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沁冰
(湖南省邵陽市邵陽縣千秋中學 湖南邵陽 422115)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劉沁冰
(湖南省邵陽市邵陽縣千秋中學 湖南邵陽 422115)
《念奴嬌.赤壁懷古》為我國千古傳誦的名篇,被看作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詞人從歷史到現(xiàn)實,借詠古以抒懷,既透露出作者的無限不得志,表現(xiàn)出不甘于"早生華發(fā)"的激憤之情,又透露出欣慕古人,渴望做一番事業(yè)的豪邁奮進思想。本文擬從詞的思想內(nèi)容、藝術風格、詞體結構以及詞的表現(xiàn)手法諸方面作一些粗淺的分析。
賞析 懷古 宋詞 蘇軾
蘇軾詞《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一首懷古之作。寫于神宗元豐五年(1082),那時作者已四十七歲,因反對新法被謫居黃州(今湖北黃岡縣內(nèi))已經(jīng)兩年多了。
縱觀詠史、懷古一類的作品,其實大都是作者借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評論和對古跡的觀賞,來抒發(fā)自己的胸襟、情感、抱負。這首詞也不例外,亦為作者對古代“風流人物”的功業(yè)無限向往,從而勾起了自己年過半百,“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的無限感慨而作。
詞的上片,寫的是古戰(zhàn)場的景色。
開頭一句,是詞人登高眺遠,面對長江的感受。江水浩渺,日月奔流,逝者如斯,古往今來的英雄豪杰們也已經(jīng)為東流江水帶走,隨浪濤之東流而“盡”了??墒?,他們所創(chuàng)建的豐功偉績,所留下的歷史遺產(chǎn)是不是也被“淘盡”了呢?那可不是的,英雄豪杰們的肉體雖已屬于過去,但他們的事功卻是不會磨滅的,他屬于現(xiàn)在,也屬于將來。這兩句,江山人物合寫,以詠嘆式的句法寫景又寫情,境界闊大,氣度豪邁,風格熊渾,江山、歷史、人物逐一奔如眼底心頭,引起“懷古”的思緒。
繼而“故壘西北”一句寫西邊舊時的營壘。傳說這里是三國時周瑜大敗曹操的“赤壁之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直點“赤壁”,又點人物和時代,寫得概括而有氣勢,詞人明知眼前赤壁并非“赤壁之戰(zhàn)”故址,卻又在詞中寫道:“三國周郎赤壁”,這是因為詞人意在懷古抒情,并非為考證。為了避免混淆真假,故又用“人道是”這種疑似之詞,表明是“人聞亦聞”而已,同時又借這種虛擬之言,把江邊故壘和周郎赤壁聯(lián)在一起?!肮蕢尽闭諔衔摹扒Ч拧?,將讀者帶入歷史興廢的懷古意境之中。在赤壁之前冠以“三國”,點明懷古的特定時代?!爸芾伞庇止谟诔啾谥埃前蒂澲荑び⒚c千古赤壁共存,為下面專詠周瑜埋下伏筆。此處呼為“周郎”,是沿用吳中對周瑜的敬愛之稱。人物尚未出場,就這樣深致贊美,這也是先聲奪人。這兩句與起首一句在句式韻陸律上皆相同,但起句為抒情,抒情中夾敘述,這兩句是敘事,敘事中夾抒情,寫來又各自不同。
