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蓓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深圳 518055)
隨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和發(fā)展,基于資源的學習在高校教學中成為一種重要的學習范式。這種學習范式要求施教方為學習者提供:①學習環(huán)境。包括問題驅動、相關案例、信息資源、學習場所和學習設施等要素;②經過整合的學習資料;③學習輔導團隊。由熟悉專業(yè)知識的教師和熟悉文獻資源的圖書館員組成;④雙重學習目標。即掌握專業(yè)知識和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1]。其中,無論是學習環(huán)境、學習資料、學習輔導的提供,還是學習目標的實現,高校圖書館都是重要的參與者。因而基于資源學習范式的推廣,為高校圖書館開展對專業(yè)教學的嵌入式服務和協同教學提供了現實的需求基礎。
信息素養(yǎng)教育、學科館員機制、嵌入式服務模式等方面的服務創(chuàng)新,是近年來高校圖書館著力進行的探索實踐。隨著這些探索實踐向縱深發(fā)展,高校圖書館在組織結構調整、服務經驗積累、管理制度形成、文化氛圍營造等方面積累形成了一定的核心競爭力[2]。圍繞為教學服務這一重要職責,高校圖書館也取得了一系列的進展和成效,例如:①從單一的教學參考書數據庫,發(fā)展到圍繞課程的學習資源整合平臺和基于LibGuides的學習導引平臺,更全面地滿足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效獲取學習資源的需求;②從籠統的“文獻資源檢索利用”課程教學,發(fā)展到“專業(yè)文獻資源利用”嵌入式教學,在指導學生利用文獻信息資源,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效果;③從傳統的閱覽空間,發(fā)展到信息共享空間,再到學習共享空間的建設,越來越貼近現代學習范式發(fā)展的需求,為學生提供了功能多元的學習環(huán)境。這些發(fā)展體現了高校圖書館服務與教學越來越緊密。
在服務實踐的同時,高校圖書館還積極開展實證研究,分析嵌入式服務對高校圖書館的價值提升。如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圖書館館員與專業(yè)教師合作,將專業(yè)課與信息素養(yǎng)教育整合在一起,開展嵌入式的協同教學。他們對此進行了實證研究:①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資源使用率與最終的學習成績進行對比分析;②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利用圖書館資源的投資回報率進行計算;③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在課程學習前后使用文獻數據庫的行為變化。通過2011~2013年三年的數據,他們分析和證明了在專業(yè)教學任務中嵌入專業(yè)語境下的信息素養(yǎng)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同時也大大提升了圖書館資源與服務在高校教學中的學術價值[3]。
高校圖書館開展對教學的嵌入式服務具有明確的目的:①提升學生的信息資源利用能力、專業(yè)信息素養(yǎng)和自主學習能力;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效;③提高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提升圖書館在教學中的服務價值。
圍繞這一服務目的,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服務整體框架可設計為:立足于學科館員的嵌入式服務機制,以專業(yè)信息素養(yǎng)的嵌入式教學為抓手,并從學習資源導航、學習信息推送、學習參考咨詢、學習共享空間等維度開展融入教學過程的學習支持服務。
在對專業(yè)教學開展嵌入式服務的過程中,圖書館內部要形成學科館員、咨詢館員和技術館員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學科館員是嵌入式服務的直接操作者,他們要始終地融入到教學過程中開展資源導航、信息推送、信息素養(yǎng)教學等工作。咨詢館員和技術館員則在資源利用和技術實施等方面對學科館員的嵌入式服務給予配合和支持。
學科館員走出圖書館,融入教學環(huán)境,要與專業(yè)課教師和學生協同配合完成教學任務。學科館員要與教師充分溝通交流,向教師展示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介紹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目標和標準,宣傳嵌入式服務的內容及其能為教學帶來的提升和便利。同時,也要對課程進行深入的理解,包括教學大綱、課程進度、知識要點、學生的認知能力等[4]。高品質的嵌入式服務是一項對課程有針對性的、有機融入教學過程的、具有長期穩(wěn)定性的服務,應成為課程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科館員必須與專業(yè)課師生緊密合作,并經歷反復的探索和磨合期,才能實現服務目的。
