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衛(wèi)生科技計劃(一般)項目,編號:2013A07
·論著·
心血管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2003年12月,我國教育部辦公廳和衛(wèi)生部辦公廳在《三年制高等職業(yè)教育護理專業(yè)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指導方案》中首次提出中國護士核心能力概念,明確指出護士核心能力為掌握規(guī)范的護理基本操作技術,對護理對象實施整體護理,對常見病、多發(fā)病病情和用藥反應的觀察,對急危重癥患者進行應急處理和配合搶救,具備社區(qū)護理、老年護理等專業(yè)方面的能力[1]。隨著臨床科室細分化,不同科室對護士核心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心血管疾病已然成為全球性健康問題,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數(shù)占總死亡人數(shù)的30%[2];同時,心血管專業(yè)的新技術也發(fā)展迅速,應用日益普及,這無疑對心血管護理專業(yè)提出新的挑戰(zhàn),提高心血管科護士核心能力勢在必行。本研究以核心能力理論為指導,通過德爾菲法(Delphi)專家咨詢及文獻分析法,構建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心血管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為心血管科護士的培養(yǎng)提供參考依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聘請8位心血管科方面專家訪談評價指標體系咨詢表的擬定內容,專家研究領域涉及護理教育、護理管理、臨床護理及臨床醫(yī)學,其中本院專家5人,其他三級甲等醫(yī)院專家3人,男3人,女5人;年齡35~49歲,平均年齡41歲;博士2人,碩士3人,本科3人;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3人。邀請36位專家進行Delphi專家咨詢調查,分別來自全國各地共10所三級甲等醫(yī)院和2所醫(yī)科大學,其中醫(yī)科大學心臟病學教育者2人,三級甲等醫(yī)院心血管科專家34人;副主任醫(yī)師及以上職稱的醫(yī)生12人,護理管理專家14人,高年資臨床護理專家10人;正高級職稱13人(36.1%),副高級職稱15人(41.7%),中級職稱8人(22.2%);專家工作年限15~42年,其中25年以上工作經歷者75%,平均工作年限24.5年;博士4人(11.1%),碩士10人(27.8%),本科22人(61.1%)。
1.2專家咨詢問卷設計
1.2.1研究小組成員研究小組由7人(主任護師1人、主任醫(yī)師1人、副主任護師3人、護師2人)組成。主要任務:專家的選取及設計專家咨詢表,根據(jù)各專家意見修改各級指標,歸納、分析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確立心血管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1.2.2擬定評價指標體系咨詢表研究小組成員通過以下步驟形成評價指標草案。專家訪談:聘請8位心血管科方面專家,以一對一面對面的方式進行訪談,訪談內容為心血管科護士的能力要求及對相關概念的理解,每位專家訪談時間約1 h,通過問答形式對專家描述的相關信息進行記錄,結合我國國情總結分析心血管科護士的特點;根據(jù)上述訪談內容及相關文獻,擬定心血管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核心內涵和一、二級維度的指標,并構建三級評價指標;研究小組內部多次討論后,最終確定心血管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專家咨詢表,包括5條一級維度的指標(專業(yè)實踐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管理能力、溝通協(xié)調能力、專業(yè)發(fā)展能力)、17條二級維度的指標和73條三級指標,其中三級指標為具體描述性內容,具有不可測量性。
1.3進行專家咨詢對36位專家采取電子郵件或見面的形式發(fā)放咨詢表,請求10 d內回復。請專家根據(jù)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對概念咨詢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選擇,并對有異議內容提出修改意見,對每一指標的重要性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進行判斷,按照“非常重要”計5分,“比較重要”計4分,“重要”計3分,“不太重要”計2分,“不重要”計1分[3],進行指標重要性打分。與以電子郵件形式進行聯(lián)系的專家保持電子郵件及電話溝通,對以見面形式聯(lián)系的專家,在收取咨詢表時,與各位專家進行一定時間的溝通交流,聽取并記錄各專家意見,了解專家在評判時的想法。