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趙光輝
黃曉明、Angelababy的超豪華婚禮尚未散去輿論熱度,一個怪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人們開始關注并不厭其煩地驗證明星的美臉到底有沒有整過容。光Angelababy的原貌與貌似整過容的比對照片就充斥著各大娛樂網站的頁面。要說明星有沒有整過容,本是個可以不討論的問題——他或她愿意整,又對工作有益,隨他(她)吧。可偏偏有好事的娛記,整天就跟明星的五官磕上了。也不知從哪里搜集來那么多明星過去的照片,嚴絲合縫地進行對比,然后得出肯定整過的結論云云。
對此,有一種解讀叫“新聞社會心理說”,主要是分析新聞事件前后的社會心理邏輯:這邊剛剛風風光光地抱得美人歸,那邊就有人開始攻擊。這場“關于臉蛋的整容奧秘”的刑偵級別的探究,其背后可能是社會仇富心態(tài)的扭曲發(fā)泄。一些人對黃教主和Angelababy羨慕嫉妒恨,那就要出出氣,惡心惡心你的蜜月。據說鳳姐也代表廣大的“人民群眾”發(fā)聲——看來,我和Angelababy之間也就差了一個整容的距離。
可問題是,如果這種不平等是醫(yī)院造成的,那我們人人上一趟醫(yī)院不就可以實現(xiàn)眾生平等了?顯然這是不靠譜的。所以,我倒寧愿相信這是一場“整形醫(yī)院營銷說”。他們依托以下兩類故事手段,不斷將整容問題泛社會化,大有使之成為比愛情還永恒的主題。一類是正面勵志故事。將一些通過整容改變人生的勵志故事傳播出去,對社會極具誘惑。一批又一批的有志男女“丑則思變”,千里迢迢趕往首爾,將大把鈔票留給了整容醫(yī)院。但只有正面故事還不夠,另一類是明星整容謎案——到底整沒整,永遠是一筆糊涂賬。這邊剛剛新舊容顏“德比”大戰(zhàn),言之鑿鑿;那邊就主動上醫(yī)院做檢查,不惜動用X光證明整容是沒影兒的事。
在我看來,正反兩類故事都符合醫(yī)院的利益,鎖住社會關注,不斷拉升整容動機。因此,有理由相信這是整形醫(yī)院的營銷戰(zhàn)略——不僅在你臉上整出“美麗”,還要在你臉上整出“故事”。有了這類故事奠定的堅實基礎,嚴肅媒體曝光的關于整容失敗引發(fā)醫(yī)療糾紛的事件,并不足以撼動它話題王的地位,以及整容的正當合理有益性。
從整容類科技服務醫(yī)療產品的營銷看,它無疑是很成功的?!暗降子袥]有整”引發(fā)人的興趣與圍觀;“我要整”催生你的內在需求動機。我們再看農資產品,也很具有可以關注解析的科技含量,更具有與農業(yè)收獲之間實則有直接關聯(lián),虛則說不清理還亂的復雜關系。這兩種狀態(tài)下,如果我們能夠善于使用故事,一定能為農資營銷的創(chuàng)新和操作提供新的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