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 明
(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yè)學校,江蘇 揚州 225009)
淺談網絡教學模式在職業(yè)學校中的應用
□仇 明
(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yè)學校,江蘇 揚州 225009)
網絡教學模式能夠較好地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從而最大限度地建立教師、學生、學習資源之間的聯(lián)系,較好地實現(xiàn)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團隊交流合作能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分析目前職業(yè)學校網絡教學模式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在網絡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具備的教學能力,從而為網絡教學模式在職業(yè)學校中的應用和推廣做出一些有意義的建議和嘗試.
職業(yè)學校;網絡化;教學模式
伴隨著計算機、互聯(lián)網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網絡教學模式已經對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都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其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在職業(yè)學校的日常教育教學中,網絡教學模式的影響日漸顯現(xiàn).網絡教學模式不僅是基于網絡的教學模式,而是綜合利用各種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如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等所構建的數(shù)字化學習環(huán)境,并結合相應的教育理念,從而形成不同于傳統(tǒng)課堂的學習環(huán)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以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團隊合作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模式.在網絡信息時代下,網絡教學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一種主要形式,當它應用于傳統(tǒng)的學校教學時,它可以與課堂教學互為補充、互為整合[1].研究表明在網絡教學中構建學習共同體,能夠提高學習者的凝聚力和群體感,促進網上教與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并提高保證學習者的學習滿意度和學習質量[2].
2.1 演示教學模式
這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網絡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局域網、多媒體軟件,用動態(tài)課件、教學影片等手段展示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相應的操作,以便學生更加形象地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步驟.
2.2 師生互動交流模式
教學過程發(fā)生在校園局域網或互聯(lián)網中,從而實現(xiàn)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討論交流,師生之間通過網絡進行討論、輔導、交流,從而實現(xiàn)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提高.這種網絡教學模式既可以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教學,又能進行相應的出題、考核、評定等工作,還能較好地實現(xiàn)分層次教學,從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相應的教學效果.師生互動在教育中的重要意義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且從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發(fā)展趨勢來看,對教學過程的研究備受重視,尤其是對教學過程中積極、適宜的師生互動關系的探究[3].
2.3 主題情境學習模式
根據相關的學科內容,采用多媒體、網站開發(fā)等技術,將相關課程知識以多媒體、網站交互等方式進行處理并轉化成為相應的網絡學習資源,同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定主題情境,要求學生能夠在這些主題情境中自主學習、探究,從而有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比如我們常見的計算機網絡教學中采用的virualbox,vmare等模擬軟件都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模擬操作環(huán)境,在教師提出的相關主題情境下,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團隊合作,對相應的問題進行假設和推斷,然后再通過軟件模擬操作,可以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4 自我構建模式
當相關的課程內容和網絡技術進行結合時,學生在網絡教學模式下獲取這些知識的過程中將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分析、處理、能力.學生需要對這些大量的信息進行篩選、提取、優(yōu)化并和學過的知識進行再次融合從而可以構建新的知識體系.
網絡教學模式已經引起了教學過程、教育教學思想、觀念、理論的深刻變革.毫無疑問,網絡教學模式把教學效果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學生接觸的不再是傳統(tǒng)的課本,而是各種多媒體信息,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質量,而且其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式、協(xié)同式和交互式學習,從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這對學生的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幫助.網絡教學模式,以其先進的技術、強大的功能,在學校教學活動中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它代表了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和必然趨勢[4].網絡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顯而易見,本人簡單總結一下有以下幾點:
(1)多媒體教學采用多重感觀刺激,便于學生的形象理解和記憶,教學效果好.
(2)教學內容豐富、教學的信息量大且速度快.
(3)教學過程中的師生討論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4)學生自主獲得相關的網絡教學資源,從而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但是在職業(yè)學校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網絡教學模式還存在很多問題:
3.1 學校的相關軟硬件資源配備不足
網絡教學模式是以網絡、計算機技術為支撐,采用多媒體方式的教學方法,所以其對相應的硬件、軟件資源的要求都很高.
3.1.1 硬件資源不足
在現(xiàn)實中有些職業(yè)學校的硬件投入還不夠,比如多媒體教室的數(shù)量、計算機數(shù)量的生均比較低,特別是現(xiàn)在的多媒體實時互動技術所需網絡的帶寬較大,這對相應的網絡硬件和計算機配置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另外必須加強相關機房、多媒體教室的管理,要能夠及時解決相關硬件問題,保證教師教學的順利進行.
