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儒
【關鍵詞】 物理教學;教學情境;物
理美;審美能力;思維;
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1—0113—01
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還是一門藝術。如果掌握了這門藝術,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物理教學更加精彩。下面,筆者就中學物理教學的藝術,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適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輕松地認識物理的本質,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規(guī)律,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如,教學“光的折射現(xiàn)象”時,創(chuàng)設一個實驗情境:實驗裝置是一個玻璃槽,其中裝滿水,水中插上一個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貼一條用塑料紙剪成的魚,讓幾個學生各用一根鋼絲猛刺水中的魚。學生總認為眼睛所看到的魚的位置很準確,但沒有一次刺到魚。教師把泡沫片從水中提起來,發(fā)現(xiàn)三根鋼絲都落在魚的上方,接著說:要知道這個道理,就得學習“光的折射現(xiàn)象”。這樣引入,將光學原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來,把學生帶入漁民叉魚的情境中去,符合初中學生對新鮮事物好奇好動的特點,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用實驗研究光的折射結論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認知起點。實踐證明,只有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物理情境,才能使教學內容變美、變活。
二、及時展示物理的美
科學家們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往往以科學美作為追求的目標,通過他們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論,在內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簡單、和諧。教師教學中應向學生展示物理知識的美的一面,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物理內容的簡單美,表現(xiàn)在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表達上,科學、準確、簡潔;物理學的對稱美,如運動與靜止、勻速與變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場的兩極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質存在、構成、運動及其運動規(guī)律的對稱性而產生的美感。由此可見,教學中只要教師善于發(fā)掘物理學的“簡潔美”、“對稱美”、“和諧美”,就可以震撼學生的心田,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師的教學能否產生藝術效果,有賴于教材、教師的精心備課和教學水平,還要看學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藝術情趣,而影響學生藝術情趣的其中一條因素就是審美能力,所以教師在展示科學美的同時,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奧秘,使他們在探索中領會許多事物的本質與聯(lián)系,感受到知難而進、解疑釋惑、獲得新知識的愉快,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促使學生積極思維
教學中要想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其智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的大腦積極主動地思維起來,要善于設計一些讓學生“跳一跳能吃到果子”的問題,可以通過設計實驗情境、故事情境、習題情境、漫畫情境等激發(fā)學生思維。
如,在教“壓強”應用時,可出示一張漫畫,題目是“三毛應該怎么辦”,畫的是三毛陷入沼澤地里正在下沉,情況萬分危急,周圍又無人幫助,請你為三毛出主意。設計這樣緊扣學生心弦的情境問題,把學生帶入物理情境中,利用學生善良的天性調動其思維的積極性,大家都主動地為三毛出主意,達到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的目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币虼耍處煵粌H要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如何學習,使他們能夠不斷地獲取新知識。教給學生方法后,還要設計題目進行練習,以達鞏固的目的。設計的題目應有一定的難度,以起到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的作用。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時,學生就能夠享受到成功的歡樂和喜悅。如,教學“影響蒸發(fā)快慢的三個因素”時,教師提出要想使?jié)褚路M快變干怎么辦,讓學生結合平時生活經驗想出自己的辦法,最后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出影響蒸發(fā)快慢的三個因素。這樣教學,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