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中
德宏師范高等??茖W校,云南 德宏678400
高職法律事務專業(yè)實踐性教學改革的調研活動對于改革、創(chuàng)新我們高職法律專業(yè)教育有著比較重要的作用,既能為我們今后更好的開展法律事務實踐性教學提供目標和重要的參考,又能對我們階段性的實踐性教學改革進行評價,分析我們工作的長處和不足。
我校法律事務專業(yè)自2005年招生,近幾年來畢業(yè)生的就業(yè)途徑有:考國家公務員、事業(yè)單位和進入公司企業(yè),所以我們首先針對上述三類單位進行了問卷調研,共發(fā)出調研問卷132 份,回收有效問卷89 份,具體的調研成果是:
1.調研對象的法律業(yè)務及比例
合同業(yè)務,66.3%;公司登記、審批業(yè)務,27.7%;訴訟業(yè)務,49.4%;侵權糾紛,47%;知識產權事務,31.3%;債權債務,36.1%;財會稅務業(yè)務,37.3%;勞動社會保障業(yè)務,47%;票據(jù)證券業(yè)務,19.3%;涉外經濟業(yè)務,4.8%;金融保險業(yè)務,26.5%;婚姻家庭業(yè)務,31.3%;房地產業(yè)務,32.5%;民間糾紛調解,47%。
2.調研對象從事法律業(yè)務的頻率
頻繁,24.7%;經常,30.3%;偶爾,31.5%;基本上很少,13.5%。
3.調研對象對法律業(yè)務工作人員的素質、能力要求
能力較強,38.2%;較熟練,36%;具體基本能力,22.5%;要求不高,3.4%。
4.調研對象是否愿意接受法律事務畢業(yè)生
愿意,54.2%;不愿意,3.6%;視情況而定,37.3%。
5.調研對象要求畢業(yè)生應具備的法律專業(yè)知識
民法,69.7%;經濟法,52.8%;公司法,42.7%;合同法,66.3%;行政法,52.8%;勞動法,58.4%;房地產法,27%;金融法,18%;消費者權益保護法,40.4%;婚姻家庭法,27%;刑法,39.3%;國際經濟法,6.7%;訴訟法,52.8%;知識產權法,24.7%;保險法,30.3%;財政稅收法,42.7%。
6.調研對象對畢業(yè)生除法律知識外還應具備的其他知識的要求
(1)計算機操作能力:較強,25.9%;熟練,51.9%;基本,21%;無需具備,1.2%。
(2)外語溝通能力:較強,9.4%;熟練,30.1%;基本,49.1%;無需具備,11.3%。
(3)文書寫作能力:較強,26.3%;熟練,51.3%;基本,21.1%;無需具備,1.3%。
(4)汽車駕駛能力:具備,93%,無需具備,7%。
(5)社交禮儀能力:較強,42.4%;熟練,39.4%;基本,18.2%。
(6)企業(yè)管理能力:較強,21.8%;熟練,34.5%;基本,30.9%;無需具備,12.7%。
(7)財務會計業(yè)務能力:較強,30%;熟練,32%;基本,38%;無需具備,14%。
(8)組織溝通協(xié)調能力要求:較強,46.5%;熟練,42.3%;基本,11.3%。
7.調研對象對學生法律實踐活動的建議
多安排,38.6%;正常安排,59.1%;較少安排,2.3%。
1.本部分調研對象主要集中就業(yè)單位,主要是公司企業(yè),其次是在律師事務所、司法局、法院、公安局里工作,但大多數(shù)為合同制身份,有少數(shù)同學通過考試進入國家機關。
2.調研對象中從事法律各種業(yè)務的頻率為:頻繁,24.7%;經常,30.3%,二者總和占到了55%,這些單位的法律業(yè)務是比較頻繁的,我們的畢業(yè)生完全有可能在單位中發(fā)揮他們的專業(yè)特長。根據(jù)本部分第四個問卷項目可以看出,是否愿意接收法律事務畢業(yè)生的情況是:愿意45 票,54.2%;不愿意3 票,3.6%;視情況而定31 票,37.3%,愿意的比例已經過半,如果我們畢業(yè)生的能力和素質較好的話,學生的就業(yè)率一定會比較好。
3.根據(jù)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各調研對象主要的法律業(yè)務主要集中在民商法方面,主要有:民法、經濟法、合同法、勞動法、行政法、訴訟法、公司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這個調研結果就給我們在教學計劃的設計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參考,讓我們的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需要。
