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萍(西安市新城區(qū)張家莊小學 陜西西安 710032)
新課標要求,通過綜合性學習以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的參與精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在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中強調(diào)合作精神,注意培養(yǎng)學生策劃、組織、協(xié)調(diào)和實施的能力,提倡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開展跨領域?qū)W習?;诖宋覀儜D變以往教育中的一些做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及收集、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怎樣才能讓語文綜合性學習落到實處呢,我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1.多元化。語文綜合性的內(nèi)容不是只課本上所提供的閱讀材料,而是開放的,來源于課本,來源于生活實際,來源于社會問題。同時在學生進行活動時,內(nèi)容也在不斷地充實,學生的認知也再不斷地更新,從而生成新的語文知識。
2.趣味性原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他感興趣了學生才會自覺主動地去進行自主學習,學習才能持續(xù)下去,才能形成自己內(nèi)化的新知識。如: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學生對諧音歇后語、諧音笑話、漢字的演變特別感興趣,研究學習的人很多,而對漢字的藝術——書法不感興趣,幾乎無人問津,只有練習書法的同學愿意去深入學習。
3.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原則。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因此,語文綜合性學習內(nèi)容都來源于生活中的語文,文學中的語文。不過結合我校的實際,重點是從語文課本出發(fā)拓寬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如:作業(yè)本中的錯別字,菜場的錯別字等。
有效的內(nèi)容選擇是把以上三點結合起來進行選取,這樣的綜合性學習內(nèi)容,學生才能扎扎實實地進行自主學習,才能內(nèi)化所學的內(nèi)容,才能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綜合性學習不是教師講學生聽,而是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地進行語文學習活動。語文綜合性學習有著綜合性、自主性、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合作性、生成性的特點,因此活動的開展需要老師的有效指導。
1.全程參與,細化指導。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活動,它分為“確定主題、制定計劃、開展活動、展示學習成果”四個階段,只有每一個階段扎實有效地開展,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才會有所收獲。
第一階段:激發(fā)興趣,確定研究主題
第二階段:確立小組,制定活動計劃
由幾個同學組成一個研究小組,是在定計劃時指導學生人人都要有事做,要發(fā)揮每一個人的長處,要合作完成,要扎實有效地進行活動。
第三階段:開展活動
這是整個語文綜合性學習最為重要的部分,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能力提升的平臺,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活動方式給學生指導。第一步,調(diào)查研究,搜集資料。由學生在課下通過上圖書館查找資料、網(wǎng)上查閱資料,調(diào)查訪問等方法搜集資料。第二步,處理信息,整理資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善資料、整理資料。如,資料篩選;資料歸類;提煉資料。第三步,完善資料,準備成果展示。
第四階段:展示學習成果
小組研究后要進行學習成果的展示交流,教師指導學生根據(jù)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確定自己成果展示的方式、方法。指導學生成果匯報以小組為單位準備,或小組成員分工匯報,或推舉代表匯報。重點強調(diào)成果展示全體學生的參與,強調(diào)學生之間的互動。
只有教師參與其中,一點一滴地指導學生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活動才是有效的。
2.出謀劃策,引導創(chuàng)新。學生在進行整個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時候,學生掌握方法的途徑主要是通過教師點撥、示例,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體驗,而不是講授有關方法的道理。在活動中學生會遇到幾個小組選擇的內(nèi)容有些類似或是相同,展示的方式單一,這就需要教師給與指導、點撥,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找出內(nèi)容的精華、精髓,設計出吸引人的展示形式。如:同為諧音歇后語的展示,一組同學制作成了PPT讓大家直觀地看、讀、記;而另一組則是先通過實物投影讓大家自己讀記一遍他們謄寫的,后蓋住歇后語的后半部分,借助道具表演給大家看,讓同學們說出后半句,大家的興致高昂,記憶深刻,這個創(chuàng)新就有新意。不管是表演的同學還是猜的同學,包括其他同學在那一時刻都有所得;不管用什么方式只有學生有所獲,他們的學習都是成功的。
3.留心觀察,及時幫助?!疤幪幜粜?,皆學問?!睂W生在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時候更需要教師多留心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及時幫助,學生的活動開展才是有效的。如:我校進城務工子女占了80%,他們的父母整天忙于生計,對孩子的學習管理的很少,連課本要求的內(nèi)容都不能有效地給予輔導,更何況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指導與幫助了。學生面臨最大的難題是家里的書不夠時想去書店沒人帶領,因此,開放學校的圖書閱覽室、給學生借閱學校的圖書、在微機課上進行網(wǎng)絡學習等等方法幫助學生解決了難題。
