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蓉
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大陸刑法與臺灣刑法,無疑都受到中華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浸染,可以說在法律文化傳統(tǒng)上同源。但由于兩岸刑法借鑒了不同的外國刑法,兩岸刑法的體例和模式有諸多不同,關于事實錯誤的規(guī)定概莫能外。
臺灣刑法總則明文規(guī)定了犯罪故意的概念:“行為人對于構成犯罪之事實,明知并有意使其發(fā)生者,為故意。行為人對于構成犯罪之事實,預見其發(fā)生并不違背其本意者,以故意論?!庇纱丝芍_灣規(guī)定的“認識內容”為“構成犯罪的事實”。而由大陸刑法總則關于“故意犯罪”的規(guī)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可引伸出大陸刑法“認識內容”的概念:“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的結果?!笨梢?,臺灣刑法中的認識內容是一個形式概念,大陸刑法中的則是實質概念,并側重于要求行為人有對行為社會危害性的認識。筆者以為,在具體個案中,社會危害性的大小是通過犯罪構成事實來確認的,二者并不具備實質差別,只是大陸的表述更具政治色彩。但兩岸學者在具體認識內容上存在分歧。兩岸學者都認同具體認識內容包括行為、結果犯中的行為結果、結果犯中行為與行為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系以及某些犯罪中行為的時間、地點、手段在內的犯罪客觀方面諸客觀事實特征;而在犯罪主體、犯罪客體、行為性質以及是否為具體認識內容上意見相左。從行為人對這些因素的認識是否影響構成犯罪的事實和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筆者以為,犯罪客體和行為性質是具體認識內容,主體不是具體認識內容。兩岸通說都將對認識內容的錯誤認知分為法律錯誤和事實錯誤。法律錯誤在所不問。事實錯誤,又稱構成要件錯誤,是指在故意犯罪過程中,行為人主觀上認識的事實與客觀發(fā)生的犯罪構成事實不相符合。
兩岸通說對事實錯誤有不同的分類。大陸學界通說按事實錯誤的具體表現形式將事實錯誤分為五類:(1)客體的錯誤。即行為人意圖侵犯一種客體,卻侵犯了另一種客體。(2)對象的錯誤。(3)行為實際性質的錯誤。(4)工具的錯誤。(5)因果關系的錯誤。有學者指出如果對客體錯誤作廣義理解,則很難區(qū)分它與其它類型的事實錯誤有何區(qū)別。不宜將客體錯誤單列為一種事實錯誤。也有學者提出行為實際性質的錯誤既不是事實錯誤也非法律錯誤,是一種獨立的錯誤形態(tài)。臺灣學界通說則根據事實錯誤是否在同一構成要件內,將事實錯誤分為具體事實之錯誤與抽象事實之錯誤。具體事實錯誤,指在同一犯罪構成要件性質內之不一致。一般包括三類:(1)客體錯誤。即行為人誤認攻擊的對象。(2)打擊錯誤。即行為人攻擊手段的失誤。(3)因果歷程錯誤。即因果流程不在行為人的設想或操控范圍內。抽象事實錯誤,指不在同一犯罪構成要件性質之不一致。一般包括“以無為有”和“以有為無”兩種關于犯罪成立要件之錯誤與所知重于所犯、所犯重與所知兩會總關于刑罰輕重要件之錯誤。在臺灣學界,因果事實錯誤是否歸屬于事實錯誤也有爭議。
兩岸對事實錯誤的處理方式也有不同。臺灣學界由于早期深受日本之影響,向來處理事實錯誤的主要見解有具體符合說、法定符合說及抽象符合說。大部分學者認為具體符合說和法定符合說理論上相對完善,主張以二者作為事實錯誤的處理原則。從臺灣的實務相關判解中,可得知,關于客體錯誤,系采法定符合說予以處理,即行為人主觀上所認識之事實與客觀上現實發(fā)生之事實,如其法定罪質相同者,在罪質重合范圍內不阻卻故意,罪質重合范圍外部分,則阻卻故意;如法定罪質不同者,亦阻卻故意。關于打擊錯誤,則系采具體符合說,即行為人主觀上所認識之事實與客觀上顯示發(fā)生之事實,具體上不一致時,即阻卻故意。關于異種構成要件錯誤之類型,實務似采抽象符合說,即行為人主觀上所認識之事實與客觀上現實發(fā)生之事實在構成要件上縱屬相異,因其整體犯罪事實終究系一定犯罪之意思而發(fā)生,即有抽象之符合,在輕罪限度內,不阻卻故意;關于因果歷程錯誤之處理,實務似非采錯誤理論,而傾向與依因果關系理論處理。大陸理論界并未對事實錯誤的處理原則有一個明確的理論性概括,學界主要有五種觀點:罪名符合說,法定符合說,兼采說,主客觀相統(tǒng)一說,危害社會結果說。雖各具特點,但在復雜的實務問題上都存在難以自圓其說的情況。實務上,司法機關通常強調“主客觀相統(tǒng)一原則”,即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之唯一根據是主客觀相一致的犯罪構成,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定罪。
綜上,筆者認為,兩岸關于犯罪故意之事實認識因素的規(guī)定各有千秋,也均存在需要完善之處,兩岸刑法學界有加強交流之必要。
[1]趙秉志著.新刑法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2]趙秉志主編,蔡墩銘校訂.兩岸刑法總論之比較研究[M].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
[3]靳宗立.刑法之傳承與變革[M].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10.
[4]林東茂.刑法綜覽[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5]黃仲夫.刑法精義[M].臺北:辰皓國際出版制作有限公司,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