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涵
掌故傳奇
系龍洲的傳說
黃海涵
古老而又美麗的梧州,依山傍水,山清水秀。
在梧州東面的西江江心中,有座孤島名叫“系龍洲”。島上怪石嶙峋,四季鳥語花香,如同小蓬萊仙島。它就是梧州八景中的“龍洲砥峙”。
溯江而上,在城北桂江岸邊,有一座龍母廟,它與系龍洲有著一段很不尋常的傳說。據(jù)說,從前桂江水和西江水一樣,都是混濁不清的。在兩水交流之處,也沒有一清一濁的奇觀,江上沒有系龍洲,江邊也沒有龍母廟。后來為什么有了呢?這得從頭說起。
話說梧州城北門外,靠山邊住有母子兩人,兒子姓慶名隆,二十五歲。慶隆父親早逝,自小便跟母親在桂江岸邊開墾荒地,以種菜賣菜為生。
慶隆為人敦厚老實,孝敬母親,幫助別人。他每日除了挑水澆灌自己的菜地外,常常幫助鄰居挑水淋菜,左鄰右舍無不稱贊。由于家境貧寒,慶隆二十多歲了,還未娶妻。
一天早上,天還未亮,慶隆和往常一樣去江邊挑水。此時正值二月,春寒料峭,一陣江風迎面吹來,慶隆連打了兩個寒噤。他緊了緊身上的破舊棉衣,正欲下河挑水,忽然河邊傳來了斷斷續(xù)續(xù)“唉唷、唉唷”的呻吟聲。慶隆放下水桶,循聲跑去,只見一個年約十八歲的姑娘倒在江邊,捧著腳在哭泣,便走過去詢問。
姑娘用衣袖拭干了眼淚回答說:“小女名倩英,家住城內(nèi)。今早到江邊挑水,不小心摔了一跤,扭傷了腳,痛楚異常。”
慶隆上前察看姑娘的腳,果然特別紅腫,但自己身上沒有藥物,便安慰姑娘,叫她在此等候,自己飛也似地跑回家中,氣喘喘地把此事告訴母親。
慶母聽后說:“快拿藥去吧,救人要緊!”
但家中哪有什么藥呢?慶隆急中生智,立即在床下揀塊生姜,拿了條毛巾和母親去找那姑娘。
慶隆用石塊捶爛生姜為姑娘揉搓傷處,然后敷好,和母親一起扶她返回茅屋。
此時,慶隆才看清了這姑娘的面目。只見她生得桃臉杏腮懸膽鼻,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腮邊有兩個小梨窩兒,頭上玉釵束秀發(fā),身穿粉紅繡花衫,下配淡藍色長褲,足登繡花布鞋,腰系一條綠圍裙,艷麗而又不輕佻,好一個純真標致的妙齡淑女!
那姑娘很大方,水靈靈的眼睛望著慶隆微微笑,這倒使慶隆不好意思起來,他連忙避開她的目光。
慶母在旁邊看見兒子這副憨態(tài),不禁心里發(fā)笑,她又看看小姑娘,不覺自言自語地說:“能有這樣的兒媳婦該多好?。 ?/p>
慶隆抬頭問母親說什么,慶母只是笑笑,徑直招呼姑娘一同吃早飯。
經(jīng)過母子倆精心料理,姑娘腳傷很快痊愈,并回家了。
此后,每過三五天,倩英便來探望慶隆母子,來時常捎些水果或點心,而且還主動幫助他們挑水做飯,就如自家人一般,樂得慶母笑逐顏開。春去夏來,不覺已有兩個多月,慶隆與倩英早已心心相印,訂下終身。
一天中午,慶母上街賣菜,慶隆正在整理菜地,只見倩英匆匆走來,臉色慘白,愁容滿面,哀戚地對慶隆說:“隆哥,我馬上要離開此處,今后不知何日才能相會了?!?/p>
倩英哭著說:“事已至此,我如實對你說了吧。我本是西江龍王的小女兒,哥哥生性兇殘,常好戲弄人間。上次在江邊,他正欲興風作浪,我上前制止,他暴怒地將我推倒在江邊,害我摔傷了腳。以前,我久居龍宮,但時常悄悄出宮到江邊消遣,常見你到江邊挑水,深愛你品行敦厚善良,有心與你結為夫妻。豈料此事被我哥哥得知,便令我立即返回龍宮,不準與人間往來??磥?,今后難與你再相聚了?!闭f到傷心處,倩英淚如雨下,伏在慶隆懷里痛哭起來。
