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明 林良素 利定建
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相關性研究
梁曉明 林良素 利定建
目的 觀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的水平, 研究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相關性。方法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120例作為觀察組, 同時選擇同期正常妊娠晚期孕婦40例作為對照組, 觀察兩組孕婦的血清超敏C蛋白水平, 并研究其臨床價值。結果 觀察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為(6.03±2.09)mg/L顯著高于對照組的(2.32±1.63)mg/L,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不同時期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且隨著妊娠期高血壓病情的發(fā)展, 其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呈正相關關系(r=0.78, P<0.05)。結論 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呈正相關關系, 通過觀察孕婦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 可以真實了解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情的進展, 可以作為病情評估的重要臨床指標。
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妊娠期高血壓疾??;相關性研究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HDCP)是以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等為主要臨床特點的女性妊娠期特有的疾病, 往往發(fā)病于妊娠20周后, 發(fā)病率達9.4%左右。截止到目前,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因與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 嚴重發(fā)病時可威脅母嬰生命健康。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作為炎癥反應中一個十分靈敏的指標, 現(xiàn)已在心血管疾病領域中占據(jù)了重要位置。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lián)性, 本組研究資料對這種關聯(lián)性進行了研究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120例作為觀察組, 年齡22~37歲,孕周36~41周, 其中妊娠期高血壓40例, 輕度子癇前期40例,重度子癇前期40例。120例患者均符合樂杰主編的第7版《婦產(chǎn)科學》的診斷標準, 均排除可能影響本次研究的高血壓病、糖尿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等疾病。同時選擇本院同期正常妊娠晚期孕婦40例作為對照組, 年齡25~39歲, 孕周37~41周。兩組孕婦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標本采集 兩組孕婦均于入院后治療前, 空腹取外周靜脈血3 ml, 靜置10 min后, 對其以1000 r/min的速度進行離心5 min, 分離血清。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含量, 主波長340 nm, 副波長800 nm測量其吸光度值。檢測標準與操作過程嚴格遵守操作說明書。本次研究選用的測定儀器為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試劑盒為上海科華公司提供。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文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標準差( 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孕婦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的比較 觀察組妊娠期高血壓孕婦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為(6.03±2.09)mg/L,對照組孕婦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為(2.32±1.63)mg/L,觀察組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不同時期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 觀察組中妊娠期高血壓40例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為(4.18±1.97)mg/L, 輕度子癇前期40例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為(4.87±1.10)mg/L, 重度子癇前期40例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為(6.45±1.87)mg/L。結果顯示,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不同時期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且隨著妊娠期高血壓病情的發(fā)展,其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呈正相關關系(r=0.78, P<0.05)。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女性妊娠期的一種特有疾病, 其病因與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 目前業(yè)內學者普遍認為其發(fā)病與異常滋養(yǎng)細胞侵入子宮肌層、營養(yǎng)缺乏、胰島素抵抗、免疫機制、血管內皮損傷及遺傳因素等有關, 該病現(xiàn)已成為導致孕產(chǎn)婦死亡的高危因素之一。C反應蛋白是20世紀30年代有關學者在急性感染患者的血清中發(fā)現(xiàn)的, 是各種蛋白在急性炎癥反應中的最敏感性的指標, 機體出現(xiàn)炎癥反應時其水平顯著上升, 是一種臨床常用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 當炎癥得到緩解時, 其水平也會隨之快速降低, 最終恢復到正常范圍。但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 常規(guī)C反應蛋白水平檢測已不能滿足要求, 因此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因其更敏感更精確的優(yōu)勢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近年來研究表明,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不僅與常見炎癥反應相關, 而且與動脈粥樣硬化、急性腦梗死、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妊娠期常見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也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可用于相關疾病病情的發(fā)生發(fā)展、病情嚴重程度的初步判斷及預后等[1]。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孕婦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孕婦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不同時期的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同時隨著疾病的發(fā)展, 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呈正相關關系(P<0.05)。這就表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的動脈壁有炎癥存在, 而其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可能和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相關, 在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的患病程度進行判斷時可依照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
綜上所述, 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呈正相關關系, 通過觀察孕婦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 可以真實了解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情的進展, C反應蛋白水平可以作為病情評估的重要臨床指標, 其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嚴重程度判斷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1] 李喜榮, 黃少雅, 周世鋒, 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與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體及超敏C反應蛋白的相關性研究.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4, 35(24):3341-334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2.024
2015-03-30]
529500 陽江市人民醫(yī)院婦產(chǎn)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