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新,黨耀國,劉思峰
信息科學與系統科學
兩階段灰色模型及其應用
王正新,黨耀國,劉思峰
針對GM(1,1)模型對波動序列進行模擬、預測時通常存在較大誤差的問題,提出用時間系數對等間距時序進行修正,給出了計算時間系數的方法;根據時間系數的特點利用反向累加生成的GOM(1,1)模型,建立GM(1,1)模型與GOM(1,1)模型相結合的兩階段灰色模型,進一步拓展了灰色模型的適用范圍。結果表明,提出的兩階段灰色模型能夠適應于有較大波動的原始數據序列的分析和建模,且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與可靠性。
GM(1,1)模型;模擬誤差;時間系數;GOM(1,1)模型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8, 28(11): 109-114,12入選年份:2012
基于EAHP和GRAP的供應商選擇
鄒平
摘要:目的:供應鏈管理中,供應商選擇決策的質量不僅直接影響制造商的業(yè)績,還決定整個供應鏈運作效率?,F有以制造商為核心的供應商評價指標比較零亂,方法研究尚缺乏針對性。本文從制造行業(yè)中制造商的角度,構建供應鏈管理環(huán)境下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并提出一種有效的評價決策模型來指導企業(yè)選擇供應商。方法:在充分調研和征求專家、制造商意見的基礎上,將影響制造商選擇供應商的因素主要歸結為產品競爭力、供應商內部競爭力、外部市場潛力以及供應商-制造商之間合作支持力四類。遵循系統全面、簡明科學、靈活可操作、客觀可比、可拓展性的原則,將這4個一級指標細分為18個二級指標,組成一個遞階層次分明的供應商選擇指標體系,并對各項指標作出準確明晰的定義。接著,采用可拓層次分析法(EAHP)和灰色關聯分析法(GRAP)研究供應商評價與選擇,將兩種方法有機結合形成相應的決策模型。所形成的評價與選擇包括6個步驟:1)確定評價指標數據列。2)確定定最優(yōu)指標集。選定最優(yōu)指標集后,構造對應矩陣。3)規(guī)范化處理指標值,對原始指標值進行無量綱化處理。4)確定灰色關聯系數。5)運用EAHP法確定指標權重。首先,構造可拓判斷矩陣。其次,計算綜合可拓判斷矩陣。再次,對第k層綜合可拓區(qū)間數判斷矩陣A,求其滿足一致性條件的權重向量。接著,根據判斷矩陣計算對于上一層某元素而言,計算本層與之有聯系的所有元素的權重。最后,從上至下逐次計算出最低層各元素相對于最終決策目標的權重。6)求灰色關聯度。本文通過實證研究證明整個評價指標體系及選擇模型的可操作性與實用有效性。結果:以某通訊公司(Z公司)一種產品零部件的采購為實例,以其相關數據為基礎,依照所提出的EAHP-GRAP供應商選擇模型,按步驟在符合公司基本需求的待選供應商1、供應商2、供應商3、供應商4中進行了合作伙伴的選擇。選擇結果所得供應商2的關聯度值與最優(yōu)供應商的關聯度最接近,即供應商2優(yōu)于其他三個供應商,企業(yè)決策者可優(yōu)先考慮與供應商2合作,此結果與實際情況相符。結論:本文構建了一個以制造商為核心企業(yè)的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給出了各個指標的衡量標準。針對供應商選擇問題的復雜性,提出了基于EAHP和GRAP相結合的選擇決策模型,科學、合理地處理指標權重在定量化過程中主觀判斷的模糊問題,亦以各個供應商與參考序列之間的灰色關聯度最優(yōu)為出發(fā)點,充分利用了各指標數據已有的客觀信息及隱含的灰色特性,從而為供應商選擇決策的規(guī)范、有效、科學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方法。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9, 29(3): 69-75入選年份:2012
優(yōu)化灰導數后的新GM(1,1)模型
李玻,魏勇
摘要:從GM(1,1)的灰導數生成出發(fā),從理論上邏輯論證了利用向前差商和向后差商的加權平均值作為GM(1,1)的灰導數白化值的合理性,給出了加權系數λ的具體表達式,從而建立了新的GM(1,1)模型,證明了此模型具有白指數律重合性,提出了求參數的新方法,并通過對比驗證了此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關鍵詞:GM(1,1);灰導數;白指數律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9, 29(2): 100-105入選年份:2014
基于QFD與作戰(zhàn)仿真的艦艇裝備需求分析方法