接著“亂石穿空”一句,按下周郎不表,先描繪赤壁景色。巖石壁立,怒濤洶涌,浪花千迭,這就是當年龍爭虎斗的古戰(zhàn)場,是周郎活動的典型環(huán)境,是他的用武之地,所以詞人大筆濃抹,從江山兩個方面,渲染古戰(zhàn)場自然景色的雄奇,創(chuàng)造出一個雄奇險峻、驚心動魄的境界?!皝y”與“穿”,寫出了峭壁千仞,懸崖萬丈的險要形勢;“驚”與“拍”,寫出了江水洶涌澎湃的巨大威力。詞人以如椽大筆勾勒出了一幅雄偉壯麗、形勢險要的長江天塹圖,顯示赤壁確是兵家必爭之地,為“風流人物”的出場造成濃厚的壞境氣氛。其實,詞人正是以這些景物的雄奇來襯托歷史上風流人物的業(yè)績,以水石相博所卷起的浪花來襯托英雄人物在斗爭中所激發(fā)的雄姿的,而在這些靜物描寫中有滲透著詞人豪邁的感情,因而更加深了作品的感染力,這種以飽滿的感情,準確的語言,抓住景物的特征以概括景物的全貌而寓意深刻的藝術手法,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赤壁的景色如此壯麗,如此奇險,然而江山依舊,人事已非,曾在這里大顯身手的“風流人物”已與時俱逝,這就使詞人不能發(fā)出“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的感慨了。上句承上,總括赤壁景物描寫?!叭绠嫛?,是極言景物之美,上面描繪到的或沒有描繪的,都包括在內(nèi),因此他能給人以馳騁想象的余地。下局啟下,慨嘆當年赤壁之戰(zhàn)的豪杰,這豪杰既包括孫權、曹操、劉備,當然更包括少年英俊的周瑜。上片總結與開頭兩句一樣,將江山人物合寫,不過吧“千古”縮小到“一時”罷了。上片由地及人,由遠及近,由概括到具體,為下片歌詠周瑜作了極好的鋪墊。
詞的下片寫周瑜所建立的功業(yè)及詞人的感慨。
過片用“遙想”二字承上啟下,緊承上片“豪杰”以開啟下片之“公瑾”。“豪杰”是泛指,“公瑾”是其中出類拔萃的一個,是“赤壁懷古”必然要“懷”的主要人物。所以接下四句,詞人以特寫的筆法,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刻畫周瑜。
“小喬”一句寫其婚姻。周瑜婚姻如意,年少風流,英姿俊美,奮發(fā)有為。有美人作襯,顯得英雄格外出色?!靶坛跫蘖恕币痪?。據(jù)《三國志周瑜傳》載:漢獻帝建安三年,周瑜二十四歲。建安五年孫策死。而在一二年內(nèi),孫策得喬玄女——大喬和小喬,策自納大喬,把小喬嫁給周瑜。這樣看來,小喬嫁給周瑜快十年了,為什么詞人說是“初嫁”呢?詹安泰先生說:作者在這里用“初嫁了”,顯然要增強這位“有資貌”又善“顧曲”的風流儒將的“雄姿英發(fā)”的氣氛的,英雄美人,相得益彰,這樣結合周瑜生平的個性來寫,這個英氣勃勃的少年英雄便躍然紙上了。
“羽扇”一句寫其服飾與風度。雖然當大敵,仍從容不迫,風度閑雅,不著戎裝,這里又從服飾的描寫上突出周瑜的瀟灑風度。正因為如此,所以在“談笑間”,一把火把曹操的“舳艫干里,旌旗蔽空”的強大艦隊,燒得“灰飛煙滅”。這二句不僅寫出了他的輝煌戰(zhàn)功,而且寫出了他的胸有成竹,指揮若定,穩(wěn)超勝劵的過人韜略。
有人認為“羽扇”一句是寫諸葛亮,因為“羽扇綸巾”是諸葛亮生平最慣常的裝束,而“談笑”破敵,又是諸葛亮生平最驚人的事跡的表現(xiàn),它已經(jīng)成為諸葛亮形象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不少人認定此句是寫諸葛亮而不是寫周瑜。其實,這種理解是片面的。因為自魏晉以來,以風流瀟灑、舉止雍容為美者不乏其人。在本詞中,作者根據(jù)當時的風氣,不論周瑜是否曾經(jīng)作此裝束,也不妨寫他手持羽扇,頭載綸巾,以形容其作為軍中主帥親臨前線的從容鎮(zhèn)定,風流儒雅。因此,詞從“遙想”以下,直到“煙滅”,乃是一幅完整的畫面,其心中形象就是“當年”的公瑾,不容橫生枝節(jié),又叉出一個諸葛亮來,何況這幾句還與上片的“周郎赤壁”銜接??