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謙
摘 要: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塑造學生的思想靈魂,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這個終極目標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關鍵詞:初中思品;教學;學生;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232-01
情感是人世間極為美麗的花朵。新的《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對情感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學目標的分類中,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是第一教學目標,這與傳統(tǒng)教學中把知識目標放在第一位有了很大不同,體現(xiàn)了在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的學習,還要突出對學生做人品質的關注和教育。作為思想品德課程執(zhí)教者,應該以全新的視角,重新研究思想品德課程中的情感教育。
一、教師要具有愛心
情感要凝聚在“愛”上,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道德情感的核心。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關愛學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職。能夠得到教師的愛,是每一位學生最起碼的心理要求,師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因而教師要把愛心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使其沐浴愛的春風,在愛心里成長。所以,教育過程是師生之間心靈撞擊,情感交融和呼應的過程。師生互動、情感交融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只有借助于情感的能動和催化,受教育者才會愉快主動地接受教育。教育者必須要充滿愛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平靜地對待和處理各種情況下的人和事,堅持正面教育,表揚為主,使每個學生充滿信心地前進。
二、情知結合,豐富教學內容
課前閑聊的情感鋪墊也好,新課導入的情感激活也罷,最終的目的,都是要服務于教學過程,使“情”、“知”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高度的融合。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客觀上就要去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展開,智慧地選擇和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來彈好“情”、“知”兩根弦,奏出最完美的協(xié)奏曲。具體說,可以采用以下技巧:
1、用體驗來實施情感教學,融聚“情”、“知”。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境,將文字的、理性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體驗,使學生在體驗中升華認知。在講《理解老師》一課時,我就先讓幾個學生當老師來上課,然后讓他們談感受,接著再由老師來介紹教師這個職業(yè)的特點——時間長、事務雜、強度大、變化多。這樣的親身體驗比書本上的大道理更能讓學生真正理解老師。
另外,我們還可以改變傳授型教學為體驗性教學,組織社會調查、義務勞動、野炊活動,組織辯論會、故事會、演講會、公益廣告創(chuàng)作會、歌曲欣賞會、環(huán)保小漫畫展評、主題班會創(chuàng)作評比、成立“七嘴八舌”活動小組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獲得活生生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認知,在享受學習外在之樂中形成內在之樂。
2、設置情感投射點,在投射點上升華學生的認知。
情感投射點即結合教學進度,在學生學習的“憤”、“悱”處設置特殊的“情感點”,引導學生將自身積極的情感,傾注、投射到一定的客體上,實現(xiàn)升華。如《國運興衰動我心》一課,我就展示了一組我國在鴉片戰(zhàn)爭后人民群眾受盡屈辱的圖片,如八國聯(lián)軍侵華、南京大屠殺等,配上文字說明:落后就要挨打、國破則家亡。接著展示開國大典、鄧小平會見尼克松總統(tǒng)等圖片,在《春天的故事》音樂聲中展示改革開放后我們幸福生活的景象,使學生悟出國興則家昌的道理。前后對比加上老師適當點撥,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就會油然而生。
3、關注時尚熱點元素,讓學生在親近中“情知交融”。
思品課本本應是時尚的、熱點的,但教材中的一些例子由于教材編寫時間的原因往往滯后于現(xiàn)在”,而“時尚、熱點”又是在思品課中實施情感教學的必須。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在尊重教材設計思想的基礎上,大膽地用“此時此地”“現(xiàn)時現(xiàn)地”發(fā)生的最時尚、最熱點的素材替換掉教材中具有同等功能的素材,讓學生因“親歷”性而在“親近”中提高認知。
如講授《戰(zhàn)爭與和平》一課,我就讓學生回去查找資料,了解利比亞、敘利亞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說說美國在戰(zhàn)爭中起的作用,戰(zhàn)爭給利比亞和敘利亞百姓帶來了什么。再結合我國南海爭端,讓學生辯論到底該不該與菲律賓越南等國家打一仗。
4、注重情感性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享受學習之樂。
情感評價不同于一般的認知評價,它更多的關心的是學生獲得認知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它要求教師在評價時,更多地關注學生內隱的因素。初中生處于自我意識成長最快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尤其關注教師和同伴的評價,特別是帶有情感的評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善用情感評價,則無論是對學生的情感發(fā)展還是認知發(fā)展,都將起到難以估量的作用。
三、堅持正面教育,在“育人”上下功夫
教書一定要與育人相結合。思品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更要求這些。首先,學生的成績可以有差距,但決不能以此把學生劃分等級,更不能歧視差生。任何人都是需要肯定的。成績差距只能說明一方面的問題,而且也不是絕對的。對優(yōu)生,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要提出新的要求,如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要求,避免盲目驕傲;對差生,除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外,還要盡力去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有些差生思想特別活躍。其中不少錯誤思想。但只要能激發(fā)他們探討問題的興趣,事實證明也能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他們的學習。另外,堅持正面教育,除了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外,還要允許學生保留個人看法甚至是錯誤意見。思想政治課雖然擔負著思想教育任務,但思想教育決不是光靠思品課就能解決的,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思品課教學過程中還要處理好理論知識和同學的活思想之間的矛盾。我的做法是,鼓勵同學場所欲言,并幫助分析歸類,用所學知識為指導去辨別,一般情況下,可以達成一致意見。如果不行,容許保留,適當時候再提出來討論,隨著學習深入,認識水平提高,問題基本可以逐步解決。也可與同學個別交換意見,促進其主動、積極思考問題,探求知識。這樣做,使學生感到老師對他們理解,并且通情達理。它可產生一種向心力,使學生在任何情況下不放棄對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