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輝++金玉旗
摘要:物理教師要重視實驗教學,并通過實驗加強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筆者對物理實驗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一些誤區(qū)進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
關鍵詞:教師;教學;實驗;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20-064-1一、忽視實驗教學中的挫折教育
在中學物理實驗中,許多教師往往忽視實驗過程對學生受挫教育的培養(yǎng)。實驗是一種有目的性的操作行為。學生觀察演示實驗,自然也會產(chǎn)生自己動手的欲望。讓學生多動手做實驗,不僅可以滿足學生操作的欲望,還可以讓學生不斷體會和嘗到“發(fā)現(xiàn)”和“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喜悅,收到挫折教育的功效,從而增加學習的欲望,進而轉(zhuǎn)化為一種熱愛科學的素質(zhì)和志向。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當學生在實驗中遇到困難時,一些教師為了省下課堂時間,直接自己親手為學生排憂解難,這樣,學生只是莫名地被告知結論,而非自己實驗所得,沒有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般科學探究過程。學生缺乏必要的實驗引導,只關注實驗結論的得出與否,必將導致實驗教學的失敗,也是實驗教學中挫折教育的缺失。
案例1在電學實驗中,電路連接出現(xiàn)故障時,導致實驗失敗。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己尋找故障的原因(如:接觸不良、斷線、接線柱銹蝕或松動、短路……),教師可以適當指導,并肯定學生為找出故障所付出的努力。學生親手排除故障,既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技能,又鍛煉了他們的抗挫折能力,起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效果。
二、教師實驗意識淡薄,使實驗教學不能自覺開展
學校和教師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驗的思想。教學方法普遍采用講授法,有的老師甚至認為學生不會動手做實驗沒關系,只要會動筆考實驗就行。由此而引發(fā)了“做實驗不如講實驗”,“講實驗不如背實驗”的荒謬做法。加之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進入課堂,使得部分教師過分追求,迷戀動畫制作的模擬實驗,不重視讓學生看實物,或進行實際操作??偠灾?,目前相當數(shù)量的教師不做或少做實驗,放棄了運用實驗的直觀教學方法,這樣教出來的學生一遇到實物就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動手,更不要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了。
實驗為研究者提供了一種事實和依據(jù),為學習者提供了一種感知機會。如果物理教師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并自覺地運用物理教學原則,遵循物理教學規(guī)律,利用實驗為學生提供感性知識,通過實驗建立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充分利用實驗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技能,把實驗貫徹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何愁物理教學的效果不能提高!相反,教師如果缺乏實驗意識而被動地、消極地對待物理實驗教學,把正常的行之有效的物理實驗當成一種“額外”的負擔,用“紙上談兵”式的說教替代直觀實驗教學,那么,教師因為怕麻煩、怕“苦”而只能當物理教學生涯中的“苦行僧”。
三、受模式化教學的束縛,不能打破常規(guī)
實驗教學模式僵化,教學方式呆板,從教學內(nèi)容到教學方式?jīng)]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發(fā)展空間。學生自由思想的養(yǎng)成及獨立風格的造就,往往就是從打破常規(guī)開始的。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方法的形成,不利于學生智能的發(fā)展。
就分組實驗來說,教師把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儀器、操作步驟、注意事項……講得面面俱到,然后學生照著現(xiàn)成的實驗步驟或跟著教師動幾下,取幾個數(shù)據(jù),實驗就算完成了,這樣做實驗,收獲不大。
另外,在教授了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之后,有些同學就想當然地認為實驗探究必須嚴格按照這些步驟進行,這時,教師就要鼓勵學生突破思維定勢,告訴他們不是每個探究活動都必須包含這些步驟,如裝滿水的杯子里還能放多少回形針的探究實驗,活動本身就是以問題的形式提出,就不需要提出問題、實驗原理等環(huán)節(jié),就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動手實驗,營造鮮活、開放的課堂氛圍。而有些實驗比較復雜,甚至還需加入交流合作環(huán)節(jié)。
案例2在研究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先結合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進行猜測凸透鏡都能成什么樣的像?然后應大膽地放開讓學生進行找像“游戲”,根據(jù)找到的像再進行歸納、交流,總結出成倒立縮小實像、倒立放大實像、正立放大虛像的規(guī)律。學生熱情高漲。接著教師拋出更具探究意義的問題,進一步讓學生猜測:凸透鏡成實像與虛像的分界點在哪里?凸透鏡成放大實像與縮小實像的分界點在哪里?蠟燭慢慢向透鏡靠近時,像的大小怎么變化?如何改變像的高度等問題,讓學生盡情地猜測→驗證→總結,這種教學理念,對提高學生直覺思維的敏銳性和迅速性,培養(yǎng)大膽猜想和實驗驗證相結合的科學態(tài)度很有好處。
不敢突破教材,完全依賴教材,勢必會導致機械化的學習,學生被束縛在教材里。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有不同見解,有多種猜想,對少數(shù)學生的“怪念頭”及實驗中的標新立異,不能輕易“扼殺”,應認真對待,加以分析,盡可能提供儀器進行驗證,揚其精華,棄其糟粕,積極保護學生寶貴的懷疑探索精神。
讓課堂更加充滿靈動,更加鮮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