慶隆聽后,真是又驚又喜又悲:驚的是江邊遇龍女而不知,喜的是貧窮逢知己,悲的是婚盟才訂又別離。慶隆痛苦萬分地說:“我是窮漢子,飽受饑寒,只求能贍養(yǎng)娘親,想不到竟受龍女憐愛。我以為今生能與你白頭偕老,誰料如今卻是好夢一場。”
倩英安慰地說:“隆哥不必過于悲傷,他日有緣再與你相聚!我贈給你一顆水晶母珠作為留念。此珠是龍宮寶物,它‘觸水則青,藏水可生,入嘴即變,難復原形’。有了此珠,你可幫助窮人做點好事,但千萬不可放到江河里去,否則就會大禍臨頭,切記,切記!”說著便從懷中取出一顆晶瑩剔透、光彩奪目的珠子,交與慶隆收藏,然后依依不舍地走了。慶隆目送倩英遠去,直到看不見了還呆呆地站著。
慶母賣完菜回家,見兒子滿臉淚痕,呆若木雞,急問緣由。慶隆把倩英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母親。母親聽后也悲痛地哭了起來。
一連幾天,母子倆都是愁眉不展,惦念著倩英。
當時桂江和西江由于黃龍作怪,江水混濁不堪,百姓天天喝的都是黃泥水。
一天,慶隆想起倩英,拿出她所送的水晶母珠來愛撫一番。他猛然記起倩英臨別贈珠時所說的四句話,其中第一句不是說“觸水則清”嗎,何不拿珠子去試一試?于是立即入廚房將珠子往水缸里一浸,只見混濁的水立即化為晶瑩透徹的清水。他喝了一口,嘴中頓覺絲絲甘甜。慶隆不禁大喜,慶母見狀也高興萬分。母子倆歡喜過后,便商量如何能使鄰居也吃上清水,可一時未能想出好的辦法。
其主要解決的問題有:I)完善專家數(shù)據(jù),為專家遴選、推薦服務提供保障;II)獲取科技權威內(nèi)容,聚攏專家,提供數(shù)字出版和OA托管服務,以縮短內(nèi)容更新周期和減少對上游出版社的依賴;III)和研究人員建立聯(lián)系,完善個人著作權的授權途徑,可以減少版權風險以及打破獨家協(xié)議的掣肘。
有一夜,慶隆睡在床上聽到水缸發(fā)出沙沙的響聲,他起床點了油燈往缸里照,見缸內(nèi)突突地冒著清水,汨汨地往外流,廚房都濕透了。他詳細察看,只見那顆珠子翻滾著,清水就是從珠子里冒出來的。水越流越大,慶隆連忙拿起珠子,立即喚醒母親。原來慶母用珠子澄清缸水時,忘記將珠子取出便去睡覺了,想不到會出現(xiàn)如此奇跡。當下慶母說:“這不是應了‘藏水可生’的話么?”
慶隆說:“媽,此珠既能出水,就讓鄰居來我們家挑水吃用吧?!睉c母連連點頭贊成。
從此以后,鄰近的幾十戶窮苦百姓就不用跑到老遠的江邊挑黃泥水喝了。這清清的珠子水,煮出的粥和飯都是香噴噴的,而且喝了還能除病治疾。用珠子水來澆灌干旱的菜地,菜苗也生長得特別快,味道亦特別可口,挑到市上賣,人們競相爭購,大家增加了收入,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來。
一日,慶隆對母親說:“水晶母珠在我們家內(nèi)產(chǎn)水,水量有限,受益的窮人總歸是少數(shù)。何不將水晶母珠拿到江里,把整條江水都澄清,全城百姓都可以飲到清水,豈不更好?”
慶母說:“兒?。≠挥⒍谇f不能把珠子放到江里去,否則就會大禍臨頭。倘若發(fā)生不幸,叫為娘依靠誰呢?”