許永平,石福麗,楊峰,等
摘要:針對艦艇裝備需求分析中不能將模糊的軍事需求科學合理地映射到定量的裝備需求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質量功能部署(QFD)和作戰(zhàn)仿真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艦艇裝備需求分析方法和步驟,輔助需求分析人員確定能從根本上充分反映使命任務需求的艦艇裝備作戰(zhàn)使用性能重要度排序,作為艦艇總體設計的參考。
關鍵詞:質量功能部署;需求分析;使命任務;作戰(zhàn)使用性能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0, 30(1): 167-172入選年份:2012
中國產業(yè)CO2排放的因素分解:基于LMDI模型
王棟,潘文卿,劉慶,等
摘要:將LMDI方法與投入產出結構分解技術相結合,建立了中國產業(yè)CO2變動的結構分解模型,并通過中國1997、2002、2007年不變價投入產出表,分析了1997—2007年全周期以及1997—2002年與2002—2007年兩個子階段中國產業(yè)CO2排放變動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結果表明,最終需求總量變化是驅動中國產業(yè)CO2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出口、投資要比國內最終消費的影響力更大;各產業(yè)能耗強度的下降是中國產業(yè)CO2減排的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從產業(yè)視角看,能源工業(yè)與重制造業(yè)是中國產業(yè)CO2排放的大戶。長期看,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不轉變,能耗繼續(xù)上升與CO2排放增加的趨勢則很難改變。中短期內,適度增加進口、抑制出口,改變進出口結構,同時繼續(xù)降低各產業(yè)、尤其是能源工業(yè)與重制造業(yè)的能耗強度,是抑制中國產業(yè)CO2排放過快增長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LMDI分解;投入產出分析;CO2排放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2, 32(6): 1193-1203入選年份:2012
基于流程模塊化的虛擬制造單元構建方法
賈國柱,欒世超,陳亮,等
摘要:為提高多品種小批量制造企業(yè)功能式布局制造系統中構建虛擬制造單元的敏捷性,提出了以流程模塊化為基礎構建虛擬制造單元的方法,并利用零件聚類和工藝聚類兩種聚類相結合的方法對零件加工流程進行模塊化分解,從而形成制造系統的流程模塊庫,在此基礎上構建虛擬制造單元。這種聚類方法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通過標準模塊調用達到降低虛擬制造單元的控制難度的目的,從而提高虛擬制造單元的構建速度,最終減少生產提前期,提高制造系統的敏捷性。
關鍵詞:虛擬制造單元;流程模塊化;聚類分析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2, 32(10): 2111-2118入選年份:2012
基于電子市場的雙渠道沖突與協調
郭亞軍,趙禮強
摘要:運用消費者效用理論建立了雙渠道環(huán)境下的需求函數,運用博弈論分析了雙渠道環(huán)境下的定價策略,研究了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制造企業(yè)開辟電子市場,采取混合雙渠道戰(zhàn)略而引起渠道沖突的內在原因,結論表明制造商采取雙渠道能擴大市場需求,誘導傳統零售商降低價格,使制造商利潤增加,同時供應鏈利潤也增加,但一般情況下會使零售商利益受到損害從而引起雙渠道的沖突,為此該文設計了協調機制實現了雙渠道的協調。
關鍵詞:電子市場;雙渠道;STACKELBERG博弈;沖突;協調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8, 28(9): 59-66,81入選年份:2013
隨機產率和隨機需求下的再制造系統的回收定價決策
李響,李勇建,蔡小強
摘要:在產率和需求均為隨機的再制造逆向物流系統中,采取從用戶手中買回廢舊產品的方式控制回收數量。在再制造隨機產率實現前決策廢舊產品的回收價格;在市場隨機需求實現前決策再制造產品的銷售價格。企業(yè)的效用為利潤的期望與方差的加權和/差,目標是最大化此效用。通過分析此目標函數下的優(yōu)化模型,利用優(yōu)化理論得到了給定再制造產品數量時最優(yōu)銷售價格的解析解,并證明了在考慮企業(yè)風險不同態(tài)度下最優(yōu)回收價格的唯一性。此外,對模型進行了進一步的擴展,并利用仿真對各種參數對系統的影響進行了數值分析。
