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俊
(安徽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安徽 蕪湖 241003)
?
中國“應對人類有較大貢獻”的思想:從毛澤東到習近平
王先俊
(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安徽蕪湖241003)
【摘要】中國能夠為人類和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這是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共同追求的光榮夢想,是偉大“中國夢”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從毛澤東到習近平關于“應對人類有較大貢獻”的思想,不僅比較完整地回答了中國為什么應對人類有較大貢獻,以及如何對人類有較大貢獻的問題,而且集中闡述了與之相關的中國將始終不渝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問題,充分體現了中國發(fā)展進步的價值取向,并向世界昭示出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社會主義大國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關鍵詞】應對人類有較大貢獻;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
“應對人類有較大貢獻”是中國共產黨幾代領導人不懈追求的夢想,是偉大“中國夢”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中國發(fā)展進步的價值取向,并向世界昭示出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社會主義大國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對這一思想進行研究,不僅有益于人們進一步厘清中國共產黨人治國理政的基本思路和價值追求,而且有益于世界各國進一步認識中國的發(fā)展,以回擊“中國威脅論”、“中國強硬論”等種種對中國發(fā)展的歪曲和誤讀。
一、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而這種貢獻,在過去一個長時期內,則是太少了,這使我們感到慚愧[1]157
“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這是毛澤東向全世界作出的莊嚴宣告。黨的八大期間,毛澤東在多種場合強調這個問題。1956年8月30日,在中共八大預備會第一次會議上,他說:“過去人家看我們不起是有理由的。因為你沒有什么貢獻”,如果我們不發(fā)展,“搞了五六十年還不能超過美國”,“那就要從地球上開除你的球籍”,“所以,超過美國,不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應該。如果不是這樣,那我們中華民族就對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們對人類的貢獻就不大”[1]88-89。9月24日,毛澤東在同參加中國共產黨八大的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代表團的談話時又說道,中國是一個大國,它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它對人類的貢獻是不符合它的人口比重的”,這種狀況一定要改變。[1]12411月12日,在為紀念孫中山誕辰90周年發(fā)表的文章中,毛澤東正式提出“應對人類有較大貢獻”的中國夢。他指出:“事物總是發(fā)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過四十五年,中國的面目完全變了。再過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進到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中國的面目更要大變。中國將變成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國。中國應當這樣。因為中國是一個具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和六萬萬人口的國家,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盵1]156-157后來,他又說:“中國不僅要自己料理自己,自己過生活,還應該對別的國家和民族進行幫助,對世界有些益處。同別的國家一樣,不僅要為自己而且還要對世界做些貢獻?!盵2]71“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對世界有些益處”、“對世界做些貢獻”,這些想法,毛澤東可謂是一生念念不忘。
怎樣才能對人類有較大貢獻?在毛澤東看來,在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之后,主要就是進行“第二個革命”即產業(yè)革命、經濟革命[2]216,并通過這個革命,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的強國,真正實現“國家復興”[3]1469,使中國富強起來。毛澤東認為,現在的中國還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不僅經濟不發(fā)達,工農業(yè)水平不高,而且還有許多人是文盲?!拔覀儸F在正在積極組織自己的經濟,積極做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的工作,發(fā)展我們的工業(yè),使農業(yè)用機器裝備起來。現在工作才開始做,僅僅是開始”[2]71,而且,要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落后的面貌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究竟這個時間有多長?應該走怎樣的幾步?毛澤東提出了自己的設想。他說:“我國人民應該有一個遠大的規(guī)劃,要在幾十年內,努力改變我國在經濟上和科學文化上的落后狀況,迅速達到世界上的先進水平?!盵1]2“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經濟,在中國,五十年不行,會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時間?!盵2]301資本主義經歷三百多年,生產力有了現在這個水平,“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比較,有許多優(yōu)越性,我們國家經濟的發(fā)展,會比資本主義國家快得多??墒?,中國的人口多、底子薄,經濟落后,要使生產力很大地發(fā)展起來,要趕上和超過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沒有一百多年的時間,我看是不行的?!盵2]302主要有兩步:第一步,用三個五年計劃的時間實現初步工業(yè)化;第二步,再用幾十年的時間接近或趕上世界最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4]529只有到那個時候,中國才能夠真正做到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