3.2.2 軟件資源不足
網絡教學模式所需的相關教學軟件資源,一般有二種解決方法,一種是學校教師自己進行開發(fā);另外一種是學校購買相應的軟件公司的軟件進行教學.前一種模式對教師的課件制作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有些老師教學能力較強但是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水平較差,而相關的軟件公司技術人員課件制作水平較高但是對課程內容的把控和設計能力都不足,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途徑提高廣大老師的課件制作水平,另外要加強老師和相關技術人員的交流,取長補短,不斷提高,從而使教師能夠最終做到自己獨立開發(fā)相應的日常教學課件.另外基本上每個職業(yè)學校都有精品課程、網絡學習資源等教學資源,但相應的層次都較低,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教師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一門課程的課件制作往往需要一個教師團隊的整體配合,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很多教師往往知難而退不愿意從事相關的開發(fā)工作,希望相關學校能夠加強對教師課件制作的鼓勵和資助,切實提高教師進行課件制作的興趣.
另外一方面,在學校購買相應的軟件公司的軟件進行教學時,往往是相關的系科提出要求,采購部門進行相應的采購.然而各個軟件公司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對軟件進行保護,從而導致了各個軟件之間硬件平臺、軟件操作系統(tǒng)等都不兼容,重復建設的情況較多,往往學?;隋X卻得不到好的效果.這時候需要學校的教務部門對相關課程內容的關聯(lián)性進行整合和考慮,電教中心對相關軟硬件平臺進行規(guī)劃和設計,從而在采購相應教學軟件時能夠有的放矢,從而做到投入產出的最大化.
3.2 教師未能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課堂把控力不強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我們往往詬病的就是老師是教學中的主體,而學生只能是被動接受.網絡教學模式體現(xiàn)的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網絡技術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為目標的新型教學”.然而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準確地把握這一原則,沒有在課堂中進行有效的主導和把控,從而使學生從“主體回歸”變成了“放任自流”,由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控制力都較弱,從而直接導致部分學生上課積極性不夠、目的不明確甚至出現(xiàn)上課玩游戲的現(xiàn)象,從而將網絡教學模式變成了放羊式教學.
3.3 學生信息素養(yǎng)不高,控制力較差
網絡教學模式需要學生有自我處理消化信息的能力,需要具備使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實際教學中,由于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在初中的學習過程中仍舊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從而導致了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不高,缺乏網絡學習的方法、能力和習慣,不能將所學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和自我構建,仍舊是對網絡教學中學到的內容進行死記硬背,沒有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另外部分學生的信息化能力不足,有些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在初中學習過程中都沒有上過計算機操作課,這些都直接導致學生的網絡學習效果大打折扣,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注重對學生信息化能力的提高.
3.4 網絡教學模式課堂監(jiān)管難度大,教學任務重
由于網絡教學模式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從而導致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監(jiān)管難度的增大.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電子作業(yè)的提交、考試測驗、團隊合作等方面,很難對每個學生都做到準確的監(jiān)管和考核,有些電腦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可能進行復制作業(yè)等相關的弄虛作假的行為,而且網絡教學模式很容易受到計算機病毒和網絡惡意攻擊,輕則導致網絡癱瘓重則導致教師和學生資料的破壞和泄漏,直接影響網絡教學模式的實施.對此,就目前而言很難有一種切實有效的監(jiān)管方法,這需要我們一方面加強自身的責任心,在課堂多走動、多監(jiān)管,對每個學生做到多交流多溝通,對其學習效果做到心中有數(shù);另外一方面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的計算機、網絡應用能力,能夠做到維護網絡教學的順利進行.
網絡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要求我們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的發(fā)揮網絡教學模式的特點,并保證較高的教學質量.
4.1 具備創(chuàng)建吸引學生的教學情境的能力
如何在網絡教學模式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這是網絡教學的關鍵.因此需要教師具備創(chuàng)建吸引學生的教學情境的能力,要求教師的教學安排和課程設計能夠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使學生開心地學習、自由地發(fā)現(xiàn)探索,這些都對教師的信息化水平提出較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備以下信息化能力:
(1)對相關信息內容的敏感性: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安排時首先要知道什么樣的信息能夠運用于教學中,什么樣的信息能夠提高教學效果.
