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濤 賈紅瑞 吳立宏 張益統(tǒng)
(西北民族大學化工學院 甘肅蘭州 730124)
聚乙烯醇(PVA)是一種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廣泛用于制備止血纖維、人工皮膚、代血漿等,也可以作為藥物緩釋載體材料制備靶向微球。動物實驗表明,其完全無害,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夠在體內(nèi)緩慢降解。因此廣泛用于藥物載體 。隨著藥物制劑朝著高效、低劑量的方向發(fā)展,使得具有良好緩釋、控釋作用的藥物載體材料的開發(fā)很有意義,其中對聚乙烯醇微球的開發(fā)稱為該領域的熱點 。
在醫(yī)藥應用方面,粒徑小于10微米的聚乙烯醇微球進入體內(nèi)釋放藥物,達到治療和免疫的目的,如促進紅細胞生成素、干擾素、霍亂毒素B亞單位制成的PVA微球均能經(jīng)口服吸收,因此聚乙烯醇微球控釋系統(tǒng)是理想的載藥系統(tǒng)。通過分散聚合,可制備尺寸在1-10μm級聚乙烯醇微球,還可以根據(jù)應用領域的不同要求,進一步化學轉(zhuǎn)化為多種類型的功能化微球。這一尺寸的微球適用于制備藥物緩釋載體。
1.主要儀器與試劑
乙酸乙烯酯(Vac,AR), 上海山浦化工有限公司; 丙三醇(Glycerol,AR),煙臺市雙雙化工有限公司;偶氮二異丁腈(AIBN,CP),天津市凱信化學工業(yè)有限公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進口分裝),上海中秦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ZEISS EVO18掃描電子顯微鏡(690×、德國卡爾蔡司公司);Satllite 5000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美國熱電公司);XSP-1C光學顯微鏡(目鏡16×,物鏡40×,上海上光新光學)。
2.聚乙烯醇微球的制備
按Vac 10g、PVP 0.6g、AIBN 0.3g、丙三醇16g、去離子水19g的量投入裝有攪拌器、溫度計、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燒餅中,升溫至65℃,反應4h后結束實驗,產(chǎn)物標記為1。再取部分聚乙酸乙烯酯微球在45℃,0.5mol/L的NaOH溶液中皂化反應8h,離心洗凈分離,產(chǎn)物標記為2。制備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分散聚合制備PVA微球
3.測試與表征
通過FT-IR檢驗微球表面基團;測試紅外用KBr壓片法制樣。用光學顯微鏡、SEM觀察微球表面的形貌和粒徑;
1.微球粒徑的影響因素
分散聚合制備聚乙烯醇微球時,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體系中分散劑、引發(fā)劑、單體濃度、醇水比等因素對PVA微球的粒徑均有影響。如表1所示。分散劑的用量增加,導致微球的粒徑減小。引發(fā)劑用量的增加會產(chǎn)生更多的自由基,導致微球粒徑增加。增加單體濃度使得生成的微球粒徑變大。增大醇水比,由于體系的粘度增大,微球粒徑減小。另外攪拌速度的增大,微球粒徑會減小??梢姡ㄟ^控制實驗投料配比和實驗條件能有效的控制聚合物微球粒徑。
表 1 投料配比對粒徑的影響
2.紅外譜圖分析
通過比較圖2中PVAc微球在醇解或者皂化反應前后的FTIR譜,可以發(fā)現(xiàn):譜圖中出現(xiàn)明顯變化的峰位出現(xiàn)在3398cm-1、1622 cm-1、1353 cm-1處。反應后,譜線2在3398 cm-1處出現(xiàn)較強的吸收峰,歸屬于PVA羥基OH伸縮振動吸收峰,反應前后,譜線1和譜線2在1622 cm-1處分別強吸收和相對減弱的吸收峰,這2個吸收峰歸屬于PVAc酯基的C=O伸縮振動吸收峰,由于皂化反應使PVAc中的酯基減少,故表現(xiàn)在譜線上為吸收減弱,同理,譜線2和譜線2在1353 cm-1處酯的C-O-C反對稱伸縮振動吸收峰也明顯減弱。通過分析可知,在堿性條件下,PVAc中的酯基成功水解成羥基。
圖2 PVAc微球皂化反應前后的FTIR譜
3.光學顯微鏡和掃描電鏡分析
圖 3 PVA微球掃描電子顯微鏡圖(a、b)、PVA微球的光學顯微鏡圖(c、d)
聚乙烯醇微球的光學顯微鏡照片和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如圖3所示。由圖3(a)可知,通過分散聚合得到的聚乙烯醇微球的粒徑分布較窄。圖3(b)是在最優(yōu)條件下得到的聚乙烯醇微球,從圖中可見微球形貌均勻,表面光滑,球和球之間未發(fā)生粘連,粒徑在4μm左右。圖3(c)和圖3(d)中可見,通過控制投料配比和反應條件,可以控制微球粒徑。所以,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備出的聚乙烯醇微球單分散性好,球形均一,皂化反應后微球結構保持良好。
1.通過分散聚合,經(jīng)過皂化水解,可以制備出表面含羥基的單分散性聚乙烯醇微球,微球粒徑在1-10μm之間,通過控制投料配比和實驗條件等因素可實現(xiàn)微球的可控合成。
2.通過皂化反應,使得微球表面帶有羥基和酯基,這種兩性微球在應用方面更為廣泛。
3.通過FTIR、SEM測試表明,合成出的聚乙烯醇微球表面光滑并且是實心結構,粒徑在4μm左右。
4.制備出的聚乙烯醇微球可用于藥物緩釋載體。
[1]張韻慧,李寧,許建辰,等.聚乙烯醇在中藥新劑型中的應用[J].中國新藥雜志, 2004, 2(29):101-103.
[2]王建華,楊 毅.水溶性聚乙烯醇作為藥物載體材料的應用研究[J].材料導報, 2010, 24(6):73-75.
[3]楊亞楠,尹靜波,劉芳,等.高分子材料在藥物控制釋放方面的應用[J].吉林工學院學報,2001,22(3):38
[4]趙大慶,譚金權.水溶性聚聚乙烯醇微球的制備與研究[J].中國新藥, 2005, 14(2):181-184.
[5]李如,于良民,高丙娟.高分子微球的制備及應用研究進展[J].廣州化工, 2011, 39(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