中國強大了會不會對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構成威脅?毛澤東明確地回答:絕對不會!他認為,古代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發(fā)達最早的國家之一,中華民族不僅以刻苦耐勞著稱于世,同時又是酷愛自由與和平的。到了近代,由于西方帝國主義的入侵,中華民族飽受苦難,從19世紀40年代開始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共計105年的時間,全世界幾乎一切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我們,都打過我們,中華民族經歷了一連串的噩夢,“百年國恥”成為中國人揮之不去的深刻記憶。所以,中國自己不會重復西方帝國主義已經走過的路,不會侵略別人。1960年5月,毛澤東同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談話時明確地說道:“要向外侵略,就會被打回來?!薄巴鈬峭鈬俗〉牡胤?,別人不能去,沒有權利也沒有理由擠進去?!薄叭绻?,就要被趕走,這是歷史教訓。”[2]188當蒙哥馬利問,五十年后中國強大了會怎樣時,毛澤東回答說:“五十年以后,中國的命運還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中國沒有上帝,有個玉皇大帝。五十年以后,玉皇大帝管的范圍還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盵2]189同年10月,在同美國記者斯諾談話時,毛澤東又說:“不管美國承認不承認我們,不管我們進不進聯合國,世界和平的責任我們是要擔負的?!盵2]217維護世界和平,中國有責任。1964年6月,毛澤東再次強調:“中國要和平。凡是講和平的,我們就贊成。我們不贊成戰(zhàn)爭?!盵2]378以上這些,是毛澤東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向世界所作出的鄭重承諾!
二、衡量我們是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使我們自己發(fā)展起來,實現四個現代化,而且要能夠隨著自己的發(fā)展,對人類作更多的貢獻[5]70
同毛澤東一樣,鄧小平也多次講過中國應當對人類和世界多作貢獻的問題。1978年3月,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鄧小平曾引用毛澤東說過的“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這句話,并說現在我們對于世界科學技術方面的貢獻同“我們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地位是很不相稱的”[6]90。同年5月在一次會見外賓時,他又說,我們現在還很窮,對世界的貢獻還很小,到實現了四個現代化,國民經濟發(fā)展了,“我們對人類特別是對第三世界的貢獻可能會多一點”[6]112。翌年12月,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鄧小平說道,實現“四個現代化,就是要改變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不但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也要使中國在國際事務中能夠恢復符合自己情況的地位,對人類作出比較多一點的貢獻”[6]237。后來,他又不止一次地說到這件事。比如1987年4月,他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理什特勞加爾時就說道,如果我們能夠在21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的水平,那才是“真正對人類作出了貢獻”[7]224?!皩θ祟愖鞒霰容^多一點的貢獻”,也是鄧小平一生的追求。
鄧小平多次強調,中國要想對人類和世界有多一點的貢獻,首先必須發(fā)展自己,把自己變得強大一些。1988年6月,鄧小平在同埃塞俄比亞總統門格斯圖談話時不無感慨地講:“坦率地說,中國近代以來沒有對世界作出應有的貢獻?!盵7]269這與一百多年的帝國主義侵略有關,也與歷代反動政府有關。因為這些原因造成了中國在相當長的時間一直處于落后狀態(tài)。要改變這種情況,關鍵是努力發(fā)展自己,一心一意搞建設,把經濟建設當作中心,“要始終如一地、貫徹始終地搞這件事”[6]249,其他一切任務都要服從這個中心,圍繞這個中心,決不能干擾它、沖擊它。為此,鄧小平明確提出了“三步走”戰(zhàn)略,即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進入小康社會,把貧困的中國變成小康的中國;第三步用30年到50年的時間再翻兩番,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中國對于人類和世界的貢獻也會隨著中國的發(fā)展而不斷提升。
鄧小平還把中國對人類和世界作出比較多一點的貢獻看成是“社會主義中國”的根本要求。除了他已經講過的,衡量我們是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不僅要看我們自己是否發(fā)展起來了,還要看我們是否能夠隨著自己的發(fā)展,對人類作更多的貢獻這些話外,在一系列講話中,他還多次把“社會主義”同中國“應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問題聯系起來分析。1984年5月,鄧小平在會見巴西總統菲格雷多時說:“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一萬億美元,日子就會比較好過?!钡侥莻€時候“中國就會對人類有大一點的貢獻”[7]57。1986年4月,他在會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主席團主席弗拉伊科維奇的談話中又講道,我們的改革,我們的對外開放、對內搞活,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社會主義的任務就是要發(fā)展生產力,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力量,使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然后為將來進入共產主義準備基礎,如果十億人的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對世界是個災難,是一個歷史的倒退。相反,“十億人的中國堅持社會主義”,“就可能對人類有比較大的貢獻”[7]157-158。