慶隆說:“媽媽放心。俗語說: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我干的又不是壞事,怎會惹大禍呢?再說,我如果真能把江水澄清了,即使有大禍降臨也不怕?!睉c母聽兒子說得有理,只好點頭答應。
第二天一早,慶隆來到江邊,用珠子往水中一攪,只見渾濁的江水立即出現(xiàn)了一股清流,越攪清流越大。手臂酸痛了,腳板麻木了,肚子饑餓了,他全都不在乎,一心只想快些把江水澄清。
此時,卻驚動了正在水里巡邏的幾個夜叉,他們見這邊出現(xiàn)了一大片清水,覺得奇怪,便游過來一看,見一個青年人站在江邊,手拿一顆光彩奪目的珠子攪動江水。夜叉認出是龍宮中的水晶母珠,便一齊冒出水面喝問:“何方小子,膽敢偷我龍宮寶珠,在此澄清江水。快把珠子交還回來,饒你一死!”邊罵邊向慶隆撲來。
慶隆嚇了一跳,立即往家里跑,那幾個夜叉卻緊緊地追在后面不放。慶隆因勞累了大半天,精疲力竭,終于被夜叉捉住。
慶隆急中生智,忙把水晶母珠送往口中。兩個夜叉挾著慶隆,伸手往慶隆口中掏。慶隆一急,將珠子吞進了肚里。頓時,他覺得一陣發(fā)冷,皮膚很快就變成了青紫色,身上像被針刺那樣痛苦難受。突然,他“哇”的一聲從口中噴出了一股青水。夜叉見狀嚇得松了手,慶隆跟著往地上一滾,霎時變成了一條張牙舞爪的大青龍。只見他:頭長玲瓏角,身披綠玉鱗,突眼露兇齒,觸鬚兩邊分。青龍不斷地在河灘上翻滾,口中不停地噴射著清水。清水噴到江里,江水漫上岸來,青龍便乘風破浪潛入桂江中。幾個夜叉見狀大驚失色,跳回江里,飛速向黃龍稟告。
青龍在江中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對著江岸悲哀地呼喊著母親,但發(fā)出的已不是人的語言了。青龍想到倩英臨別贈珠時的話“入嘴即變,難復其形”,不禁萬分悲傷。但轉(zhuǎn)念想:現(xiàn)已成為青龍,何不趁機把桂江、西江以至天下的江河都澄清?
于是,他先沿著桂江而上,邊游邊吐清水,他身后隨即出現(xiàn)一條清清的綠水,桂江頓時變得清澈碧綠了。接著他又沿西江往下游,欲把西江水也澄清。正當他游到城東對開的江面時,突然,前面喊聲雷動,聲言要捉拿青龍。
原來,黃龍聽了巡江夜叉的報告,頓時暴跳如雷,立即點起蝦兵蟹將水族三軍,要抓青龍來問罪。黃龍擋住青龍去路,大喝:“你這該死的孽龍,竟敢觸犯天條戒律,擅自澄清江水,還不乖乖受縛?”
青龍說:“什么天條地條,難道殘害百姓才是天條嗎?”
黃龍大怒,張牙舞爪直撲青龍。青龍也不甘示弱,立即奮起應戰(zhàn)。兩條巨龍,一黃一青頭角崢嶸,在波浪里上下翻騰,打得難解難分,蝦兵蟹將也在四面吶喊助戰(zhàn)。一時間,整條西江波濤洶涌、洪水泛濫。
兩龍搏斗約莫三個時辰,青龍終因寡不敵眾,身上多處受傷,漸漸支持不住了。最后,青龍用盡全身力氣飛騰而起,朝黃龍尾巴一口咬去,用力一甩,把黃龍的尾巴咬斷了。黃龍?zhí)弁措y忍,沉下了江底。青龍也全身癱瘓,無力地浮在水面。
就在這時,蝦兵蟹將一聲吶喊,一齊涌向青龍,青龍終于寡不敵眾。黃龍命令眾兵丁在江中搬石筑島,用縛龍索縛住青龍,禁錮在孤島的洞中。
后來,黃龍雖然治好了尾部的創(chuàng)傷,但已成了一條禿尾龍,沒有了往日的神氣,再也不能興風作浪殘害百姓了。此是后話,不提。
再說倩英自與慶隆分別后,被其兄黃龍幽禁在龍宮,不準外出游玩。她思念慶隆,終日愁眉不展,坐臥不安,竟至相思成病。
這天,伴兒小鯉來報告:慶隆吞珠成龍,立志澄清江水,被黃龍捉住,被鎖在西江孤島的洞中。倩英大驚失色,不顧一切地與小鯉偷偷溜出龍宮,來到孤島邊。
此時江水滔滔,島內(nèi)陰森,洞門緊鎖。倩英在島外游了一圈,找到一個石縫向內(nèi)窺視,高聲呼喚慶隆哥哥。青龍見是倩英,不禁悲喜交集地說:“倩英啊,別后聽不到你的半點音訊,想不到在這里還能見到你!”
