲斥責,像木頭人一樣站在他的視線范圍之內(nèi),竭力將我焦急與溫暖的目光送進他暗淡的眸子。
【真誠移情】
良久,我慢慢將聲音傳送進周遭靜謐的空氣,進入了“移情”的心路歷程:
“這里,只有老師和你?!保ńo他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獲得強烈的安全感)
“老師愿意做你的聽眾!”(一下子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信賴感)
“老師知道你已經(jīng)努力了。自從進入六年級,你每一天的進步,星星和月亮都看在眼里?!保◣еM入回憶,獲得曾經(jīng)的美好,激起對往日的留戀)
“悄悄地,你下來,有多大的坎,老師陪你一起跨。能自己從石頭上走下來,你就是男子漢,老師就在這里靜靜地等你……”
有一個故事這樣說:黃昏,海水退潮。一位小孩在海灘上游玩。不遠處,一個老漁夫正彎腰撿東西。小孩走了過去,好奇地問:“您在揀什么東西?”漁夫指著手中的東西說:“我要把這些被潮水沖上岸的海星拋回海里,否則它們會因為缺氧而死亡?!毙『⒂謫枺骸昂┥嫌谐汕先f的海星,而你一個人怎么能把它們?nèi)妓突卮蠛D??”漁夫微笑著,一邊拋海星一邊說:“但我起碼改變了這只海星的命運。”
我恍然大悟,盡管目前心理亞健康兒童并沒有像海灘上的海星那么多,但是我們可以向漁夫?qū)W習,從現(xiàn)在做起,用教育者無私的愛、用心理疏導的專業(yè)技術去感化他們、挽救他們,哪怕我們改變的只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