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莉紅
(內蒙古包頭市第九中學)
隨著人們對學生主體性的認識,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越來越得到大家的重視?;瘜W新課程理念要求課堂教學必須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互動建構知識中,體驗過程,端正態(tài)度,感悟生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但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和應試教育的影響,現在有的課堂教學仍然把學生當作知識的接受者,學生在教師的控制、監(jiān)督下進行學習。課堂教學幾乎是程序化的,重視的是學生對教科書內容的記憶與再現和題海戰(zhàn)術,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認識過程,忽視了教學中主體間的互動。而有的課堂教學盡管教師表面上給予學生互動,但對學生互動過程以及互動結果不聞不問,仍按部就班地執(zhí)行原先的教學計劃。那么,不管師生互動還是生生互動都會流于形式,一切新的教學理念也會隨之落空。因此,充分而有效地在課堂上進行互動,特別是生生有效互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生生交往理性互動,是指在一定的課堂情景下,在教師適當的引導下,通過學生“雙方(我與你)的對話和敞亮”,使學生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幫助,達成共識,從而實現化學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建構及生成。
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課堂中生生交往理性互動的基礎。在以往的“知識課堂”上,教師是講授者、學生是學習者。學生在教師的權威下被動接受教師課前完美預設,師生、生生互動也是在預設的框架下完成,學生被動地學習,沒有主動性可言,更不用說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了。交往理性互動教學要求師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中進行角色重建。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放下“權威”的架子,和學生平等相處,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同時教師應用真誠的表情、商量的語氣、合理公正的評價來呵護學生,引導他們敢于并樂于和教師及同學進行交流、對話。通過這些互動,學生不僅自動生成知識,提升了智力,而且也獲得了探索新知的方法和體驗,提高了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往理性互動,能夠更好地促進個體的社會化,從而形成一個積極的“學習共同體”,并促進每一位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
在課堂教學中,大多時候,生生互動需要教師的引導才能進行。如何引導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互動,是對教師的一種挑戰(zhàn)。在教學過程中,避免教師主導得太多,成了師生意料中的互動。
(1)搭建思維支架,力求引發(fā)互動
在學生思維上存在障礙,不能順利形成思路的時候,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生生互動是最能考驗教師教學智慧的時刻。教師可將問題分解為多個小問題,或列舉多種觀點,以幫助學生搭建思維支架,引導學生思考,引發(fā)思維碰撞,從而引導交往理性互動的開展。例如在學習苯的結構時,可設計成探究性課題:請根據價鍵學說和碳鏈學說討論C6H6可能的結構。對于還沒有完全建立烯烴和炔烴概念的學生來說一下子陷入了僵局。此時教師可將問題分解為下列幾個小問題:(1)C6H6和飽和的烴相比相差幾個氫原子?(2)形成一個雙鍵或三鍵,氫原子比飽和烴分別應少幾個?(3)C6H6中可能會有幾個雙鍵或三鍵?通過解決上述支架式問題,學生思路豁然開朗,生生交往理性互動得以啟動。經過激烈思維碰撞,學生得到以下幾種結構:
CH≡C—CH=CH—CH=CH2,CH≡C—CH2—CH2—C≡CH,CH2=C=CH—CH=C=CH2,
……從得出的可能結構中可知,生生的互動進行得非常充分、有效。
(2)設置探究實驗,激發(fā)互動熱情
實驗探究是化學新課程倡導的教與學的方式。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一系列實驗探究活動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激發(fā)互動熱情,使學生之間的交往理性互動能順利開展,從而使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比如在學習氫氧化鋁的制備與性質時,教師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自主選擇事先提供的AlCl3溶液、NaOH溶液、稀氨水、稀鹽酸等試劑來制備氫氧化鋁。不同的學生選擇的試劑不同,操作順序也不一定相同。然后通過各小組對實驗過程及現象的匯報,讓學生明確并不只有一種方法來制備氫氧化鋁。再通過重做其他小組不同的實驗來進行對比,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互動熱情。這樣,通過設置探究實驗,讓學生之間充分地進行互動。不用教師講解,學生就能在實驗探究過程中自主構建制備氫氧化鋁的多種方法以及氫氧化鋁的兩性概念。
(3)引導分析質疑,促進互動深化
在教學中,生生互動受阻時,教師可進行適當的引導:這位同學的觀點,你有沒有異議?你完全同意同學的觀點嗎?你覺得xx 同學的觀點合理嗎?同學的描述是否完整,你有沒有要補充的?如果你是老師,你如何對xx 同學的問題加以分析?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質疑,進一步促使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充分展示出來,使不同觀點進行碰撞,從而促進學生之間互動的維持。例如學習乙烯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加成反應時,學生通過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實驗,和乙烯與溴的反應方程式以及碳碳單鍵和雙鍵鍵能的數據差異的比較,很自然地得出乙烯與溴發(fā)生了加成反應,這個知識點的生生互動也就結束了。此時教師設問:同學們對上述反應有沒有異議?這個過程非常自然,學生當然說沒什么問題。但教師提問:“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反應,為什么是加成反應而不是取代反應?能否用實驗來證明?”一石激起千層浪,既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引導生生互動深入,進一步澄清了加成反應和取代反應的區(qū)別,同時又培養(yǎng)了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4)引導友善辯論,體悟互動方法
辯論是最能激發(fā)學生之間互動的方法。在辯論狀態(tài)下學生的交流處于最佳狀態(tài),但要適當介入來進行引導,以免誤入歧途,甚至相互攻擊。教師的介入要注意時機,避免過早、過多介入,影響學生辯論;也要注意方法,如可適當重復或歸納學生描述的要點,還可用“解決這個問題就只有這種方法嗎?x x 同學這么認為,你的觀點和他有何不同?你覺得x x 同學的推理是否正確,為什么”等言語引導辯論,讓學生懂得辯論是為了明理而不是一時的輸贏,學會尊重別人,從而學會互動的方法。例如在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氯氣,溶液紅色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學生馬上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是認為氯氣和氫氧化鈉反應了,溶液不呈堿性,所以紅色褪去。另一種觀點是氯氣溶于水生成強氧化性的次氯酸,將酚酞氧化而褪色。這兩種觀點都有一定道理,但誰也說服不了誰,此時教師可這樣引導:你們兩種觀點差異在何處?如果認為自己的觀點正確,請選擇實驗方法來證明。這樣,可進一步引發(fā)學生思考而避免了口舌的爭辯,列舉證據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從而讓互動成為平時學習的常態(tài)。
“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把人的創(chuàng)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痹诨瘜W教學中,教師除了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信任他們之外,還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自己的肯定和殷切希望。所以,教師應為學生思想火花的碰撞而由衷地高興,對學生互動中的新發(fā)現或些許進步表揚鼓勵,讓學生懂得參與互動的重要性,并激發(fā)繼續(xù)對話互動的強烈愿望,形成樂觀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學生會將這些互動方式遷移到的學習生活中去,從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只有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推動生生交往理性互動,有效對話,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獨特體驗,善用激勵性評價,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個性得到張揚,情感得到熏陶,智慧得到培育,能力得到提升,才能讓課堂真正洋溢著生命的色彩,充滿活力和魅力。
[1]周興國.教學互動:從策略理性到交往理性[J].教育學術月刊,20 0 9(0 6).
[2]張增田.對話教學的課堂設計:理念與原則[J].課程·教材·教法,20 0 8(0 5).
[3]吳德誠.化學課堂對話教學的實施方法[J].教學與管理,20 0 8(0 1).
[4]張煥榮,韓慶奎.論新課程背景下的對話式化學教學[J].基礎教學研究,20 0 6(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