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聽是一種能力,是一種素養(yǎng),更是一種學習方式。當我們要求學生傾聽的時候,也要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真正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實現(xiàn)師生間的真正交流,從而更好地引領(lǐng)學生探索知識,發(fā)展思維能力。
在課堂上,我時常要求學生認真傾聽。聽,其實是一種能力,是一種素養(yǎng),更是一種學習方式。但當我們要求學生傾聽的時候,自己是否做到了呢?曾讀過一篇文章,其中有這么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傾聽花開的聲音,我們能讀懂花兒的心思;傾聽溪水的歌聲,我們能讀懂山林的呼吸;傾聽孩子的心聲,我們能走進孩子的心靈?!庇纱?,我想到我們的工作,有時我們?nèi)狈δ托亩茨苷J真傾聽,沒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在當前各級各類公開課、觀摩課中常??梢砸姷浇處煵粩嗵釂枴W生對答如流的場景,看似師生間的交流非常流暢、自然,但如果仔細觀察就不難發(fā)現(xiàn),師生間并非真正的交流。事實上,目前很多小學英語課堂上師生之間都缺乏真正的交流。教師只在意自己如何用英語組織教學,完成教學任務(wù),對學生回答了什么并沒用心傾聽。下面我就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及聽過的評優(yōu)課、看過的錄像課,舉案說法,談?wù)勗谛W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應(yīng)如何有效交流。
一、用心發(fā)現(xiàn),認真傾聽,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對話的積極性
課堂上學生不能靈活運用所學語言,師生不能開展有效交流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教師經(jīng)常創(chuàng)設(shè)一些虛擬的、脫離實際生活的情境,沒有讓學生在接近真實生活的情境中學習語言,也沒有促成學生運用所學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案例1】這個片段是我執(zhí)教閩教小學英語第二冊Unit3第一課時的內(nèi)容。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會聽、說、認讀單詞:fish,grapes,bananas,melons,carrots,cake,eggs和會聽、說、認讀句子I like…并能在和同學交流時運用句子。而第二課時的重點:Do you like…?Yes,I do.和No,I don’t.在第一課時的執(zhí)教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有濃厚的興趣參與到學習中,我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在課中的鞏固環(huán)節(jié),我運用圖片和頭飾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虛擬的情境進行教學。隨著一幅幅美味的水果、食物圖片的出現(xiàn),我讓學生邊設(shè)想圖片里的場景邊表演。學生的情緒不斷高漲,紛紛搶著戴上頭飾來表演:“I like…”特別是平時一些愛表現(xiàn)的學生,更是站立起來,大叫著“Let me try!”恨不得沖到講臺上來當“小老師”。
看著學生一個個興奮的表情,我真是得意于我的預(yù)設(shè)是如此成功。正當我示意學生安靜下來準備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時,只見有一只手仍然固執(zhí)地舉在那里。我一看原來是林范葳:“Lin Fanwei,any questions?”得到允許的他很快地站了起來,說:“Mr.Lin,我一點都不喜歡carrots,您為什么一定要我說I like carrots呢?您能不能先問一下我們是否喜歡,喜歡的話再叫我們這樣說,順便也教一下我們不喜歡時該怎么說。Thank you!”一說完,他如釋重負地松了一口氣便坐了下來。這下可好,全班學生聽了他的一番話,紛紛自由發(fā)言起來,“是啊,我也一點不喜歡carrots……”“對啊,老師,您應(yīng)該先問一下我們是不是喜歡啊……”“老師,您教我們不喜歡怎么說吧……”“林范葳說得對……”此時此刻我猶豫了,如果順著他們的意思進行下去的話,那就和自己備的教案大相徑庭了。那是第二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呀!但我轉(zhuǎn)念一想,與其讓他們不情愿地被我牽著鼻子走,不如尊重他們的意愿。在強烈的求知欲的影響下,或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再者下一堂課要學的正是這個句型,如果他們今天學會了不也是一舉兩得嗎?
T:Oh,Lin Fanwei, You are an honest boy.You don’t like carrots.Yes?
S1:Yes.
T:So you can say“I don’t like carrots.”
S1:I don’t like carrots.
T:I like all kinds of food.They’re good for our body.So look,I’m tall.I like fish.Do you like fish,Lin Fanwei?
S1:Yes.(引導(dǎo)學生用Yes.I do.來回答)
T:I like carrots.Do you like carrots,Nancy?
S2:No.(引導(dǎo)學生用No,I don’t.來回答)
S3:I like grapes.Do you like grapes,Mr.Lin?
T:Yes.I do.
S4:I like bananas.Do you like bananas,Mr.Lin?