關鍵詞:再制造;回收定價;隨機產率;風險態(tài)度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9, 29(8): 19-27入選年份:2013
線性生成的完全模糊線性微分系統
王磊,郭嗣琮
摘要:基于模糊結構元方法,定義了模糊數和模糊值函數的乘法運算,研究了由對稱模糊結構元線性生成的完全模糊線性微分系統的求解問題,給出了系統解存在的充要條件,得到了結構元線性生成的齊次、非齊次的完全模糊線性微分系統求解方法。同時,給出了這類模糊線性微分系統在經濟、軍事領域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完全模糊線性微分系統;模糊結構元方法;模糊值函數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2, 32(2): 341-348入選年份:2013
短時交通流量智能組合預測模型及應用
沈國江,王嘯虎,孔祥杰
摘要:提出了一種新的短時交通流量智能組合預測模型。該智能組合模型包含三個子模型:卡爾曼濾波模型、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和模糊綜合模型。卡爾曼濾波模型利用卡爾曼濾波方法良好的靜態(tài)線性穩(wěn)定特性,采用線性迭代方式對交通流量進行最優(yōu)估計。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利用其強大的動態(tài)非線性映射能力,對動態(tài)交通流量的預測具有較高的精度和滿意度。模糊綜合模型采用模糊方法來綜合這兩個單項模型的輸出,并把它的輸出作為整個組合模型的最終交通流量預測值。實際應用表明:該組合模型的預測精度高于單項預測模型各自單獨使用時的精度,發(fā)揮了兩種模型各自的優(yōu)勢,是短時交通流預測的一種有效方法。
關鍵詞:智能交通系統;交通流預測;卡爾曼濾波;神經網絡;模糊邏輯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1, 31(3): 561-568入選年份:2013
未定路網結構情況下應急物資車輛配送問題模型與應用
陳森,姜江,陳英武,等
摘要:重大自然災害往往毀損當地交通道路,現有應急物資車輛配送問題的研究,均是只考慮未受損道路構成的路網。實際配送中,將造成車輛因毀損路段而繞行,相對增加配送時延,總體上不能保證取得最佳配送效益,利用物資要素和時延要素之間的轉換,同時考慮搶修毀損路段和車輛配送,實施路網結構、車輛路徑聯合優(yōu)化,可求得最符合決策者意圖的配送效益,建立了問題聯合優(yōu)化模型,提出了基于遺傳算法和動態(tài)規(guī)劃的求解方法,并結合算例,驗證了問題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關鍵詞:未定路網結構;車輛路徑問題;應急;遺傳算法;動態(tài)規(guī)劃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1, 31(5): 907-913入選年份:2013
供應鏈伙伴關系間信任與關系承諾對信息共享與運營績效的影響
葉飛,徐學軍
摘要:構建了供應鏈伙伴間信任、關系承諾、信息共享與運營績效之間關系的理論模型。以廣東省珠三角地區(qū)141家制造企業(yè)為調查對象,利用結構方程模型對供應鏈伙伴間信任、關系承諾、信息共享與運營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供應鏈伙伴間信任對關系承諾、信息共享與運營績效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承諾對運營績效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然而對信息共享的影響并不顯著;信息共享對運營績效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研究告訴企業(yè)管理者,不僅要重視與供應鏈伙伴間建立高水平的信任與關系承諾,而且要善于同供應鏈合作伙伴進行信息共享來提高企業(yè)運營績效。
關鍵詞:供應鏈;信任;關系承諾;信息共享;運營績效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9, 29(8): 36-49入選年份:2013
無偏灰色Verhulst模型及其應用
王正新,黨耀國,劉思峰
