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毅 杭州市房產交易產權登記管理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06
物權法的落實和不動產統一登記的促進
文/張毅 杭州市房產交易產權登記管理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06
2007 年實施《物權法》以來,我國在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已經有了法律支持,但仍然不是十分完善,登記責任不明確、管理分散等問題無時不刻的影響著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完全實施。然而,今年3月以來,由國務院簽署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已經在我國全面實施,半年來該項工作開展順利,國家和省級層面機構的整合已經大致趨于完善,只有地級的完成進度稍顯滯后。本文對我國《物權法》的落實情況和不動產登記情況進行了梳理,從兩者的發(fā)展進程和歷史意義的角度進行詳盡的闡述,并分析了物權法的落實和不動產登記的相互促進。
物權法;不動產;統一登記;土地資源
就當代的《物權法》來說,其作為一部具備公示和公信原則的基本民事法律,對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做出詳細而明確的規(guī)定,這是對群眾呼聲的充分響應,也是符合社會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和國際慣例的做法。然而,在2007年所頒布的有關物權的法律規(guī)定中卻沒有就“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問題做出詳細的解釋和界定,而是將這個分歧留待“由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來執(zhí)行。事隔近八年的時間,國家才在今年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之中對登記責任不明確、管理分散等問題做出指向性的規(guī)范,促進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實現。
不動產登記是我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關于物權制度的一項規(guī)定,當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提出申請時,國家專職部門將不動產物權及其變動情況進行專項記載的事實。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在實施的近八年時間,其第九條中及其第十條中關于不動產統一等級的相關規(guī)定卻一直沒有得到有效實施。直到今年2月中旬,我國中央編辦、財政部、住建部等八家涉及不動產登記工作的相關成員單位,在國土部就不動產統一登記的相關工作進行了集中的討論和研究,促進了不動產統一登記暫行條例的實施細則出臺。今年3月以來,由國務院簽署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已經在我國大范圍全面實施。
(一)切合了社會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
作為具備自然屬性的財產而言,構建并完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是相當符合當代社會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也是和國際慣例的同步。因為作為不動產的建筑、林業(yè)甚至藥材等自然資源都是依存于土地才得以存在,實在不適合進行單獨的隔離考慮。除了這個原因之外,該項制度的推行也是對國際慣例的一種同步。因為21世紀以來,全世界的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qū)都已經推行和實施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將土地和不動產進行整體的登記,而不是將兩者進行分隔處理,這種方式在世界上已經不占少數。
(二)符合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
從我國歷史發(fā)展的軌跡而言,該項登記制度的構建是符合我國歷史和傳統的。因為我國自民國初期以來就施行了不動產的統一登記,只是由于后來出現了多頭管理,造成了管理職責不明確的現象。因為早在1956年,土地所有權劃歸國有,從而不在財產權的管理范疇,因此,土地登記也失去了存在的實際效用。然而在改革開放之后,其他不動產的登記問題先后得以規(guī)范和整理,然而土地的問題由于牽扯范圍較大一直難以整合。故而,土地登記制度一直處于一種進退維谷的困境當中。因此,才讓不動產登記管理在這么多年里都亂象頻生,手續(xù)繁復,相關資料的查詢也十分苦難。
(三)迎合人民群眾的真實需要
然而,就人民群眾等相關者的切身利益而言,構建完善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是順應民心的。因為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主體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登記申請、權利變更、資料查詢等方面,這樣可以讓當事人在交易的時間和金錢上所耗費的成本得以降低,以交易過程的方便和快捷來帶動市場的繁榮,保護相關人的合法權益。
(四)極大的提高了政府的辦事效率,減少了費用支出
以我國政府登記機構的視角而言,該項登記制度的統一化,極大的節(jié)約人力資源,減少登記所需的手續(xù)和時間,提升了辦事效率,降低費用成本,而且對現存制度的弊端做出了較大程度的改進,避免了包括重復抵押、權屬不清等各種糾紛的出現,實際上是對我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完善,也是促進不動產行業(yè)規(guī)范管理的重要舉措,適合我國不動產行業(yè)管理要求。
(一)促進我國不動產登記制度的信息完善
其實早在07年《物權法》中,就有明文對我國不動產的統一登記制度做出規(guī)定和描述,然而,由于當時受限于我國在不動產登記體制上的多頭管理局面,所以造就相當多的不便和困難。尤其是在交易中,由于當事人難以在單一登記部門查詢到完整的不動產登記信息,導致交易存在較大風險,因而增加了交易達成的難度。然而,在今年頒布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中,這一問題得到了充分的解決,構建了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促進不動產信息交流和查詢,改善了交易困難的局面。
(二)改善了我國因登記而產生糾紛的賠付困境
在07年所頒布的《物權法》中,雖然對錯誤登記的問題做出權責情況的界定,然而該條規(guī)定的描述比較粗略,在賠付的許多方面都沒有進行詳細的描述和界定,例如:登記的機關性質、賠償性質、賠付原則、適用范圍、賠付標準、救濟程序等。為此,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中,特地對不動產登記所產生的糾紛、錯誤、偽造等行為,就登記機關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了詳細的界定和限制,對登記錯誤產生的賠償問題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經由國務院簽署了《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之后,我國《物權法》中一些基本的原則性和框架性規(guī)章得以完善,對有關不動產登記所涉及的關鍵性問題有了明確的劃分,對今后不動產登記活動的秩序和范圍進行了科學合理的界定,對社會公平、公正以及法制等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1]王廣華. 中國物權制度建設的里程碑 深度解讀《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J]. 地球,2015,01:58-60.
[2]記者 付小為. 不動產登記讓物權法走出紙面[N]. 長江日報,2014-09-18017.
[3]郭學松. 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探析[J]. 山東國土資源,2013,Z1:140-141+145.
[4]周江. 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意義[J]. 中國金融,2015,06:86-87.
[5]雷泓霈. 不動產統一登記,物權法落地[N]. 人民法院報,2013-11-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