S5:I like eggs.Do you like eggs,Mr.Lin?
一個個孩子越越欲試,像小記者“采訪”起我來了。隨著對話的進行,我把下堂課的重點句型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寫在了黑板上。我當時還想暫時中斷一下師生的對話來領(lǐng)讀一下這個重點句型,沒想到學生在聽了幾遍我和學生交流之后竟然都掌握了這個句型。他們紛紛轉(zhuǎn)向老師和自己的好朋友,你問我答熱鬧了起來,學生完全投入到了熱烈的對話中。原本的“壞事”變成好事,學生愛說、樂說,真正的生成就在這真實的對話中達成了。
二、全面關(guān)注,客觀評價,讓課堂對話更真實有效
最近在聽課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值得思考的課堂現(xiàn)象:一些老師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步驟,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總是匆忙地穿梭在學生中間,尋找與自己思維一致的答案,或許是為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能夠順利進行,而忽視了學生的回答。
【案例2】在一次評優(yōu)課中,一位老師上閩教四年級上冊《Numbers》一課,在鞏固拓展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跳繩。一個女生被選中進行跳繩展示,其他學生數(shù)數(shù)。她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跳了32下,還氣喘吁吁。但老師夸獎道:“You are a good player.”這時我聽到了學生中有唏噓聲……在一所重視體育運動的學校,一個四年級的學生30秒內(nèi)跳繩32下,就被夸贊是好的運動員,值得商榷。我喜歡體育運動,同時兼職體育教學十幾年,比較了解小學體育達標要求與標準,這評價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顯然不能信服。而教師或許是沒聽見,或許是不知如何處理,未作出任何反應(yīng),就匆忙地進入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對于如何及時有效地處理這種情況,我有以下幾點與大家共同探討。我們知道,課堂是師生、生生交流的主陣地,教師需要做的是以生為本,全面關(guān)注、全程關(guān)注。首先,要肯定說“No”的學生的傾聽能力,說明他在認真聽、認真看,肯定他在課堂上認真聽課的好習慣。其次,教師可以進行具體、客觀的評價。如:You are right.She is not the best one,but she tried her best.Shall we give her a big hand?這樣一來,參與的學生也不會感到失落。相反,聽到教師的肯定,她會更認真、盡力地去做其他事情。而說“No”的學生也能理解或尊重他人。更重要的是,當那么多真誠的眼睛在看著你的時候,你的公正客觀的評價比說教更有效,你的認真傾聽的態(tài)度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
三、認真傾聽,真誠回應(yīng),讓彼此的心靠得更近
在課堂上,學生并不是無知被動的接受體,而是充滿活力的生命體,他們有著真切的情感,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談話方式。也許課堂上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但那只是一種短暫熱情的激發(fā),還不足以使其形成長久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教師真誠的交流中體現(xiàn)的。教師應(yīng)努力成為一個真心真意的傾聽者和交往者。面對學生時,教師的語言、表情和姿態(tài)等各方面都應(yīng)該充滿關(guān)注和期待,這對于學生來說是無比重要的精神力量。對于這一點,我們也許可以從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沈峰老師身上得到一些啟發(fā)。
【案例3】沈峰老師與學生在課堂Free talk環(huán)節(jié)中的交流片段。
S1:What food do you like?
T:What food do I like?(全班學生的積極性被沈老師調(diào)動起來,紛紛舉手發(fā)言)Can you guess?
S2:You like rice.
T:No,I don’t.
S3:Do you like fish?
T:(面對這位學生搖頭)No,I don’t.I don’t like fish.Can you guess?Have a try,please.
S4:You like vegetables.
T:Sorry,you’re wrong.I don’t like vegetables.Please look at me and guess.(沈老師的體態(tài)略顯富態(tài))
S1:I think you like meat.
T:Yes.I like meat very much.And I like hamburgers.I also like ice-cream and chocolates.(手指著自己,作夸張、自嘲狀)So,look.
沈老師教態(tài)自然、親切,流露出對學生的真誠和期待。她的課堂教學讓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她善于利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學生,在學生有限詞匯量的基礎(chǔ)上進行有效引導(dǎo),富有幽默感,達成了師生間的“深度交流”。
總之,我們要學會傾聽孩子們的心聲,要了解他們心中所想,要關(guān)注孩子們的內(nèi)心世界,與他們的思想一起漫游,而不是一味的牽引。傾聽能讓孩子愿意說出他們自己喜歡的事,傾聽能讓孩子們更加的有智慧。如果教師每堂課都能做到“潛心”傾聽,用心感受,一定會讀懂“花兒的心思”,更好地引領(lǐng)學生探索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