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陳建平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方式的分析與研究
福建陳建平
有效的提問可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在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程構建的過程中,教師的提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有效性,為學生主動能力的提升造成影響。因此,文章對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方式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研究及分析,旨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率,實現(xiàn)有效性提問方式的教學構建。
小學語文有效提問方式探究
有效的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每位教師都會運用的教學手段,通過有效性的提問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實現(xiàn)針對性的問題探究及問題思考模式。在實際教學探究的過程中,問題的提問、思考以及判斷等對小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如果提問的教學方法運用不當,會為教學成果造成制約性。有效性提問模式的構建主要是由于小學生注意力相對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如果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不能激發(fā)小學生的參與興趣,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轉移,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在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有效的提問方式,為學生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首先,在課堂提問問題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突出教學重點,符合教學實際。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詹天佑》課程內容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應該介紹詹天佑的人物形象,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通過文章的提前預習,教師提出問題“文章中的那句話可以突出詹天佑的“愛國”及“杰出”?!睂W生可以帶著問題進行探究,而且通過文章重點的分析,學生可以在目的性較強的氛圍下進行學習,有效的突出了教學中的重點。
其次,問題的設置應該難度適中,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構建的過程中,教師所提問問題應該注意難易適中。由于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如果教師所設置的問題過于簡單,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會失去挑戰(zhàn)性,不能激發(fā)自主探究的興趣,如果問題設置較難,學生受到阻礙,容易失去探究的興趣。因此,只有通過適當性探究問題的構建,才可以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最后,問題的設置應該保持創(chuàng)新性。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性的問題提問可以適當?shù)募ぐl(fā)學生探究意識。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的課程內容時,為了保證所提出問題的創(chuàng)新性,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思考:是什么原因諸葛亮會草船借箭;并對文章中諸葛亮的思想活動進行模仿等,在這種教學問題之下,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探究思維,使學生掌握文章的主旨,并逐漸形成探究性的學習能力。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在問題提問的過程中,應該抓準提問時機,通過對課程實際內容的思考,構建問題提問的有效方式。如果教師在問題提問中沒有注重問題的實用性,一味的進行問題提問,雖然課堂的氛圍會被帶動,但是學生在問題思考的過程中不能清楚的認識到課程中的核心內容,從而出現(xiàn)了盲目學習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應該抓準時機進行問題的提問,而且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問題思考的過程中。而且教師不要隨即發(fā)問,避免學生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回答問題,使學生出現(xiàn)思想緊張的現(xiàn)象。
其次,明確提問的主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構建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因材施教教學模式的構建,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思考問題,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能力有所提升。教師應該認識到優(yōu)等生的思維能力相對敏捷,對于教師所提問的問題可以積極思考,而且所回答的內容相對準確,因此,在舉手的過程中其表情相對自然,回達問題的過程十分流暢,因此,面對這些學生,教師可以設置相對較難的問題,有效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而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由于其思維的反應能力相對較慢,思考過程中注意力也容易轉移,如果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忽視了這些學生,會使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該給予這些學生及時性的鼓勵,提高他們參與及回答問題的勇氣。
最后,明確提問點,構建巧問的教學形式。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找準問題的發(fā)問點,通過恰當?shù)陌l(fā)問,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例如,在小學四年級人教版上冊《誠實與信任》課程內容講解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認清文章的整體思路,主要是“碰碎其他人車上的反光鏡——留下信息——車主感動”通過這一線索,教師在問題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提出:由于什么原因“我”碰碎了車上的放光鏡,車主為什么感動以及誰說了哪些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里等問題,這些問題簡單明了,可以使學生在文章自學的過程中理清思路,發(fā)散思維。而且在文章細節(jié)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文章中哪些行為體現(xiàn)了誠實,又有哪些句子體現(xiàn)了信任,然后在讓學生列舉在自己生活中所發(fā)現(xiàn)誠實守信的現(xiàn)象。通過學生各自的探究可以使小學生形成誠實守信的思維意識,同時也在最終程度上實現(xiàn)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提高了教學的整體效率。
總而言之,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有效問題提問以及互動性教學的重要意義。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通過有效提問激發(fā)學生參與以及討論的意識,實現(xiàn)語文課堂的高效性構建。而且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問題設計的精確性,通過教材的認真研讀,掌握重點的提問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問題的探究的創(chuàng)新性,并為學生營造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間,使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有效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從而為高效性小學語文課堂的構建提供科學化的依據。
[1]方蕊.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D].吉林師范大學,2013.
[2]蔡海燕.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問題及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3]孫靜.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頻率、比率與效率”研究[D].魯東大學,2014.
陳建平,男,福建安溪,1975年7月出生。學歷:大學函授本科,職稱:中學一級語文教師(現(xiàn):安溪第七小學語文教師)。
(作者單位:福建省安溪縣第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