國內外高校圖書館面向專業(yè)教學開展信息素養(yǎng)教育包括兩種模式:一種是獨立于專業(yè)課程之外的教學模式。通常是構建幾個共性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模塊,面向具體專業(yè)教學時再根據專業(yè)的需求進行選擇和擴展。另一種是嵌入專業(yè)課程之中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又包括介入式和全程跟蹤式兩種嵌入方式,介入式僅僅是在專業(yè)教學過程中嵌入一到幾次課時,集中講授課程涉及的信息資源及其使用方法。全程跟蹤式則是由專業(yè)課教師和學科館員自始至終共同完成一門課的教學,包括教學計劃設計、教學內容編排、學習任務布置、學習過程輔導、學習成績考核、教學效果評價等[5]。
學科館員開展嵌入專業(yè)課程的信息素養(yǎng)教學,能較快地了解專業(yè)課程的教學情況,并與師生建立聯系,是全面開展對教學嵌入式服務的抓手和突破口。
圖書館的泛在服務是指嵌入到用戶工作、學習、生活的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為用戶提供到身邊的、到桌面的、隨時隨地的服務。在以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教學為重點突破的基礎上,高校圖書館還應進一步開展嵌入課程教學的、泛在的學習支持服務。
資源建設、信息服務、參考咨詢和環(huán)境布局等一直以來是高校圖書館工作的重要內容,這些方面也形成了深厚的物質優(yōu)勢和經驗優(yōu)勢。針對基于資源學習范式的特點和需求,高校圖書館可利用自身已具備的優(yōu)勢,從學習資源導航、學習信息推送、學習參考咨詢和學習共享空間等維度,將學習支持服務嵌入到教學過程中,形成泛在的學習支持服務架構。
為了有效實現嵌入式專業(yè)信息素養(yǎng)教學的預期目標,學科館員要與專業(yè)課教師開展深入的協作。在教學目標設置、教學內容編排、教學過程設計和教學人員配置等方面,將專業(yè)文獻資源利用、專業(yè)信息素養(yǎng)教育有機地融合到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去[6]。并在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專業(yè)課程教學大綱、專業(yè)課程教學實施方案等教學文件中將這些內容和模式固定下來,成為長期穩(wěn)定的教育教學形態(tài)。
有的高校圖書館還進一步提出多層次嵌入的模式,即每學期至少有一門專業(yè)課實施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教學,使得信息素養(yǎng)教育循序漸進地嵌入到不同年級、不同課程中,從而系統地鞏固和提高學生的專業(yè)信息素養(yǎng)[7]。
在基于資源的學習范式中,明確了學習任務之后,首先要給予學生指導,以幫助學生準確地選擇最必要的學習資源,避免學生在選擇學習資料和獲取服務資源時的盲目與迷茫。學習資源導航是指緊密圍繞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整合文獻資源和服務資源,為學生提供嵌入課程的導引服務。
文獻資源導航是圍繞專業(yè)或課程的學習內容,整合各類型文獻資源,為學生提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必讀書目、經典書目、參考資料目錄等,對電子資源、網絡開放資源、專業(yè)網站等進行導引和推薦,從而幫助學生準確選擇、快速獲取學習資料,提高學習效率。文獻資源導航范圍可分為全面覆蓋、分專題集成或與教學進程同步等[8]。
圖書館服務資源導航是針對專業(yè)課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需求,進行服務導引,幫助學生在需要時快速了解和選擇服務,如數據庫使用指南、信息檢索技巧、論文寫作規(guī)范以及代檢代查、館際互借、文獻傳遞、電子資源校外訪問等。
國內外高校圖書館通常通過自建平臺或利用LibGuides平臺實現資源導航,如美國西雅圖城市大學擁有較大規(guī)模的海外合作辦學項目,為了更好地為海外教學點提供服務,該校圖書館建立了Course Document Lookup平臺,所有注冊學生均可通過該平臺了解各門課程的概況和課程學習資源指南,并通過指南中的鏈接直接登錄該校圖書館的在線數據庫和相關的專業(yè)網站[9]。華盛頓大學圖書館則利用LibGuides平臺整合了各類文獻資源的主題指南,另外還在統一檢索系統中給出了Course Reserves檢索途徑,學生通過該途徑可從課程名稱或課程代碼入手,檢索與課程相關的學習資源[10]。
信息推送是圖書館信息服務的重要方式。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訂制和接收學習輔導信息,有助于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在對教學的嵌入式服務中,學科館員推送的信息內容應契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顯性和隱性需求[11],一般可包括課程概況、知識背景、典型案例、重點難點學習指導、學習資源指南、學習資料推薦、專業(yè)發(fā)展綜述等。
學習信息推送可通過QQ群、微信訂閱號、朋友圈和人人網等現代學生偏好的網絡社交方式,或利用E-mail和手機短信等學生常用的通訊交流方式發(fā)送信息。這些方式的優(yōu)點是具有交互性,可根據個性需求推送信息,且信息被接收的效果較好。但這些方式發(fā)送的信息通常是碎片化的,對于篇幅較大的完整信息則需要通過RSS源訂閱和教學博客等方式發(fā)送。
在教學過程中,學科館員要配合教師開展教學輔導,針對學習資源獲取、專業(yè)文獻利用方面的問題,為學生提供參考咨詢服務。這樣的服務具有用戶綁定、目標明確和學習過程驅動的特點,較好地實現了“嵌入用戶信息環(huán)境,融入用戶信息利用過程”的目標[12]。
