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延霞
(吉林省汪清縣羅子溝鎮(zhèn)中心小學 延邊汪清 133216)
我教學生寫作文
何延霞
(吉林省汪清縣羅子溝鎮(zhèn)中心小學 延邊汪清 133216)
作文是人們積累語言,組織語言,運用語言的綜合體現(xiàn)。作文也是一個令人聽而生畏的話題,老師難教,學生難寫。在此,我來談談在作文教學中的一點兒心得:
觀察是打開作文寶庫的金鑰匙,沒有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有寫作能力,因此,我平時就注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為積累作文材料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生智能發(fā)展尚處于低級階段他們的意志內控力弱,情緒性突出,觀察事物往往比較粗略,缺乏精細的辨別能力。針對學生觀察過程中的特點,指導學生如何觀察。
1.有順序地進行觀察
人們從事一項活動,總要按照合理的順序進行,觀察活動也是如此。首先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要求:比如觀察一種動物,要說出它的外貌特征。然后指導學生進行有順序的觀察。先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指導學生觀察它外形,然后在指導學生按從上到下,從頭到尾,從左到右,由遠到近地進行觀察。指導過程中,強調觀察的順序。各部分仔細觀察之后,再整體說一遍,從整體上加深觀察印象,最后訓練學生說一說到寫下來。通過指導,學生觀察事物變無序為有序,為作文奠定了堅實的礎。
2.觀察與聯(lián)想相結合
小學生天真活潑最富于想象力,只要我們正確誘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使聯(lián)想與觀察有機的結合起來,學生感知到的事物才有神。平時在講讀課文教學中,多用投影,引導學生欣賞優(yōu)美句子,啟發(fā)他們想象;多用錄音,借用一些與課文感情一致的音樂,與課文一起配樂朗讀。學生會有身臨其境之感,想向的翅膀會飛得很遠很遠。然后在腦際展現(xiàn)出一幅幅無限寬廣的圖畫。這樣寫出文章來才可能是內容豐滿,具體而生動的。
平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光認識到觀察的重要,學習了觀察的方法,還不等于形成了觀察的習慣。任何習慣都是在反復實踐中形成的。寫觀察日記就是培養(yǎng)觀察習慣的一種好方法。從低年級開始,每天讓學生都從自己的生活里選擇最有趣,最有意義的事物寫出來。隨著年級的增高,由每天的一兩句話到寫一段話,再到寫篇,長期堅持,同學們的觀察能力會更深入更細致。
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因此只有善于寫真實景物,表達真情實感的人,才會巧妙運用生活題材,才能夠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來。而學生在作文時,往往是胡編亂造,常常把課內課外積累的好詞佳句信手拈來,而拒身邊的素材于千里之外。就說上文提到的“找春天”,當孩子們把作文交上來后,我就發(fā)現(xiàn)了一些“美文”:我們的校園里有枝繁葉茂的樹,有五顏六色的花,有剛探出頭的小草,還有我們的好朋友——春天的使者燕子;也有學生聲情并茂地寫到:昨日還含苞欲放的郁金香,今日已露出了燦爛的笑臉。金魚池邊散發(fā)出誘人的水仙花的芳香……看到這些“美文”,我真的發(fā)自內心地笑了,這些小可愛!然后,我給他們批上:你的文章可真美!老師若是真的和你們生活在這樣美麗的校園中,真好!你的記憶力真不錯,你也很聰明,能在合適的地方用上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墒?,老師怎么找也沒找到你文中屬于我們校園的美麗呢?你沒發(fā)現(xiàn)它有自己獨特的美嗎?老師相信你能寫出我們美麗的校園來。后來,孩子們真的重新寫出了自己眼中的校園:清晨,我披著晨光來到學校,一進校門就看見寬闊的操場前面,兩株萬年球就像兩個綠色的大茸球插在樹樁上,上面還頂著嫩黃色的頭巾呢。旁邊的幾棵大樹迎風挺立著,就像一個個士兵守衛(wèi)著學校。忽然,一對燕子“唧”的一聲從操場上空飛過,一群在操場上追逐嬉戲的孩子們驚奇地喊到:看,燕子!燕子!……這次,孩子們用自己淳樸的語言把自己看到的真實景物描寫出來了。也慢慢明白習作來源于生活的道理。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學生就能體會到“有山皆圖畫,無水不文章”的真正含義,不再為沒有寫作素材而發(fā)愁了。
作文是生活的再現(xiàn),如果抓不住事情發(fā)生的當時當刻,過后再去回憶所謂的“有趣的——”,“媽媽對我的愛”……時過境遷,感情淡了,興趣沒了。所以想寫出感情豐富的作文,對小學生來說就很難了。
為此,我常常和學生打成一片,來制作整個作文的過程,例如:前天,我發(fā)現(xiàn)有幾位同學在課下玩溜溜球,非常著迷,這幾天的作業(yè)都完成的不好,班長給沒收了。昨天,又有幾位同學偷偷地湊在一起在角落里玩。我把他們叫到跟前,說:“這么好玩,也來教教我吧!”這時,同學們都湊了過來,把我們圍在了中間。一開始這幾位同學還有點緊張,但當他們看我學的很賣力,就放開了膽子,手把手地教我,旁邊的同學也都躍躍欲試……這一節(jié)課,我們都淹沒在溜溜球的世界里。之后,我宣布:“大家利用課余時間都來學習玩溜溜球,下周咱們舉行溜溜球大賽。”同學們興奮極了。
今天,在學生的習作中,我看到了一名同學的題為“你好,溜溜球”的作文寫道:“?。∥铱释丫玫牧锪锴驎r代終于到來了!……”還有的同學:“溜溜球在我的腳下轉動著,好像我的心都跟了進去……”從他們的作文中,我讀到了真切的情感,感受到了學生有感而發(fā)的魅力。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作文上也是一樣的道理。因此讀作文是修改作文的基礎,也是修改作文的關鍵。我在學生寫好作文后,鼓勵學生多讀作文,以讀代改。
1.讀字、詞??纯茨男┑胤讲煌?,哪些詞語你讀起來感覺很別扭,哪些字用錯了,或者是寫成了別字。找到毛病后,把它修改過來。
2.讀修飾。字、詞修改后,再讀,你覺得哪個地方還得加上點修飾?簡單地說就是看看哪些句子可以換一種說法,能否用上一些修辭手法:換成比喻句、擬人句等來形容你所寫的東西。
3.讀語氣。字、詞、句修改過后,再讀語氣,根據(jù)你所表達的內容選擇相應的標點符號。
4.讀內容??磧热菔欠窈妥魑念}目相吻合,選材是否恰當,有沒有清楚表達出你想說的意思。
5.讀別人的習作。學生互相讀作文,既能開闊學生視野,還能集思廣益、取長補短,體會修改作文的樂趣,從而提高寫作興趣。不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嗎?有了興趣作后盾,還怕學生寫不出好作文嗎?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單一的課堂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指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明亮的眼睛去觀察絢麗多彩的世界,用純潔的心去體會幸福的生活,并指導他們把所見所聞所想及時描述出來。當然,作文教學仍將是大家的熱點話題,愿與各位同行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