鄧小平多次就中國堅持和平發(fā)展、堅持反對霸權主義問題進行了論述。他明確指出:“如果十億人的中國不堅持和平政策,不反對霸權主義,或者是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自己搞霸權主義,那對世界也是一個災難,也是一個歷史的倒退?!盵7]158鄧小平主要從兩個角度分析了這個問題。其一,中國永遠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的力量,中國發(fā)展得越強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他說,過去,國際上有人認為中國是“好戰(zhàn)”的,對此,“不僅我,還有中國其他領導人,包括已故的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都多次聲明,中國最希望和平”[7]104。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第三世界,面臨著繁重的發(fā)展經濟的任務,戰(zhàn)爭對中國沒有利,同時,“中國的發(fā)展對世界、對亞太地區(qū)的和平和穩(wěn)定都是有利的”,“如果說中國是一個和平力量、制約戰(zhàn)爭的力量的話,現在這個力量還小。等到中國發(fā)展起來了,制約戰(zhàn)爭的和平力量將會大大增強”[7]105。我們長期奉行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誰搞和平,我們就擁護,誰搞戰(zhàn)爭和霸權我們就反對,并在爭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現代化建設,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其二,堅持和平發(fā)展、永遠不稱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基本的“屬性”。在鄧小平看來,不僅中國人有熱愛和平的光榮傳統,中國的發(fā)展需要一個持久的和平環(huán)境,而且我們的社會主義是“和平的社會主義”。他說:“我們搞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不斷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的社會主義,是主張和平的社會主義?!敝挥袪幦〉胶推降沫h(huán)境,才能比較順利地發(fā)展,“社會主義國家不能侵犯別國的利益、主權和領土。”[7]328-329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永遠不能稱霸”,將來中國發(fā)展了,“如果中國還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就不能實行霸權主義”,“如果那時中國翹起尾巴來了,在世界上稱王稱霸,指手畫腳”,中國“肯定就不再是社會主義國家了”[6]112。所以,中國的發(fā)展不會對世界造成威脅。
三、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卓越創(chuàng)造,為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新的千年中,中華民族必將以自己新的燦爛成就,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貢獻[8]419
為人類、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貢獻,是江澤民一系列報告和講話中一個經常出現的語句。1995年10月,在聯合國成立50周年特別紀念會上,江澤民向世界宣告:“中國發(fā)展和強大起來也絕不謀求霸權,絕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危脅,而且中國作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的重要力量,必將對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盵9]4811996年11月,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3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江澤民說,72年前,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中國如果強盛起來,我們不但是要恢復民族的地位,還要對于世界負一個大責任?!?0年前,毛澤東同志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90周年時指出:“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薄案母镩_放以來,鄧小平同志也指出,中國要為全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爆F在,我們的國家日益強盛,我們的社會日益進步。我們真誠希望,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海峽兩岸、海內外一切敬仰孫中山先生的愛國者團結起來,為實現祖國繁榮富強,“為使中華民族對人類作出更大貢獻而努力奮斗”[9]596。1998年5月,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江澤民深情地向北大師生表達:“祖國的未來是無限美好的”,“再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到建國一百周年時,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將會勝利地得到基本實現。到那時,無數志士仁人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的理想將變成現實,中國人民將過上中等發(fā)達水平的富裕文明生活,中華民族將對人類作出更大貢獻”[8]125。1999年12月31日,在為新世紀和新千年發(fā)表的賀詞中,江澤民又指出:“面對新的世紀之交和千年之交,每個國家有遠見的政治家都應從歷史的高度思考:未來的世界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應該為實現這樣一個世界作出什么樣的貢獻?!盵8]494可見,為人類、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貢獻是江澤民反復強調的一個問題。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江澤民是明確把對人類、對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貢獻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聯系起來的領導人。對于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所作的貢獻,江澤民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多次講到,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歷史上曾產生許多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和文學藝術家,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的百家爭鳴的局面和老子、孔子等諸子百家的學說,在世界思想上占有重要地位。古代中國在天文歷法、地學、數學、農學、醫(yī)學和人文科學的許多領域,都作出過獨特的貢獻。中國的絲織、制瓷、冶金、造船技術很早就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中國的醫(yī)學在世界上獨樹一幟,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四大發(fā)明,曾經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直到十五世紀以前,中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領先地位,為人類發(fā)展作出輝煌貢獻。[8]59后來,由于生產力發(fā)展遲緩和社會政治的腐朽,中國逐漸落后,加上西方列強的侵略,近代中國終于陷入了遭受無數列強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悲慘境地。