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新,周 赟,楊 涌,梁 亮
(1. 廣西桂林市社會福利醫(yī)院(桂林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廣西 桂林 541001;2.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溪山醫(yī)院,廣西 桂林 541002)
逍遙散加味聯(lián)合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療效及對HPA、HPT、HPG軸的影響
蔣建新1,周 赟1,楊 涌1,梁 亮2
(1. 廣西桂林市社會福利醫(yī)院(桂林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廣西 桂林 541001;2.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溪山醫(yī)院,廣西 桂林 541002)
目的觀察逍遙散加味聯(lián)合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療效及對下丘腦-垂體-性腺軸(HPG)、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和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HPT)的影響。方法將88例抑郁癥患者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格法分為2組,治療組44例給予逍遙散加味聯(lián)合西酞普蘭治療,對照組44例僅給予西酞普蘭治療。2組均治療6周后觀察臨床療效,治療前后進行漢密爾頓抑郁評定量表評分,檢測血睪酮(T)、血漿皮質醇(CORT)、促甲狀腺激素(TS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T3、T4以及雌二醇(E2)水平。結果治療組愈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2組治療后血CORT、ACTH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均<0.05),但2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組中女性患者治療后E2水平較治療前明顯增高(P<0.05)。治療第4周和第6周,治療組漢密爾頓抑郁評定量表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均<0.05)。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逍遙散加味聯(lián)合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臨床療效佳,隨著治療進展,HPG、HPA軸功能恢復也趨于正常,但對HPT軸無明顯影響。
逍遙散;西酞普蘭;抑郁癥
抑郁癥屬于一種情感性精神障礙,主要特征為持久且顯著的一種心境低落。近年抑郁癥發(fā)病率逐漸升高[1]。經(jīng)相關大型流行病學的研究證實,在世界性致殘性疾病當中,抑郁癥高居第四,終身性患病率在5%左右,其上升趨勢僅次于缺血性心臟病[2]。目前對抑郁癥的治療仍然以西藥為主,但對于部分患者治療效果欠佳,容易出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故尋求一種療效較好的治療方法一直是臨床研究的熱點。2011年3月—2014年3月筆者觀察了逍遙散加味聯(lián)合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并分析了其作用機制,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在廣西桂林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精神科門診接受治療的88例抑郁癥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及抑郁癥診斷標準,首次發(fā)病年齡18~55歲,漢密爾頓抑郁評定量表(HAMD)評分均>18分;排除患有嚴重青光眼或者器質性病變者,有前列腺肥大者以及有自殺傾向者。以隨機數(shù)字表格法為分為2組:治療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齡18~53(36.7±12.5)歲;病程1~6(3.5±2.9)年;漢密爾頓抑郁評定量表評分(18.7±10.5)分。對照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齡 19~55(37.8±11.7)歲;病程 1~6(3.6±2.7)年;漢密爾頓抑郁評定量表評分18~27(19.2±8.7)分。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組治療前均停止使用精神類藥物1周,隨后入選本研究。對照組給予西酞普蘭(四川科倫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號H20041200)20mg/d口服;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逍遙散加味治療,方藥組成:柴胡、當歸、白術、香附、陳皮、枳殼、丹皮、酸棗仁、柏子仁、遠志、山梔、黃芩各10g,白芍12g,茯苓15g,夜交藤15g,甘草5g,1劑/d。2組治療周期均為6周,若有嚴重失眠,可給予佳靜安定0.4mg/晚口服。
1.3觀察指標 ①治療前及治療后的第1,2,4,6周行漢密爾頓抑郁評定量表測定,治療6周后評定臨床療效。②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觀察:在治療前的2d及治療結束后當天23:00患者給予地塞米松1mg口服,在次日16:00抽取2mL血樣,經(jīng)離心及抗凝處理后取血漿冷凍保存,在樣本收集后統(tǒng)一使用放射免疫法檢測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與皮質醇(CORT)水平。③下丘腦-垂體-性腺軸(HPG)與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HPT)觀察:在治療前后的6:30—7:00采集患者3mL靜脈血,3 000r/min離心處理,取血清置于-20 ℃保存待測,統(tǒng)一應用雅培CI8200全自動免疫熒光分析儀檢測睪酮(T)、T3、T4、促甲狀腺激素(TSH)以及雌二醇(E2)。④治療過程中觀察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療效評價標準 漢密爾頓抑郁評定量表評分減分率≥85%為痊愈;減分率50%~85%為顯效;減分率25%~50%為有效,減分率≤25%為無效。