4.調研對象對畢業(yè)生的能力要求除專業(yè)知識外主要集中在:計算機操作、文書寫作、汽車駕駛、社交禮儀、溝通協(xié)調等。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就業(yè)、適應社會需要,我們在教學計劃中應適當?shù)脑黾由鲜稣n程或者開展特定培訓,增加學生就業(yè)的競爭力。
5.各調研對象對我們開展實踐性教學是比較支持的,“應多多開展,38.6%;正常安排,59.1%;較少安排,2.3%”,這也就堅定了我們在今后持續(xù)開展實踐性教學活動的信心。
實踐性教學開展后,我們對法律事務專業(yè)學生進行了問卷調研,通過問卷調研來檢驗我們教研改革的成果,分析得與失。我們發(fā)出問卷70 份,回收有效問卷70 份,問卷調研的內容主要涉及課程設置、教材、教學方法、實踐性教學活動等方面。
1.目前的教材是否適合學習需要
符合,85.7%;不符合,14.3%。
2.課程設置是否合理
合理,84.3%;不合理,15.7%。
3.還應該增加哪些方面的課程
民商法類,65.7%;經濟管理類,54.3%;文秘商務類,54.3%;無須增加,5.7%。
4.目前實踐性教學學分設置是否合理
合理,91.4%;不合理,8.6%。
5.是否需要增加實踐性教學學分
需要,90%;不需要,10%。
6.開展實踐性教學是否有利于提高實踐能力
是,97.1%;否,2.9%。
7.是否支持我們開展實踐性教學
支持,100%,不支持,0%。
8.教師在開展實踐性教學中的態(tài)度
都很認真,70%;大部分老師認真、少部分老師不認真,27.1%;少數(shù)老師認真、其他不認真,2.9%。
9.教師在開展實踐性教學中的能力
能力都很強,67.1%;大部分老師能力強、少數(shù)老師不強,31.4%;少數(shù)老師能力強、其他不強,1.5%。
10.是否滿意實踐性教學的效果
滿意,90%;不滿意,10%。
11.開展實踐性教學的方式是否合理
合理,94.3%;不合理,5.7%。
12.是否有必要固定時間到實踐單位開展實踐
有必要,95.7%;沒有必要,4.3%。
1.在常規(guī)教學方面,我們的教學計劃是按照教育部的指導性意見來設定的,使用高職高專教材,滿足高職教學的“夠用性”、突出“實踐性”,我們主要采用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的高職法律事務專用教材,超過85%的同學就肯定我們的課程設置和所使用的教材。
2.在開展實踐性教學方面,學生是比較支持的。所有調研的同學都支持我們的工作,97%的同學認為實踐性教學能增強他們的能力,91%的同學認為在理論教學學分外設置實踐性教學學分是合理的,而且有90%的同學認為還需要增加實踐性教學的學分。以上這些教學結果極大的鼓勵了我們開展實踐性教學的信心。
3.在開展實踐性教學工作中,同學們對教師的實踐性教學工作能力和態(tài)度給予了比較好的評價。70%的同學認為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認真、67%的同學認為教師的工作能力都很強、90%的同學滿意教師開展實踐性教學的效果和自己的收獲、94%的同學在總體上認可我們開展實踐性教學的方式。
4.實踐性教學分為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兩種,學生特別喜歡參加校外實訓,95.7%的同學希望能每學期有固定的時間到各單位開展實踐活動。
法律事務是一個高職高專專業(yè),與傳統(tǒng)的法學本、碩、博教育有明顯的不同,這種不同更多的體現(xiàn)在高職教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業(yè)務實際操作能力,讓畢業(yè)生能迅速上手,為單位處理具體的法律業(yè)務。所以在教學工作中我們必須強調實踐性教學,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各種法律實踐性工作,只有這樣我們的畢業(yè)生才能適應社會需要。
我們針對社會單位和學生開展了兩次調研活動,獲得了一手的調研資料,獲得了實踐單位和學生對我們教學情況的真實反饋,這些材料是非常有價值的。從調研結果來看,我們得到的評價和反饋都是積極的,既反映了社會各單位對實踐性教學的肯定態(tài)度,也反映了我們實踐性教學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果。當然我們的工作也存在著不足之處,比如教師指導學生的能力還有待加強,開展實踐性教學的方式要進一步多樣化等等,這些工作有待于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