為了改變這種境況,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直到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的復興和發(fā)展才進入一個嶄新時代,而改革開放則使往日積貧積弱的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江澤民說:“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我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盵10]14“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從成立那一天起就肩負著的“莊嚴使命”。[10]574同時,江澤民又指出:“中國作為疆域遼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國家,應該對人類有較大貢獻。中國人民所以要進行百年不屈不撓的斗爭,所以要實行一次又一次的偉大變革、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所以要加強民族團結、完成祖國統一大業(yè),所以要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歸根到底就是為了一個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爭取對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盵8]63在此,“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對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共同成為中華民族奮斗的遠大目標,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
對于眾多國家集中關注的“如果中國崛起,會給世界造成什么樣威脅”這樣的話題,江澤民多次明確表示:“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盵10]567“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堅決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無論什么時候,中國都永遠不稱霸。這是中國人民對世界的莊嚴承諾。”[10]112對此,他從歷史和現實兩個角度進行了闡述:歷史地看,中華民族自古就有以誠為本、以和為貴、以信為先的優(yōu)良傳統。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中國古代思想家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親仁善鄰”的思想,反映了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中國在處理國際關系時始終遵循以誠為本、以和為貴、以信為先、和而不同、親仁善鄰的價值觀。從現實的角度看,和平與發(fā)展仍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發(fā)展需要和平,和平離不開發(fā)展,世界要和平,國家要發(fā)展,社會要進步,經濟要繁榮,生活要提高,是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中國的發(fā)展需要一個長期的和平國際環(huán)境和良好的周邊環(huán)境,中國越發(fā)展,與世界各國的聯系越緊密,越需要和平與穩(wěn)定。中國對外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同時,中國又是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qū)穩(wěn)定的堅定力量,中國越發(fā)展,對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越有利??傊?,“中國的發(fā)展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今后中國發(fā)達起來了,也永遠不稱霸。中國人民曾經長期遭受列強侵略、壓迫和欺凌,永遠不會把這種痛苦加之于人”[8]41。
四、為人類作出應有貢獻,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早就作出的莊嚴承諾,我們將堅持不懈為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作出自己的努力,爭取對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11]27
胡錦濤也多次講到中國要為人類、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的問題。比如他曾說過:“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也是一個正在發(fā)生深刻變革的國家。在五千多年文明發(fā)展的漫長進程中,中華民族以勤勞智慧的民族品格、不懈進取的創(chuàng)造活力、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盵12]39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整體面貌發(fā)生歷史性變化,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人民將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推進人類和平與發(fā)展事業(yè),努力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13]985?!爸袊嗣裼行判?、有能力建設好自己的國家,也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14]234。這些論述,是新世紀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向世界各國的再次宣誓。