倩英說:“慶隆哥,我每日都在思念你。你為何不聽我言,竟到江中弄水,又吞了珠子,累得今日受苦了?!?/p>
青龍將別后情況訴說一番,并說決心要澄清天下江河水。他嘆了一聲說:“過去我只知道人間有惡人欺壓百姓,現(xiàn)在才知道龍宮水族也一樣有惡龍作孽殘害生靈?!?/p>
倩英說:“慶隆哥,如今你我俱屬同類了,今后我們可以永遠在一起了?!?/p>
小鯉在旁插言:“青龍哥被囚至少也要三千年。但聽說你如能放棄澄清江水的愿望,歸順水族,不久便可獲釋?!?/p>
青龍毅然搖頭說:“要我放棄澄清江水的愿望永遠辦不到。不要說鎖我三千年,就是鎖三萬年我也不會放棄我的愿望?!?/p>
倩英說:“你既然有此大志,我愿意協(xié)助你,我決定等你出來。”這時有兵丁來巡邏,倩英只好與慶隆揮淚辭別。
再說慶母自從兒子變成龍離去后,日夜跑到江邊,對著茫茫江水呼喚。慶隆聽到母親悲慘的聲音,心里痛如刀絞,然而又無法擺脫羈絆,前去見母親一面。慶母雖有左鄰右舍安慰,無奈思兒心切,茶飯不思,竟至憂郁成病,但她還是天天扶著拐杖走到江邊呼喚兒子,最后死在江灘上。
青龍在孤島洞中,心神不寧。朦朧間,他看見母親站在江邊呼喚自己,忽然倒在沙灘上氣絕身亡。他躍起向母親撲去,一頭撞在石壁上,痛得眼冒金星,睜眼一看,原來是個惡夢。幾天來都聽不到母親的呼喚,青龍料想母親定然是死在江邊了,不禁嚎啕大哭,只恨身在囹圄,不能埋葬母親。他滿腔怒火激起了千層波濤,河沙被推上岸,把母親的遺體掩埋了。
后來,人們懷念慶母的恩義,在她生前住處建造了一座龍母廟,四時燒香祀奉。人們又把西江中心的那座孤島叫作“系龍洲”。
桂江水自從經(jīng)過青龍澄清之后,一直清澈碧綠;西江水因青龍來不及澄清,和舊日一樣混濁。因此,二水一清一濁,涇渭分明。桂江、西江匯合處清濁相間,人們稱之為“鴛鴦江”,成為梧州山城的一大奇景。
附記:
有一個叫《寶鴨》的民間故事,介紹了系龍洲的另一個傳說:傳說系龍洲是由仙人放在河中的一只雞籠變成的,內(nèi)有寶鴨一對背負著小洲,無論洪水漲多高,都淹不過它。百姓在洲上生息,過著幸福的生活。后來,洋人來到梧州,探知雞籠洲下有寶鴨,便在黑夜里潛入江底偷去一只,正欲偷第二只,卻被百姓發(fā)現(xiàn)制止了。從此,雞籠洲內(nèi)只剩下一只寶鴨,失去了平衡。故此,現(xiàn)今雞籠洲便有點兒傾斜了。
史載只有系龍洲,而沒有雞籠洲。為什么會叫雞籠洲呢?原來梧州方言“系”和“雞”同音,梧州人把北方話的“系”誤聽作“雞”,“系龍”就變成了“雞籠”,加上該小洲的形狀有點似籠子,系龍洲就變成了“雞籠洲”。
根據(jù)《寶鴨》故事的流傳,可知把“系龍洲”叫做“雞籠洲”,當是近百年內(nèi)才開始在民間流行的。
責任編輯:傅燕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