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學生選舉權行使現(xiàn)狀:基于大學生選舉權意識的實證調查*基金項目:本項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型科研項目資助,是西南民族大學2015年研究生“創(chuàng)新型科研項目”碩士一般項目(項目編號為:CX2015SP41)。
朱超偉
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選舉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石,選舉制度的運行質量決定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運行質量。大學生的選舉權意識對我國民主發(fā)展具有特殊意義。筆者通過實地調研,收集相關數(shù)據(jù),進而分析大學生群體的選舉意識情況。結果表明大學生群體具有基礎的選舉權意識,但是基層選舉的規(guī)范性有待提高。
關鍵詞:民主;選舉權意識;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D621.4
作者簡介:朱超偉(1989-),男,漢族,河北保定人,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研究方向:憲法與行政法。
民主制度使國家的命運掌握在公民手中而非君主。而民主制度的運行質量取決于公民民主意識。其中有三個重要因素:1、精英群體的民主意識與政治參與質量;2、普通公民的民主意識與政治參與質量;3、社會環(huán)境對民主的態(tài)度。而大學生群體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首先,大學生學習階段正是價值觀形成穩(wěn)固的時期。其次,大學生是一個未定型的群體,精英群體較多人是從大學生群體中產(chǎn)生。選舉權是政治參與的重要方式,研究我國高校學生選舉權的行使現(xiàn)狀,可以作為透視我國民主制度運行情況作一個參考。
一、被試的者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問卷的對象全部21歲至27歲之間的研究生,至少應當經(jīng)歷過一次選舉,調研的內容是他們在本科以及研究生階段行使選舉權的一些情況。由于研究生們本科所就讀的學校各不相同,這樣調研可以反映高校選舉權行使的普遍情況,而非僅僅反映某一所高校的選舉情況。
二、問卷結構
筆者認為有必要從主觀與客觀兩個方面來調查高校學生的選舉意識。主觀方面為調查被試者對選舉權的理解與態(tài)度;客觀方面則調查現(xiàn)行選舉制度的運行效果。筆者設計了一個高校學生選舉意識的評估體系。該體系共有五個模塊:(1)選舉的重要性認知;(2)選舉權的認知;(3)參與程序認知;(4)實際參與;(5)選舉制度認同性調查。每一個模塊下設兩個問題,主要以單選為主、多選和排序為補充。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選舉的重要性認知這一模塊主要是為了測試選舉制度在被試者心中的重要程度。被試者中有83%的人認為選舉制度具有積極意義。民主共和與其他幾種政治運行模式的排序比較中,有68.75%的被試者將民主共和列為最優(yōu)選項。顯示出被試者對基于選舉制的民主共和體制的高度認同。
選舉權的認知這一模塊主要是為了調查被試者對于選舉權理解與熟悉程度。由于兩道題均屬于十分基礎的問題,但被試者的正確率出現(xiàn)了較大差異。兩道題的正確率分別為77.08%和43.75%。由此可以推斷被試者對于選舉權有一定的認知,但是處于一個十分基礎十分有
限的階段。也與我國教育重政治思想教育,輕政治權利教育有一定關系。參與程序認知這一模塊是為了測試被試者對于選舉制度運行程序的認知。這一模塊的問題對于被試者而言十分陌生。兩個問題分別有20%和27%的人直接選擇不知道。答錯率均超過半數(shù)。正確率不及四分之一。顯示出被試者對于選舉制度的運行程序非常不了解。這與人民代表大會作為我國最高權力機關的地位十分不符。人大選舉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石,被試者對于選舉程序的陌生值得所有人反思。
實際參與的規(guī)范性模塊是為了測試參與選舉的被試者的參與質量與程序合規(guī)性。兩道問題既可以調查被試者參與過選舉的人數(shù)比例,又可以測試被試者的對待選舉的嚴肅心態(tài)和選舉程序的合規(guī)性。39.4%的被試者表示從來沒有參與過人大代表選舉。這個結果雖然與被試者群體普遍年輕,缺少社會經(jīng)驗有關。但被試者的年齡分布在21到27歲之間,按照年齡推斷至少應該有一次參與人大選舉的機會。參與過選舉的被試者有45.8%的人表示不認識候選人,也不了解候選人的基本情況。39.59%的被試者表示非自主的選擇了候選人。其中35.42%的候選人表示被要求選擇特定候選人,4.17%的被試者表示拿到選票時選票即被填寫好。根據(jù)調差結果,不論是基層選舉的參與率還是選舉過程的合規(guī)性,都很不理想。
選舉制度認同性模塊是為了測試被試者對于我國選舉制度的認同度。52.08%的被試者認為我國選舉制度與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89.58%的被試者認為我國目前的選舉制度運行質量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該測試表明被試者對于我國選舉制度的積極意義持不同的看法。大多數(shù)被試者并不滿意當前的選舉制度。
根據(jù)調查結果加以綜合分析。主觀方面,高校學生認為選舉權是十分重要的權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最優(yōu)的政權組織形式,認為選舉制度對于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公平具有積極意義??陀^方面,高校學生對于選舉權的理解淺薄,缺乏對于選舉權和選舉程序的一些基礎性常識。同時,目前高校的基層選舉存在各種不合規(guī)現(xiàn)象,難以擺脫走過場的嫌疑。這些問題影響著高校學生對我國選舉制度運行質量的評價,絕大多數(shù)人都難以滿意現(xiàn)在這種狀況。進一步規(guī)范高?;鶎舆x舉,使高校學生的選舉權嚴肅的落到實處應該是當前高?;鶎舆x舉應該抓的主要問題。
[參考文獻]
[1]焦洪昌.選舉權的法律保障——憲政論叢[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張卓明.選舉權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3]蔣勁松.被選舉權、競選正當性與競選權[J].法學,201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