第1輪咨詢結束后,對同時滿足變異系數(shù)<0.30、均數(shù)>3分的指標予以保留, 根據(jù)專家意見對相應內容進行修改和整理,形成第2輪專家咨詢表,并在第2輪咨詢中增加對指標權重的咨詢,即在一、二級指標后附上參考權重,請第一輪各位咨詢專家再次進行同意與否的評判并進行修改。專家對二級指標修改意見:2名專家認為判斷和預見能力指標的內涵與評估和決策能力的內涵有重復,小組討論后給予采納和修改;1名專家建議將應變能力指標放在評價能力指標之前,經小組討論采納專家意見;1名專家認為在評價能力內涵中評定內容還應包括護理措施落實后的效果評定,經小組討論后予以采納;1名專家認為科研能力內涵中除收集整理實驗資料外,還應包括收集隨訪患者院外管理相關資料,經小組討論后給予采納;1名專家建議教學能力內涵還應包含對患者及家屬的宣教能力,經小組討論后予以采納;1名專家建議教學能力內涵中應包括教學方式,如理論講座、繼續(xù)教育,考慮到添加教學方式后可將該維度的內涵更具體,故經小組討論后予以采納;1名專家認為應將對人性的要求—善良納入二級指標相關內涵中,經小組討論后決定將“善良”這一內容放入自我調適能力內涵中。專家對三級指標修改意見:采納2名專家建議將預見能力在判斷和預見能力下的三級指標中詳述;1名專家建議將沖突管理納入二級指標溝通能力下的三級指標,經小組討論采納專家意見;1名專家建議將“主動發(fā)現(xiàn)團隊問題并積極化解”納入二級指標協(xié)調合作能力下的三級指標,經小組討論采納專家意見。
1.4統(tǒng)計學方法用SPSS軟件及Excel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算出各級指標的均數(shù)、標準差、變異系數(shù)及專家咨詢的權威系數(shù)(Cr)和協(xié)調系數(shù),分析各項指標的權重變化。
2結果
2.1專家的積極性專家咨詢的積極性一般以調查表的回收率表示,計算方式為參與評價的專家占全部專家人數(shù)之比[4-5]。兩輪咨詢有效回收率分別為97%和100%,其中在回收的調查表中,專家對每個相關指標的應答率均為100%。咨詢過程中,專家對相關內容進行修訂并作出詳細的解釋說明,可見專家積極性較高。
2.2專家的權威性專家權威性代表了專家咨詢的可信度。專家的Cr[6]由專家對各級指標的判斷系數(shù)(Ca)與專家對研究內容的熟悉程度(Cs)決定,Cr=(Ca+Cr)/2。本研究專家Ca為0.85,Cr為0.90,由此計算出Cr為0.875(均>0.7)。從專家的權威性來看,此次研究專家咨詢的可信度較高。
2.3專家咨詢的協(xié)調程度專家咨詢的協(xié)調程度反映了專家對咨詢指標判斷的一致性程度,由變異系數(shù)與協(xié)調系數(shù)表示。兩輪專家咨詢后一、二級指標的變異系數(shù)見表1,一級指標的協(xié)調系數(shù)為0.374,一級指標下各二級指標的協(xié)調系數(shù)分別為0.734、0.618、0.614、0.632、0.482,卡方檢驗P均<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認為專家咨詢的協(xié)調程度較好。
2.4心血管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各評價指標經36位專家評價及審核,二級指標修改7項,三級指標修改3項,并重新調整各級指標的等級要求,指標體系共包括5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和73個三級指標。心血管科護士核能力評價指標一、二級指標分析(由于三級指標內容較多,不錄入表1)見表1。
表1 心血管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分析
3討論
3.1構建心血管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意義隨著我國醫(yī)療事業(yè)的發(fā)展,不斷有新的醫(yī)療技術及醫(yī)療設備在國內得到應用。這對我國的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對護士的專業(yè)知識、技能、心理素質及溝通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而不斷促進我國護理模式的轉變,我國護理事業(yè)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繼教育部辦公廳和衛(wèi)生部辦公廳提出我國護士核心能力的概念后,護士的核心能力得到廣泛的應用,并作為護理人才培養(yǎng)的途徑及重要指標。張曉萍等[7]報道通過核心能力的培訓,護理人員的臨床、教學、管理等能力較前明顯提高。應用核心能力的優(yōu)勢,有助于護理決策者了解護士的工作能力,為護士的績效考核和護理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提供依據(jù)[8],也有助于護士了解自身的工作職責及不足之處,使學校及臨床教育有據(jù)可依[9],有助于護士適應于如今的醫(yī)療事業(yè)發(fā)展的水平,進而提高護士的自信心及自我認同感。但從我國護士核心能力發(fā)展來看起步較晚,沒有確立公認的培養(yǎng)及考核標準,且較多的是針對特殊專科護士,如急診、ICU及手術室等。心血管科的護理工作有諸多的特點:如專業(yè)技能要求高,應急突發(fā)事件多,工作壓力大;患者病情復雜性高,高齡患者比例大;對高質量的護理服務需求不斷增高,對疾病轉歸的不確定性給患者帶來沉重的負擔等。