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紅山東省昌樂縣人民醫(yī)院,山東濰坊 262400
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HNDC)繼發(fā)于顱腦損傷、顱內腫瘤等神經外科疾病,其死亡率高達50%~70%[1-2]。由于HNDC的早期癥狀主要為幻覺、煩躁、嗜睡、定向障礙等神經外科癥狀,易和原發(fā)病相混淆,因而其臨床常被忽視。若對患者病情無確切的早期診斷,則會延誤治療,導致護理不當,使患者在短期內死亡。因此,為探討神經外科并發(fā)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HNDC)患者的護理經驗,該研究選取該院2010—2014年收治的神經外科HNDC患者47例作為對象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神經外科HNDC患者47例,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齡28~67歲,平均(42.1±12.3)歲。原發(fā)病類型:顱腦損傷24例,顱內腫瘤15例,腦血管疾病8例。合并糖尿病者29例。
確診后,所有患者立即停用脫水劑、激素、利尿劑以及含糖溶液,計算補液量后通過3條通道進行補液:①靜脈滴注生理鹽水;②胃管注入溫開水;③靜脈滴注小劑量胰島素。開始治療后,嚴密監(jiān)測患者血糖、尿糖、尿酮及血電解質,及時調整補液方案。
1.3.1 早期診斷 該組47例患者均曾大量使用脫水劑,之后1周內診斷出34例HNDC患者,說明大劑量脫水劑是HNDC的誘因之一。該組合并糖尿病者29例,25例在1周內確診為HNDC,提示糖尿病也是HNDC的早期誘因之一。因此,對于伴有糖尿病及應用了大劑量脫水劑的患者,應進行重點觀察。應準確記錄患者每日的出入量,出入量相差較大者,說明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脫水癥狀,應及時報告醫(yī)生,糾正脫水,防止脫水加重、血鈉、血糖升高而誘發(fā)HNDC。
1.3.2 補液 HNDC的早期癥狀為幻覺、煩躁、嗜睡、定向障礙等,繼而昏迷?;颊叱0橛兄囟让撍?,脫水量可達體重的10%以上,因此,體內補液是挽救HNDC的關鍵措施??赏ㄟ^靜脈滴注生理鹽水或胃腸道輸入溫開水進行補液。補液時,準確控制液量和速度,防止補液過快而引發(fā)腦水腫:先在2h內補充1000~2000mL,第2~6h補充1000~2000mL,第1天內補液總量控制在4000~5000mL(嚴重脫水者可適當提升)。余下液量在第2~3天內均勻輸入。對于補液量大者,可適當輸注白蛋白,防止腦水腫。對于出現嘔吐者,可肌注胃復安等,并適當減緩補液速度。對于合并消化道出血者,不適宜進行胃腸道補液[3]。
1.3.3 降低血糖 針對HNDC患者血糖升高的癥狀,可于靜脈持續(xù)滴注小劑量胰島素,滴注速度控制在0.1U/(kg·h),血糖下降速度控制在3.9~6.1mmol/L,使血糖穩(wěn)定下降,防止滴注過快而產生低血糖或低血鉀,進而誘發(fā)腦水腫。同時,靜脈滴注胰島素后,嚴密監(jiān)測患者血糖、尿糖、尿酮及血電解質,及時調整滴注速度及胰島素用量。
1.3.4 酸堿平衡 患者大量補液及持續(xù)滴注胰島素后,血鉀可能迅速下降,因此,補液時應同時輸入鉀,以維持酸堿平衡。但鉀的輸入速度不應超過20mmol/(L·h),與葡萄糖或生理鹽水混合輸入的速度不可超過 40mmol/(L·h),且應在 2~3d內輸注完成。病情穩(wěn)定后,改為口服。此外,當血鉀含量高于5.5mmol/L或尿量低于30mL/h,應暫停補鉀。
經積極補液后,若患者血糖控制在13.9mmol/L以下,可用胃內注水法進一步降低血鈉,必要時,可給予速尿劑。在補液過程中,嚴格檢測血鈉含量,將其降低速度控制在12mmol/(L·d)以內,防止血鈉下降過快造成神經細胞脫髓鞘。
經積極補液護理后,該組47例患者中,2~3d蘇醒24例,7d內蘇醒19例;3例因顱腦損傷病情過重,于7~14d內蘇醒;另一例患18d蘇醒。
神經外科HNDC患者的常見誘發(fā)因素為:手術刺激、脫水、應激反應等,研究表明,應用大劑量脫水劑是其HNDC的主要誘因。在上述因素的誘發(fā)下,機體高血糖、高鈉、高滲、血容量低,細胞被迫丟失水分以維持滲透平衡,導致細胞脫水,使患者出現昏迷癥狀[1-3]。因此,對于應用大劑量脫水劑及合并糖尿病者,應加強病情判斷,嚴格記錄早期出入量和尿量,及時補充液體改善高滲,糾正脫水,持續(xù)滴注小劑量胰島素以穩(wěn)定降低血糖。
[1]劉春桃.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的觀察及護理[J].右江醫(yī)學,2002(3):266-267.
[2]劉玉娣.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的搶救與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22):43-44.
[3]謝芳.高滲性昏迷的治療與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9(19):17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