梢娨陨显~句是從多方面刻畫周瑜,寫他少年得志,婚姻如意,寫他雄姿英發(fā),才智出眾;寫他指揮若定,風度瀟灑。他統(tǒng)帥精兵三萬一,一舉擊敗老謀深算、轉戰(zhàn)中原向無敵手的號稱率八十萬眾的曹操,使“周郎”少年英名與赤壁千古共存,寄寓了詞人無限欣慕之情,向往之意。作者寫戰(zhàn)爭一點不渲染金戈鐵馬的戰(zhàn)爭氣氛,只著筆于統(tǒng)帥的從容瀟灑,指揮若定,這寫法更能突出他的風采和才能。何況這種激戰(zhàn)場面,是從“遙想”中寫出的,越想得熱烈,越襯出羨慕之殷切,越反襯出自身之不得意。
“故國”一句,承上啟下,前邊講的是別人的事,后邊要講自己的事了。從歷史到現(xiàn)實,借詠古以抒懷?!肮蕠裼巍笔恰吧裼喂蕠钡牡寡b。詞人臨“故國”,思“豪杰”,精神進入了想象中的境界,同時也自然地引起聯(lián)想:周瑜年紀輕輕便建立了驚天動地的事業(yè),而自己呢?年近半百,貶居邊地,無所建樹?!岸嗲閼ξ摇笔恰皯ξ叶嗲椤钡牡刮摹I裼斡谂f地的戰(zhàn)場,古代英雄們應會譏笑我多情善感,以至頭發(fā)花白。感嘆白發(fā)早生,正與羨慕古人相對照,并表現(xiàn)出自身熱愛生活,執(zhí)著生命的心情。憑吊事跡,懷想英雄,兩兩映襯,古人當“笑”我,我自己也當“笑”我?!靶Α蔽抑皇聼o成,“笑”我之空負懷抱。這“笑”實為悲慨之“”笑,憤怒之“笑”,也是嘲笑的“笑”。從中正揭示了詞人無限不得志的心情;從中也正透露出欣慕古人,渴望做一番事業(yè)的心情;表現(xiàn)出不甘于“早生華發(fā)”的激憤之情。
江山依舊,人事滄桑,淪落無聊,徒傷老大,于是引起“人生如夢”的感慨。詞人認為既然已經(jīng)如此,那也無可奈何,只好邀請江邊明月,以酒消愁了?!搬O”本是將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的意思,這里指對月敬酒。借酒澆愁,反映了詞人世界觀的矛盾,也就是正視現(xiàn)實的“入世”思想和逃避現(xiàn)實的“出世”思想的矛盾。前面的壯麗江山,英雄業(yè)績,激起他豪邁奮進的感情,同時也加深了他的這種矛盾。因此這首懷古詞兼有感奮和感傷兩種色彩,但篇末的消極情緒掩蓋不了全詞的豪邁氣概。
縱觀全詞,一氣呵成,膾炙人口,為我國千古傳誦的名篇,被看作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在藝術風格上,全詞以江山之勝,英雄之業(yè)為題材,以縱橫雄建之筆法,將寫景、懷古、抒懷熔于一爐,不但詞的氣象境界凌厲無前,而且大聲鞺蜺,需要銅琵琶,鐵綽板來伴奏,對于原來只宜于紅牙拍板、女兒歌唱的傳統(tǒng)詞壇來說,的確是重大的突破。在藝術結構上,全詞以“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感嘆直貫全篇,并與“人間如夢”、“ 一尊還酧 江月”相呼應,首尾盤旋,而中間夾以“江山如畫”“遙想公瑾”、“故國神游”的描述,虛實互用,幾經(jīng)轉折,一轉一深,構成起落翻騰,跌宕變化的藝術結構。在藝術手法上,詞人善于運用襯托:寫景,用“大江”是泛寫,以“赤壁”細寫,把“赤壁”放在廣闊的自然背景之下,更顯出“赤壁”的雄奇險峻;寫人物,“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豪杰”是泛寫,“周郎”是細寫,以眾多的英雄人物襯托著周郎這個少年英雄;同時,詞中的景物又是人物的襯托,以雄奇之景,襯托非凡之人,足以見出作者獨具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