摘要:針對灰色Verhulst模型自身所固有的偏差,提出了無偏灰色Verhulst模型。利用遞推解法,給出兩種初始條件下無偏灰色Verhulst模型的遞推預測公式。結果表明,無偏灰色Verhulst模型對傳統灰色Verhulst模型預測公式所表達的S型曲線進行模擬和預測具有完全重合性,完全消除了灰色Verhulst模型自身固有的偏差,也避免了以往建模方法由差分方程向微分方程的跳躍導致的誤差。實例分析表明,無偏灰色Verhulst模型使得傳統模型的模擬與預測精度得到了顯著改善。
關鍵詞:灰色系統;灰色Verhulst模型;遞推解法;預測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9, 29(10): 138-144入選年份:2013
基于再制造的閉環(huán)供應鏈博弈模型
易余胤
摘要:在制造商領導的Stackelberg博弈、零售商領導的Stackelberg博弈、制造商和零售商NASH均衡博弈等三種博弈結構下建立了再制造閉環(huán)供應鏈博弈模型,研究和對比了不同市場力量結構對均衡回收率、批發(fā)價、零售價、渠道成員利潤、渠道總利潤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零售商的回收率在市場無領導者時最高,在零售商領導的市場中最低。批發(fā)價格在制造商領導時最高,最小的是零售商領導情形。零售價在零售商領導時最高,最小是市場無領導者情形。消費者和整個行業(yè)均受益于無領導者的市場結構。然而,制造商和零售商均有動機成為領導者。
關鍵詞:再制造;閉環(huán)供應鏈;博弈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9, 29(8): 28-35入選年份:2013
基于離散指數函數優(yōu)化的GM(1,1)模型
王正新,黨耀國,劉思峰
摘要:證明了離散的齊次指數函數經一次累加生成后為離散的非齊次指數函數,離散的非齊次指數函數經一次累減生成后為離散的齊次指數函數。結合GM(1,1)模型誤差產生的原因分析,用非齊次指數函數來擬合一次累加生成序列,推導出最優(yōu)的背景值計算式。大量的數據模擬和模型比較表明,優(yōu)化后的模型提高了背景值的精確性以及灰預測模型的擬合精度和預測精度,并且在發(fā)展系數絕對值較大時仍然有很高的精度,突破了小于2的限制。
關鍵詞:GM(1,1)模型;背景值;最優(yōu)化;預測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8, 28(2): 61-67入選年份:2013
面向隨機環(huán)境的集裝箱碼頭泊位-岸橋分配方法
周鵬飛,康海貴
摘要:針對船舶抵港時間和裝卸時間的隨機性,建立了面向隨機環(huán)境的集裝箱碼頭泊位—岸橋分配模型,其優(yōu)化目標是最小化船舶的平均等待時間。考慮到模型求解的復雜度,該文設計了一種改進的遺傳算法,并根據模型最優(yōu)解的特點減少了搜索空間。試驗算例驗證了模型能夠模擬碼頭泊位—岸橋分配問題的隨機決策環(huán)境并能反映決策者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和偏好,其算法在允許的運算時間內能獲得穩(wěn)定的滿意解。
關鍵詞:集裝箱碼頭;泊位-岸橋分配;隨機規(guī)劃;遺傳算法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8, 28(1): 161-169入選年份:2013
遺傳算法在衛(wèi)星數傳調度問題中的應用
李云峰,武小悅
摘要:研究了一種基于遺傳算法的衛(wèi)星數傳混合調度算法。首先建立了衛(wèi)星數傳任務模型和衛(wèi)星數傳調度模型,提出了衛(wèi)星數傳可能沖突及任務執(zhí)行沖突度等概念,然后對基于沖突消解的遺傳算法進行了設計,并給出了基于該遺傳算法的衛(wèi)星數傳混合調度算法。該調度算法包括三部分:一是通過確定沖突任務集來限定問題規(guī)模,以此限定了遺傳算法中個體的長度;二是利用遺傳算法確定出沖突任務集中每個任務分配地面資源及執(zhí)行時間的次序;三是在對每個任務具體分配地面資源及執(zhí)行時間時,利用了任務執(zhí)行沖突度的啟發(fā)式信息,以盡可能降低沖突。最后給出一個算例仿真。
關鍵詞:衛(wèi)星;地面站;數傳;遺傳算法;調度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8, 28(1): 124-131入選年份:2013
基于灰色關聯分析的層次綜合評價
穆瑞,張家泰