2.12組治療前后血漿CORT與ACTH水平比較 2組治療后CORT與ACTH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均<0.05),但2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2.22組治療前后T3、T4以及TSH水平比較 2組治療前后T3、T4以及TSH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2組間比較差異也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1 2組治療前后CORT與ACTH水平比較
表2 2組治療前后T3、T4以及TSH水平比較
2.32組治療前后T、E2水平比較 2組女性患者治療前E2水平明顯偏低;治療后,2組女性患者E2水平明顯提高(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T、E2水平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42組治療前后漢密爾頓抑郁評定量表評分比較 2組治療前漢密爾頓抑郁評定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漢密爾頓抑郁評定量表評分均低于治療前(P均<0.05),但治療后1周、2周2組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4周和6周治療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4。
2.52組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痊愈19例,顯效18例,有效5例,無效2例,愈顯率為84%;治療組痊愈23例,顯效19例,有效2例,無效0例,愈顯率為95%。2組愈顯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23.056,P<0.05)。
表4 2組治療前后漢密爾頓抑郁評定量表評分比較,分)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62組不良反應情況 對照組發(fā)生嘔吐、惡心15例,心動過速10例;治療組發(fā)生惡心、嘔吐8例,心動過速3例。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均經(jīng)適當調整得以緩解,未影響治療。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抑郁癥與去甲腎上腺素及5-HT等神經(jīng)遞質的代謝或者功能異常有直接關系,且大量研究顯示,抑郁癥患者的HPA軸功能出現(xiàn)亢進,經(jīng)治療后患者抑郁緩解則HPA軸功能的亢進狀態(tài)也會隨之逐步恢復正常[3-5]。西酞普蘭是一種5-HT再攝取抑制劑,可以選擇性對突觸間隙5-HT再攝取產(chǎn)生抑制,促使5-HT的水平升高,最終起到治療抑郁癥的作用[6]。但因為西酞普蘭對中樞5-HT的影響,會出現(xiàn)諸如心動過速、嘔吐或者惡心等不良反應。
抑郁癥屬中醫(yī)學“郁證”范疇,該癥是因情志不舒、氣血郁結而造成臟腑不和,最終出現(xiàn)氣滯、血瘀、火郁、痰結以及食積等種種表現(xiàn),臨床中多屬肝郁氣結型[7]。治療應該以疏肝理氣為主,以安神、化瘀、健脾和胃、養(yǎng)血柔肝以及清熱除煩為輔[8]。本研究所用逍遙散方劑中柴胡與香附有疏肝解郁之效,而枳殼與陳皮可以行氣寬中,當歸、白芍具有補血養(yǎng)肝之效;丹皮、黃芩及山梔具有清肝瀉熱的功效,柏子仁、酸棗仁以及夜交藤能夠養(yǎng)心安神,茯苓、白術與甘草可以健脾和胃,諸藥合用可以達到疏肝清熱、養(yǎng)心安神、健脾瀉火之效。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組愈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2組治療后血CORT、ACTH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但2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組中女性患者治療后E2水平較治療前明顯增高;治療第4周和第6周,治療組漢密爾頓抑郁評定量表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逍遙散對患者的HPA軸功能及女性患者HPG功能有明顯影響,但對HPT軸功能影響不明顯。但本研究樣本量小,觀察時間短,有待擴大樣本量,進行遠期隨訪研究。
[1] 丁國安,余國漢,梁紹材,等. 逍遙散加味聯(lián)合米氮平治療產(chǎn)后抑郁癥的臨床效果[J]. 廣東醫(yī)學,2010,31(16):2164
[2] 孫萍,盧衛(wèi)紅. 難治性抑郁癥增效治療研究進展[J]. 精神醫(yī)學雜志,2012,25(4):305-309
[3] 亢俊俊,陶晶,仇劍崟. HPA軸與抑郁癥關系的研究進展[J]. 醫(yī)學臨床研究,2014,31(4):776-779
[4] 左玲俊,徐俊冕. HPA軸功能與抑郁癥[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15(2):19-20
[5] 陽瓊,李萍,關靖,等. 難治性抑郁癥與HPA軸的關系研究[J]. 臨床醫(yī)學工程,2013,20(7):815-816
[6] 王進良,劉曉偉,楊國平,等. 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臨床觀察[J].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4,14(1):7
[7] 毛稚霞,李根起,楊媛,等. 解郁湯聯(lián)合氟西汀治療肝郁脾虛型抑郁癥30例臨床研究[J]. 河北中醫(yī),2012,34(2):223-225
[8] 鄧盛柞. 柴胡疏肝散加味結合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療效觀察[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12):81-82
10.3969/j.issn.1008-8849.2015.33.026
R749.41
B
1008-8849(2015)33-3715-03
201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