黨的十六大提出,在21世紀的頭20年,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fā)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15]14?;谶@樣的背景,胡錦濤在闡述中國應對人類有更大貢獻的思想時,總是將其與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聯系在一起。胡錦濤強調,進入新世紀,我們已經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根據十五大提出的到建黨一百年和新中國成立一百年的發(fā)展目標,我們要在本世紀的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這是黨和國家現階段的奮斗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同時也是中國對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必然要求。2003年11月,在慶祝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上的講話中,胡錦濤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們在新世紀新階段要奮力實現的目標。實現了這個目標,我們的國家將更加繁榮富強,人民的生活將更加幸福安康,中華民族將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盵15]493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胡錦濤又指出:“到二○二○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和發(fā)展中社會主義大國,將成為工業(yè)化基本實現、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內市場總體規(guī)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成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的國家,成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權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質和精神追求的國家,成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充滿活力而又安定團結的國家,成為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貢獻的國家。”[12]16中國人民將繼續(xù)同各國人民一道,為實現人類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和實力不斷增強,國際社會出現了形形色色的“中國威脅論”,一些不明真相和不了解情況的國家和外國民眾對我國發(fā)展走向也存有這樣那樣的疑慮。對此,胡錦濤多次重申“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fā)展道路”。他指出,和平與發(fā)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平是全人類最大的福祉,要和平、促發(fā)展、謀合作是時代的主旋律。人類的發(fā)展進步,民族的繁榮富強,應該也只有通過和平發(fā)展道路才能實現。這是人類歷史發(fā)展進步一條重要的經驗。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飽嘗戰(zhàn)禍之苦,深知和平之寶貴?!爸袊缇拖蚴澜缜f嚴宣告,不論現在還是將來,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都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15]745。同時,一個擁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實現和平發(fā)展,“絕不會對任何國家、任何人構成威脅,而是對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貢獻,必將給世界眾多國家?guī)碇匾l(fā)展機遇”[13]427-428。他還強調,“始終不渝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12]396。2005年是中國崛起之年,這一年中國GDP首次超過英國,成為全球僅次于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第四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20%。這一顯著成就使得“中國威脅論”一時甚囂塵上。為此,胡錦濤除了進一步重申中國堅定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外,還提出了建設“和諧世界”的思想。2005年9月,在聯合國成立六十周年首腦會議上,胡錦濤作了題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講話,號召世界上所有國家緊密團結起來,共同建設一個和諧的世界。后來,他又在多個場合反復闡釋這一思想,強調中國“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的旗幟,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決心,永遠不會改變”[16]1019?!昂椭C世界”思想的提出,不僅表明中國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堅定決心,而且其本身也是對世界文明的一個貢獻。
五、中國人是講愛國主義的,同時我們也是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胸懷的。隨著國力不斷增強,中國將在力所能及范圍內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為人類和平與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17]
對人類和世界作出更大貢獻,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問題。2013年3月26日,他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演講時,在講到中國人民正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后,明確宣稱,中國將“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為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18]。3月27日,習近平在與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時又指出,中國將加強同金磚國家的合作,并努力使這種“合作構架更加完善,合作成果更加豐富”,不僅給本國人民帶來實惠,而且“為世界和平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19]。5月31日,習近平在接受拉美三國媒體聯合書面采訪時說:中國不僅致力于自身發(fā)展,“也強調對世界的責任和貢獻”[20]。12月31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發(fā)表的講話中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國的國家形象,要向世界展示中國“堅持和平發(fā)展、促進共同發(fā)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人類作出貢獻的負責任大國形象”[21]。2014年5月,習近平在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上的講話中又一次強調,“同各方一道努力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發(fā)展的亞洲夢,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2]。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中國對于人類和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的問題,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這個問題上思想和行動的一貫性和堅定性。