(2)對相關信息內容是否健康的把控性:教師授業(yè)解惑、講解知識時必須首先對相關的信息進行篩選,剔除那些不健康的信息,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學會對相關信息內容進行評價,從而能夠最終做到自主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3)基本的信息操作能力:這里的信息操作能力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教師獲取相關信息的能力,要求教師能夠從書本、電視、廣播、網絡等途徑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過濾、處理、加工、再生成;另一方面是指教師熟練的使用各種多媒體、網絡設備的能力,如投影儀、計算機、攝像機等.
4.2 具備創(chuàng)建師生交流、團隊協(xié)作的教學情境的能力
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互動也叫交互,它是教學的核心,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研究表明,師生互動的質量影響著學校教育的質量和學習者的發(fā)展[5].網絡教學模式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以學生為中心”.網絡教學模式下的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學習還能夠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可以自由地表達對某個問題的看法、想法和解決辦法.但是網絡教學模式下,特別是在人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面對的是相對機械、缺乏情感的計算機網絡,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真正能夠做到完全自主學習的學生還是少數(shù),所以還是需要教師進行適度的引導,教師在教學中為了保證相關的教學效果必須及時地和學生進行交流,從而使學生順利地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利用相關的多媒體網絡技術創(chuàng)建輕松、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進行愉快的交流.利用網絡通信、班級論壇、網絡留言簿等工具讓學生進行師生之間和團隊之間的交流.學生通過團隊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加強對知識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并提高了與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增進了同學們之間的友誼.另外在師生交流之間,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回答的問題、作業(yè)的上交和課堂提問、參與討論等各個學習方面進行實時必要的監(jiān)督,既可以方便老師和學生一對一的交流,又可以使教師關注、幫助、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給學生一個適合展示自我的空間,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中表現(xiàn)出積極的態(tài)度和情感,促進學生的自我探究、學習、思考的能力的提高,從而最終使得教師把相應的教學計劃、內容較好地落實在實際教學中.
4.3 具備為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能力
網絡教學模式是以網絡作為信息的載體,強大的計算機網絡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信息垃圾”,教師要能夠準確的對相關信息進篩選,指導學生學習,從而起到“防火墻”的功能.另外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人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地突出,學生也不例外.為了使學生能夠健康的成長,教師必須具備為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能力,引導學生在網絡環(huán)境下更好地學習、更加正確地認識、適應社會,從而使我們的網絡課堂教學既能遵守相關的網絡道德規(guī)范又能輕松有趣.
本文淺談了網絡教學模式在職業(yè)學校教學中的應用,重點闡述了目前網絡教學模式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一些相應的對策,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在網絡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具備的教學能力.隨著相關技術的發(fā)展,網絡教學模式正以其強大的優(yōu)勢受到越來越多職業(yè)學校的關注.網絡教學模式的推廣和普及對廣大教師和職業(yè)學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每個教師都應提高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和教學業(yè)務水平,從而為網絡教學模式的應用和推廣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1]王化鋼.學校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下教學模式的探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7,(35):209.
[2]王海東,丁興富.在網絡虛擬環(huán)境中構建學習社區(qū)[J].中國電化教育,2004,(38):22.
[3]葉子,龐麗娟.師生互動本質與特征[J].教育研究,2001,(4):30-34.
[4]董金水.化學網絡教學課件的全新模式[J].化學教育,2004,(11):46-47.
[5]印小青.論師生互動的發(fā)展價值和教育價值[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2,(4):97—99.
【責任編輯 潘琰佩】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twork Teaching Mode in the Vocational School
QIU Ming
(Yangzhou Commerc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Yangzhou 225009)
The network teaching mode can break through time and space limit; it can maximiz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students and learning resources, and achiev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student and student. It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team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network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n that basis, it discusses the teachingcapacity needed for a teacher under the network teaching context, in hop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mode in vocational schools.
vocational school; network; teaching mode
G434
A
1004-4671(2015)02-0136-04
2015-03-01
仇明(1981~),男,漢族,江蘇揚州人,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yè)學校高校講師、計算機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網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