摘要:灰色關聯分析目的是尋求系統各因素之間的重要關系,而灰色關聯度是灰色關聯分析的基礎,其算法基本思想是根據行為序列曲線幾何形狀的相似性來確定序列之間聯系的緊密性。該文嘗試將這一基本思想應用于顧客滿意度指標權重的確定上。文章首先在層次分析法的基礎上,應用遞階質量屋方法優(yōu)化了各因素的權重值,接著利用灰色關聯度對產品質量系統中顧客滿意度進行了綜合評價。最后通過算例綜合分析參評產品的總體性能,得出最佳方案。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夠處理復雜的、多層次的、且信息不夠完全的問題,評價方法客觀準確,可操作性強。
關鍵詞:灰色關聯分析;權重;層次分析法;質量屋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8, 28(10): 125-130入選年份:2013
編隊對地攻擊作戰(zhàn)效能評估的系統動力學方法
穆中林,周中良,于雷,等
摘要:以多機種編隊及防空系統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編隊對地攻擊攻防對抗系統的構成與層次。并采用流率基本入樹建模法建立了編隊對地攻擊攻防對抗系統結構的系統動力學模型與相關方程。在此基礎上,給出了編隊對地攻擊作戰(zhàn)效能評估指標值——編隊各機種飛機的戰(zhàn)斗損失率以及任務完成程度的計算數學模型。仿真運行結果表明:該方法對于改進作戰(zhàn)方案、提高編隊對地攻擊的總體作戰(zhàn)效能具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作戰(zhàn)效能;編隊對地攻擊;系統動力學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0, 30(3): 565-570入選年份:2013
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研究新進展
魏一鳴,米志付,張皓
摘要:本文在總結全球29個典型的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s,簡稱IAM)的基礎上,圍繞模型框架,不確定性,公平性,技術進步和減排機制等五個關鍵科學問題,系統總結并評述了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的新進展。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主要的模型框架有最優(yōu)化模型,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和模擬模型等三類。針對氣候變化不確定性,氣候變化綜合評估建模中需要解決氣候變化影響的概率分布,人類對氣候變化的風險厭惡程度,人類對社會福利的時間偏好等問題。在代際公平性方面,倫理派支持較低的貼現率,在氣候政策上主張立即大幅減排;市場派支持較高的貼現率,在氣候政策上主張漸進式采取行動。在區(qū)域公平性方面,應當給予欠發(fā)達地區(qū)高于發(fā)達地區(qū)的社會福利權重。綜合評估模型對技術進步的處理有從外生到內生的趨勢,技術進步內生的主要途徑包括直接價格誘導,研發(fā)誘導和學習誘導三種類型。在減排機制方面,從成本效益角度分析的學者普遍認為價格機制比數量機制更有效。
關鍵詞:氣候政策;綜合評估模型;不確定性;公平性;技術進步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3, 33(8): 1905-1915入選年份:2013
我國商業(yè)銀行整體風險度量及其敏感性分析
汪冬華,黃康,龔樸
摘要:依據我國14家上市商業(yè)銀行的財務數據和金融市場公開數據,利用風險因子模型和損失分布法采取蒙特卡洛模擬技術分別生成市場、信用和操作風險敞口回報的分布,在此基礎上,引入Copula函數構建此三種主要風險敞口回報的聯合分布,以回報形式的VaR度量我國商業(yè)銀行整體風險,考察研究整體風險對我國商業(yè)銀行金融業(yè)務組合變化和風險相關性交化的敏感性。實證結果表明:基于Copula理論的VaR估計方法能夠很好的度量整體風險,而線性加成VaR高估了整體風險,正態(tài)VaR低估了整體風險;與市場風險相關的金融業(yè)務組合比例增加會加大整體風險,且操作風險非常顯著的尖峰厚尾特性對商業(yè)銀行整體風險的影響較大;易發(fā)生極端損失的操作風險與市場風險、信用風險之間的交叉作用增強時,金融監(jiān)管機構要特別關注。
關鍵詞: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風險整合;Copula
來源出版物: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3, 33(2): 284-295入選年份:2013
編輯:張寧寧
來源出版物:中醫(yī)雜志, 2013, 54(1): 8-11入選年份: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