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山
※你是浪花,我是你的海岸線
文/江山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
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銹,
世人萬千種,浮云莫去求,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他叫李欣陽,畢業(yè)于陜西西安思源學院,作為大學生直招士官,走進藍色方陣;她叫張婉。他們從高中到大學到海島,相識相知相戀……
生于1991年的他,夢想有點兒與眾不同——當一名雷達兵,看護祖國的萬里海疆。于是,大學畢業(yè)后,他選擇了從軍,來到了素有“上海第一哨”之稱的海軍某觀通站,一個四面環(huán)海的孤島上。
有一肩漂亮的秀發(fā),她的心愿其實很簡單——與戀人相依相伴,執(zhí)子之手,白頭偕老。但是,大學畢業(yè)之后,他在孤島,她在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有位好姑娘,我時常夢見她,軍中的男兒也有情,也愿伴你走天涯。”每當聽起這首《軍中綠花》,他的內心深處總會蕩起一波漣漪。
即使,滿天霞光,灑滿整個小島,他也會隱隱藏著一份孤獨。這個島離大陸40海里,面積僅0.088平方公里,無水、無電、無居民,一切生活用品均靠大陸補給,島上自然環(huán)境惡劣,常年受風、雨、霧困擾。這些,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其中滋味。
他越是輕描淡寫,她越是揪心的疼。
去年上島后,他不能下來。她從沒上去——只有思念,以及電話里熟悉而陌生的聲音。
觀通站最核心的崗位,莫過于24小時雷達值班。他說,作為雷達兵,決不讓一個目標,從他的眼皮底下漏掉。
然而,對于這段戀情,他卻有點遲疑。
島上流傳的笑話:有一個干部相親30次,最長的1年,最短的1小時。最長的那年,見了4次面;最短的那次,吃了一頓飯。
“在城市里,等公交車,稍久一點,就會不耐煩。在島上等船,可要有好耐心?!卑嚅L告訴他,守島官兵的喜怒哀樂常常與補給船有關,每次補給就像海島過節(jié),信件、包裹、報紙、書籍、光盤等一切生活物資都隨船上島。
班長說起了島上老兵們記憶猶新的事:有一年,島上有個戰(zhàn)友的母親病危,部隊特批他回家見母親最后一面,但由于天氣不好,補給船過了十多天才到。待戰(zhàn)友趕到家時,母親早已下葬,從不掉淚的戰(zhàn)友,跪在母親墳前失聲痛哭。
而班長也遭遇類似的經(jīng)歷:2011年8月,由于超強臺風梅花的影響,補給船推遲,他回到家時,妻子已經(jīng)剖腹產(chǎn)下兒子。
“特別是春節(jié)前后,一票難求,好不容易買到一張票,算好班船下島日期,甚至預留了一兩天,結果整個假期過了大半,人還在島上,車票也作廢了。”班長笑著告訴他:許多休假官兵錯過了船,隨后錯過了飛機或火車。當然,更多的是錯過了青春與愛情。
然而,也有例外。前兩年,雷達技師肖敏與相戀八年的女友董鵬,有情人終成眷屬?!鞍四瓴凰汩L,軍人值得等,更值得嫁!沒有‘大家’的和平繁榮,‘小家’的幸福安康也無從談起。”新娘在海島婚禮上的一席話,感動著全島官兵。
從此,海島婚禮成了小島上最有殺傷力的廣告——伙伴們談對象的時候,首先請對方看看這場婚禮的央視新聞以及各大媒體的宣傳報道,之后,才進入主題。
這個“迷你”孤島,也正在悄然變“美”,吸引越來越多的軍嫂、戀人上島。
“在外灘看陸家嘴的繁華,與在島上看船來船往,那種心境是不一樣的。島雖小,但它扼守長江口,守衛(wèi)大上海?!彼睦走_班長,是業(yè)務骨干,從2004年3月8日新兵分配上島后,小島就成了他的新家,為了戰(zhàn)備值班,時常把家屬孩子接上島。
“云霧滿山飄,海水繞海礁,都說那島兒小,遠離大陸在前哨……”那天,他眺望著情人礁石,唱了這首歌給她。
電話那頭,半天沒有聲響。
她淚流滿面。
“小家的小團聚,就是大家的大安寧?!睄u上建起了現(xiàn)代化的蔬菜大棚,接通了數(shù)字電視,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建起溫度可調的冷庫,增配了多功能烤箱,臨時來隊家屬住賓館式的海景房……越來越多守島官兵在扎根海島的同時,實現(xiàn)了孤島團聚。
那天,她發(fā)來一條短信:請你帶我上島,我要親眼看看情人礁和同心樹,撫摸一下臨?;c的界碑,陪你走走愛島路,一起聆聽海浪的聲音。
責任編輯:趙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