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雯 劉偉恒
4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臨床診療分析
張淑雯 劉偉恒
目的 探討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方法 對4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診療經過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通過對40例患者給予非諾夫他林、乳果糖口服液聯(lián)合麻仁潤腸丸治療, 40例患者均在3~14 d獲得痊愈, 且均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結論 大多數(shù)便秘屬于功能性便秘, 通過對40例患者的臨床觀察, 驗證了非諾夫他林、乳果糖聯(lián)合麻仁潤腸丸治療功能性腹瀉, 效果明顯, 適合基層醫(yī)院推廣應用。
功能性便秘;非諾夫他林;乳果糖口服液;麻仁潤腸丸
便秘是指大便次數(shù)減少, 一般每周<3次, 伴排便困難、糞便干結或不盡感。便秘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 人群發(fā)病率達2%~28%。功能性便秘(FC)是指便秘患者未被發(fā)現(xiàn)任何形態(tài)和生化異常, 又不符合腸易激綜合征(IBS)的診斷標準的患者[1]。這種疾病造成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 身心健康嚴重受損。據(jù)此對本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40例確診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診療經過具體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的40例確診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進行綜合分析。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45~65歲, 平均年齡60歲。其中合并腸易激綜合征8例, 占20%;存在2型糖尿病史8例, 占20%;屬于頑固性便秘16例, 占40%;有抑郁焦慮病史8例, 占20%;均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診斷標準。
1.2 臨床診斷 診斷標準[2]:功能性便秘根據(jù)羅馬Ⅲ標準,在診斷之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 且近3個月癥狀符合以下2項或2項以上, 即為便秘。①排便費力(≥25%);②排便為塊狀或硬便(≥25%);③有排便不盡感(≥25%);④有肛門直腸梗阻或阻塞感(≥25%);⑤需要用手法(如手指輔助排便、盆底支撐排便)以促排便(≥25%);⑥排便每周<3次。所有便秘患者不用緩瀉劑幾乎沒有松散大便。
1.3 治療方法 本院對40例確診患者均給予非諾夫他林片, 100 mg/次, 睡前服。最大劑量根據(jù)患者情況可增加至200 mg。乳果糖口服液, 30 ml/次, 在早餐時1次服用;并給予中成藥麻仁潤腸丸(水蜜丸), 3.2~6.4 g/次, 根據(jù)患者嚴重程度取決用量, 2次/d口服。然后對規(guī)律服藥的患者進行臨床觀察,記錄大便次數(shù)。療程7~14 d。
1.4 療效判定標準[3]顯效:便秘癥狀消失, 大便次數(shù)每周>3次;有效:便秘癥狀基本消失或大便糞質變軟、松散;無效:便秘次數(shù)無改善, 腹脹癥狀加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2.1 本院采用中西藥聯(lián)合治療后, 大部分患者在3 d后便秘癥狀改善, 經7~14 d的系統(tǒng)治療, 顯效34例, 占85%;有效6例, 占15%, 總有效率達到100%。其中經聯(lián)合治療20例3 d內顯效, 占50%;16例5~7 d顯效, 占40%; 4例10~14 d顯效, 占10%。40例患者均在3~14 d獲得治愈??傆行蔬_到100%。
2.2 不良反應 兩組均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但有15例患者尿液變?yōu)槌尸F(xiàn)出橘紅色, 均系藥物服用療程超過7 d的患者, 停藥3 d后尿液均恢復正常顏色。
便秘是一個癥狀而不是一種疾病, 所以便秘的診斷應包括便秘的病因(功能性和繼發(fā)性便秘)和誘因、程度(輕、中、重)及類型(慢傳輸型、出口梗阻型、傳輸時間正常型)[3]。而FC的發(fā)病往往是多因素的綜合效應。其中功能性便秘主要是由于腸功能紊亂所引起。相當多的功能性便秘患者有全胃腸或結腸通過時間延緩, 低下的結腸動力無法將大便及時推送至直腸, 從而產生便意[1]。此外排便習慣不良也是便秘的重要原因。意識可以控制排便, 長時間抑制排便可使胃腸道通過時間延長, 直腸感覺減退, 形成便秘。另外長期不吃早餐, 攝入食物水分過少、精神長期處于焦慮、抑郁狀態(tài)也可形成便秘。對于功能性便秘的治療, 為個體化的綜合治療,以緩解癥狀, 恢復正常腸動力和排便生理功能為目的[1]。給予合理的飲食, 增加膳食纖維及飲水量, 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增加運動量并積極調整心態(tài)是常用的對癥支持治療方法。本院在上述治療方法的基礎上給予采用針對病因治療的同時給予中西藥物聯(lián)合進行對癥治療, 均給予非諾夫他林片, 乳果糖口服液, 并給予中成藥麻仁潤腸丸(水蜜丸), 聯(lián)合治療。結果中西藥聯(lián)合治療獲得良好療效。
非諾夫他林片(酚酞片), 本品主要作用于結腸, 口服后在小腸堿性溶液的作用下形成可溶性鈉鹽, 從而刺激腸壁內神經叢, 直接作用于腸平滑肌, 使腸蠕動增加, 同時又能抑制腸道內水分的吸收, 使水和電介質在腸道內蓄積, 產生緩瀉作用[2,4]。
乳果糖在結腸中被消化道菌叢轉化成低分子量有機酸,導致腸道內pH值下降, 并通過保留水分, 增加糞便體積。上述作用刺激結腸蠕動, 保持大便通暢, 緩解便秘, 同時恢復結腸的生理節(jié)律。麻仁潤腸丸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主要用于腸胃積熱, 胸腹脹滿, 大便秘結者, 有通便、促進腸運動的作用[2,5]。
綜上所述, 對FC患者給予非諾夫他林、乳果糖口服液聯(lián)合麻仁潤腸丸治療功能性便秘, 效果顯著, 適合在基層醫(yī)院推廣使用。
[1] 王吉耀.內科學(下冊).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2: 1028-1052.
[2] 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和處方集編委會.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 (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201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3:27-28, 108-109, 304-305.
[3] 于景龍, 楊鑫.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培訓系列教材:臨床分冊之呼吸、消化、中毒、骨科、皮膚科疾病及用藥.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1:69-70.
[4] 薛寧.中醫(yī)辨證治療小兒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3.
[5] 邱劍鋒.養(yǎng)血潤腸方治療血虛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臨床及實驗研究.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0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123
2014-12-26]
161614 黑龍江省克山縣西城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內科(張淑雯), 黑龍江省克山縣西城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劉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