因此,構建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心血管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為心血管科護理人員的評價、培訓、考核及準入等提供可量化的依據(j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2評價體系的科學性本研究選取對本專業(yè)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理論知識的專家進行訪談后擬定評價指標內容,另選取36名專家進行Delphi專家咨詢法確立評價指標體系,而且2輪咨詢問卷有效回收率達97%和100%,專家Cs為0.90,專家Ca為0.85,專家Cr為0.875,以上數(shù)據(jù)均表明,專家咨詢的積極性高,有較好的權威性。專家一級指標的協(xié)調系數(shù)為0.374,5個一級指標下的二級指標的協(xié)調系數(shù)分別為0.734、0.618、0.614、0.632、0.482,卡方檢驗P均<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專家對評價體系認同度高,以上表明該評價體系的建立具有科學性,本研究可靠、可信。
3.3心血管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符合我國國情本評價體系通過兩輪專家咨詢,構建了5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73個三級指標。通過科學的分析與計算,專業(yè)實踐能力的權重值最高為0.26,結合相關研究[10]表明,我國對護士的能力要求以專業(yè)實踐為重心,而其他一級指標權重值中相對較低的是管理能力和專業(yè)發(fā)展能力,分別為0.14和0.18。分析原因:專業(yè)實踐能力是發(fā)展其他能力的基礎,只有將基礎打扎實,才能更進一步的發(fā)展,但另一方面又說明了護理能力有發(fā)展不平衡現(xiàn)象;近年來,護理事業(yè)雖飛速發(fā)展,但仍處于醫(yī)療附屬地位,獨立性較小,管理者對護士的考核和培訓主要針對的是專業(yè)實踐能力,對其他能力發(fā)展的培訓較少;另外,護理能力的培訓有地區(qū)及經濟條件的差異,相對欠發(fā)達地區(qū)拓展培訓的機會相對更少,結合我國護理工作環(huán)境及特點[11],與國外研究指標相比[12],我國護理水平的全面性有待提高。同時,表1顯示,心血管科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在評價指標體系中的重要性賦值為(4.74±0.50)分,權重值為0.22。分析原因:心血管科對護理專業(yè)技能要求高,患者病情復雜,應急突發(fā)事件多,高齡患者占比大,要求當班護士具有沉著冷靜的思維,準確評判病情變化,需要護理人員有敏銳的觀察力,及時正確評估和判斷力,有時需要護士爭分奪秒地采取搶救措施,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這就要求心血管科護士具有較強的評估能力,以應變突發(fā)狀況,正確判斷病情變化,并在最短時間內采取最快、最有效的措施,以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另外,表1顯示,心血管科護士溝通協(xié)調能力在評價指標體系中的重要性賦值為(4.56±0.55)分,權重值為0.20,居第3位。分析原因:在現(xiàn)代護理工作進行的過程中,人們對健康的觀念也有了較大的轉變,護士對自身角色的要求也在不斷擴大和轉變[13],不僅要有嫻熟的臨床操作技能和豐富的經驗知識,還要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健康宣教、心理支持,總結護理工作成效,高年資護士還要承擔對低年資護士的帶教工作,因此專業(yè)發(fā)展及溝通協(xié)調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3.4展望臨床護理??苹l(fā)展是衡量護理專業(yè)化水平的重要標志[14],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綱要明確提出在我國要大力發(fā)展“專科護士”,目前較多學者認同的專科護士[15]為在特定臨床護理領域中具有博深的理論知識、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精湛的臨床技能,并直接向患者提供高質量護理服務的注冊護士,但目前我國心血管??谱o士的規(guī)范化培訓國內還未形成統(tǒng)一的培養(yǎng)標準,本次研究針對心血管科護士展開,希望經過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將三級指標由不可測量性轉換為可測量性指標,通過臨床檢驗,為心血管??谱o士評價體系的建立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徐建鳴.中國護士核心能力的提出與應用[EB/OL].(2009-12-10)[2014-12-10].http://www.med66.com/hmtl/ziliao/07/82/8341f1f8843306f42c6f3680e0eaf9be.hmt.