嵌入教學的參考咨詢服務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例如:①在教室集中開展現場輔導咨詢;②在學習資料中明確學科館員的電話、郵箱和QQ號等,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隨手即可獲取咨詢的聯系方式;③在網絡教學平臺提供各種輔導咨詢,包括提交咨詢表單、實時在線輔導(包含情景敏感、頁面推送、同步演示等功能)、FAQ查詢、專業(yè)百科(基本概念知識庫)檢索、微課(切分知識點的教學)視頻點播等;④利用各種Web2.0信息交互方式,開展咨詢服務[13],通過 QQ 群、BBS、微信等即時通訊平臺,將學習咨詢服務嵌入到學生偏好和常用的信息環(huán)境中。
共享空間是圖書館空間設計的重要理念,從信息共享空間到學習共享空間,高校圖書館的建設理念由信息技術體驗、信息資源一站式服務,深化發(fā)展成為圍繞學習進程的學習空間配置、學習資源整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提供各種實體的、虛擬的學習交流環(huán)境。
高校圖書館在實體的學習共享空間中,整合各種載體資源和服務,為自主型、團隊型學習提供各種功能的學習場所[14]。虛擬的學習共享空間是以互聯網為平臺的數字化學習空間,它整合數字圖書館資源和網絡資源,并通過Lib2.0的交互模式和學科服務機制為學習過程提供服務[15]。
在對教學的嵌入式服務方案中,高校圖書館應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利用已建的實體和虛擬學習共享空間。如可在教學大綱、教學方案等教學文件中,明確要求學生使用各類學習場所、數字化學習空間和學習交流平臺,來完成學習任務。學科館員則應通過各種方式,向學生推送各類學習場所導引、數字化學習空間使用指南、移動數字化學習空間APP客戶端下載等。
在教學過程中,學科館員還可配合專業(yè)課教師開展各種教學互動,如基于QQ或微信搭建學習群、基于Wiki搭建知識共建共享平臺、組織學習交流活動等,從而進一步充實學習共享空間服務的內容。
[1]徐益.基于資源的學習與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的探索[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8):68-71.
[2]施蓓.論高校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培養(yǎng)路徑[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12):18-20.
[3]PAN D.Library Value in the Classroom:Assessing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from Instruction and Collections[EB/OL].[2014-04-11].http://dx.doi.org/10.1016/j.acalib.
[4]陳廉芳.高校圖書館嵌入基于問題的學習的服務[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3(11):105-108,122.
[5]張妍妍.嵌入課堂學習與教學過程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模式述評[J].圖書館論壇,2013(3):175-178.
[6]張士靖,魏鳳萍,周彥霞,等.美國Towson大學學科館員與教師合作的大學生信息能力培養(yǎng)模式 [J].圖書館論壇,2009(1):144-146,107.
[7]謝守美,趙文軍.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教育——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新途徑[J].情報資料工作,2012(1):108-111.
[8]張南,熊欣欣,周曉麗,等.高校圖書館課程導引服務體系調查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3(21):86-90.
[9]Course Document Lookup[EB/OL].[2014-07-31].http://documents.cityu.edu/coursedocumentlookup.aspx.
[10]Start Your Research[EB/OL].[2014-07-31].http://www.lib.washington.edu.
[11]許軍林.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選擇性信息推送策略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4):110-114.
[12]李玲.嵌入式參考咨詢服務:特點、模式與展望[J].圖書情報工作,2013(22):18-22.
[13]楊琳.基于Web2.0的高校教學案例:評析與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13(7):71-75,81.
[14]劉金濤.從信息資源支持到融入學習進程[J].圖書館論壇,2014(4):135-140.
[15]羅秀娟.學科信息共享空間2.0服務模式的構建[J].圖書與情報,2013(3):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