4.時間充沛,積極活動。由于我校的實際情況,再有安全因素的考慮,因此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時大多是自己在家個人完成自己的內(nèi)容,第二天到學校來與組里其他同學進行討論交流,因此,把課堂還給學生極其重要,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時間,這樣他們才覺得自己的學習有同學認可,能從別的同學那獲得知識,還能逐步形成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品質(zhì)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程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全程參與。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是學生主動、自覺地運用已形成的聽、說、讀、寫等能力和掌握的各科知識,學習語文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其重要目標是促進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共同進步。這樣增強了學生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激發(fā)了學生人人主動積極地投身其中,善于與他人合作,綜合性學習就有了保證。
2.知識內(nèi)化、大膽展示。語文綜合性學習重在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把各種知識和能力 “整合”,把課內(nèi)外學習 “結合”,把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結合”,把這些在活動中轉變成自己的認知進行內(nèi)化。學生在活動中收獲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這將有利于學生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構建了新知識就應敢于展示互相學習,讓每個同學展示自己研究的成果,聽眾可以與展示者互動,還可對其補充、質(zhì)疑、發(fā)表意見,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參與熱情,這樣可以促進全體學生參與匯報和交流,分享其他同學的收獲,共享學習成果。
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于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多樣化評價,有學生個體評價,有學生群體的互評,也有教師的評價,進行評價時,不偏重于學習的結果,而是重視學習的過程。
1.全過程的參與程度。語文綜合性學習大多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的,每個成員之間最了解彼此的分工合作,對成員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最有發(fā)言權,因此組員間的互相評價最有效。學生可以從在活動中的合作態(tài)度和參與程度進行評價,如:能否在活動中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索問題;能否積極地為解決問題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資料;能否與組里其他成員相互合作;學習成果的展示與交流是否積極。
2.展示答辯。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成果展示是對活動的總結,也是檢驗學生學習的成果,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對成果進行展示,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其中,展示結束后可與大家互動,進行評價。
這樣評價增強評價的民主性,注重溝通和協(xié)商,學生更容易接收,學生從中也得到了提高。
1.教師的發(fā)展。通過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有效性的研究,首先教師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有了正確的認識,知道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怎樣才是扎實有效的,怎樣指導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對學生的評價也有所改變;其次教師能把綜合性學習的指導方法、學習方法運用的其他語文課型的教學中,并不斷發(fā)現(xiàn)學生感興趣的綜合性學習資源組織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最好教師本身的教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知道怎樣研究課題,對課題不再懼怕,明白課題就是解決我們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2.學生的發(fā)展。通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展,學生收獲頗豐,首先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更濃厚了,對漢字、古詩、童話,對讀書,對生活中的語文等等都有研究的興趣、收獲;其次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了改變,大多數(shù)人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學習方法也發(fā)生了轉變,“提問思考回答記筆記”轉變?yōu)椤白灾?、合作、探究”;還有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的能力增強了,與他人的合作能力增強了;最后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體提高了語文素養(yǎng)。
總之,通過開展有效的綜合性學習,為學生的以后學習和終身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語文課程標準》
[2]黃偉,陳尚達《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與教學設計》[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11
[3]白成虹 《淺談如何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人教網(wǎng) 2007-06-02
[4]楊世碧 《綜合性學習的類型及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 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