[2] Gaziano TA.Economic burden and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frica[J].Heart,2008,94(2):140-144.
[3] 樊落,席淑華,岳立萍.急診??谱o士核心能力標準框架的理論基礎及模型建立[J].護理學雜志,2010,25(16):6-9.
[4] 丁晉飛,談立峰,郝東平.應用Delphi法構建區(qū)域性大型活動衛(wèi)生保障住宿場所衛(wèi)生監(jiān)督量化評價指標體系[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3,40(2):365-369.
[5] 蔡朝錦,周德亮,陳建國.入境國際航行船舶傳染病防控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構建[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4,41(10):1738-1741.
[6] 平衛(wèi)偉,譚紅專.Delphi法的研究進展及其在醫(yī)學中的應用[J].疾病控制雜志,2003,7(3):243-246.
[7] 張曉萍,戴曉潔,張英,等.核心能力培養(yǎng)在骨科??谱o理培訓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64-66.
[8] 王俠,于蘭貞.護士核心能力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7):638-640.
[9] Strasser S,London L,Kortenbout E.Developing a competence framework and evaluation tool for primary care nursing in South Africa[J].Education for Health,2005,18(2):133-144.
[10] 梁赤波,張桂英,李碧光.不同學歷新護士對導師培訓制需求的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1):28-29.
[11] 衛(wèi)生部.中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5-2010年)[Z].2015-07-20.
[12] ENA.Competencies for nurse practitioners in emergence care [EB/OL].(2010-06-10)[2014-12-10].http://www.ena.org/IQSIP/NursingPractice/advanced/Documents/ENA-NPCompetency.pdf.
[13] Doutrich D,Dotson JA.The future of the population-focused,public health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J].Nurs Clin North Am,2012,47(2):305-313.
[14] 尤黎明.對中國模式的護理專科化發(fā)展之路的探討[J].中國護理管理,2007,7(8):21-23.
[15] CAN.Advanced nursing practice:national framework[EB/OL].(2010-06-10)[2014-12-13].http://www.nmb.nsw.gov.au/Competency-Standards/default.aspx.
金建芬,孫紅娟,吳靜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浙江杭州310006)
摘要:目的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心血管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方法通過專家咨詢及文獻查閱,采用德爾菲法對36位專家進行兩輪問卷咨詢,定量分析各指標的權重,建立心血管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結果確立5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73個三級指標的心血管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專家咨詢的權威系數(shù)為0.875,判斷系數(shù)0.85,熟悉程度 0.90;一級指標的協(xié)調系數(shù)為0.374,二級指標的協(xié)調系數(shù)分別為0.734、0.618、0.614、0.632、0.482,經卡方檢驗,P均<0.05。結論心血管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可靠性高,可為心血管科護士的培養(yǎng)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心血管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5.07.001
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ore competence for nurses from cardiology department// Jin Jianfen, Sun Hongjuan, Wu Ji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angzhou, Hangzhou Zhejiang 31000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re competence for nurses from cardiology department which fits to our country. Method36 experts receive two rounds of quesionnaire consultation by Delphi method through expert consulta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 Analyze weight of each index quantitatively and constrac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re competence for nurses from cardiology department. ResultEstablish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re competence for nurses from cardiology department with 5 first grade indexes, 17 second grade indexes and 73 third grade items. Authority coefficient of expert consultationis 0.875. Judgment factor is 0.85. Degree of familiarity is 0.90. Coordination coefficient of first grade indexes is 0.374. Coordination coefficient of second grade indexes is 0.734, 0.618, 0.614, 0.632 and 0.482. Chi-square test shows P<0.05 for each. Conclusion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re competence for nurses from cardiology department has a high reliability, which can be an evidence for cultivation of nurses from cardiology department.
Key words:cardiology department; nurse; core competence; evaluation index
中圖分類號:R19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875(2015)07-0603-04
通信作者:陸駿,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收稿日期:2015-02-12
作者簡介:金建芬(1969- ),女,本科,主任護師,總護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