習近平總書記有關中國“應對人類有較大貢獻”的思想是其“中國夢”的有機組成部分。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和其他領導人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艾F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3]。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盵24]3月23日,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中進一步對“中國夢”的內涵進行了闡釋。他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盵25]后來,習近平在有關場合又指出,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我們的奮斗目標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爸袊鴫簟碧岢龊?,引起了世界輿論的持續(xù)關注,其中也有不少誤讀。比如美國《新聞周刊》及其網絡版《每日野獸報》在一篇題為“中國的偉大夢想”的評論中,將中國的“強國夢”與周邊國家的“噩夢”并列起來?!都~約時報》則特意突出強調,所謂的“中國夢”其實就是“強國夢”和“強軍夢”,而“習的講話以及其背后所調動起來的強大宣傳攻勢,必然讓亞洲國家,以及美國這一太平洋地區(qū)的主導軍事強權,憂心忡忡”[26]。針對這種情況,習近平反復強調:“中國發(fā)展壯大,帶給世界的是更多機遇而不是什么威脅。我們要實現的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各國人民?!盵25]“中國越發(fā)展,越能給亞洲和世界帶來發(fā)展機遇?!盵27]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我們有信心保持中國經濟持續(xù)較快發(fā)展,這將為世界帶來更多機遇,將會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更大貢獻。中國越發(fā)展,對人類、對世界的貢獻就會越大?!爸袊鴫簟笔前l(fā)展自己同為人類和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的有機統一。
習近平還首創(chuàng)“世界命運共同體”的崇高理念,倡導“合作共贏”的戰(zhàn)略思想,展示中國“世界共同發(fā)展、共同繁榮”的戰(zhàn)略思維。他指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盵25]為此,各國應該共同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應該一起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應該共同享受尊嚴、共同享受發(fā)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習近平發(fā)表了《共同創(chuàng)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呼吁世界“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倡言亞洲和世界各國“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正確方向,堅持同舟共濟,推動亞洲和世界發(fā)展不斷邁上新臺階”[27]。 2014年,習近平在訪問韓國、巴西、蒙古等國家時多次重申上述思想。習近平還將“中國夢”與“世界夢”聯系起來,強調中國是世界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fā)展也離不開中國。中國夢與“俄國夢”、“美國夢”、“非洲夢”、“亞洲夢”、“拉美夢”、“世界夢”緊密相連?!爸袊鴫簟笔侵袊?,也是世界的,是發(fā)展中國與發(fā)展世界的有機統一。
針對國外有些輿論把我國捍衛(wèi)國家領土主權歪曲為“背離和平發(fā)展道路”的謬論,習近平更加清晰地闡明了中國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主客觀緣由和對世界的積極意義,表達出我國始終不渝堅持和平發(fā)展道路的意志和決心。他指出,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它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沒有和平,發(fā)展就無法談起。中國人民怕的是動蕩,求的是和平,盼的是天下太平?!爸袊嗣駥?zhàn)爭和動蕩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國將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huán)境發(fā)展自己,又以自身發(fā)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27]。中國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是“根據時代發(fā)展潮流和我國根本利益作出的戰(zhàn)略抉擇”,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的傳承和發(fā)展”,也是“中國人民從近代以后苦難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結論”[28]?!爸袊嗣癯缟小核挥?,勿施于人’。中國不認同‘強國必霸論’,中國人的血脈中沒有稱王稱霸、窮兵黷武的基因。中國將堅定不移沿著和平發(fā)展走下去”[29]?!拔覀円蚕M澜绺鲊甲吆推桨l(fā)展道路,國與國之間、不同文明之間平等交流、相互借鑒、共同進步,齊心協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17]。只有各國都走和平發(fā)展道路,世界才能共同發(fā)展,國與國之間才能和平共處。
總之,“中國夢”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之夢,是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之夢,是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世界夢。
六、結語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從毛澤東到習近平都企盼著中國能夠為人類和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這是近百年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共同追求。他們的上述思想,不僅比較完整地回答了中國為什么應當對人類有較大貢獻,以及如何對人類有較大貢獻的問題,而且集中闡述了與之相關的中國將始終不渝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問題,從而實現了中國和平發(fā)展與中國對人類有較大貢獻的有機統一,實現了現實選擇和價值追求的有機統一。
從毛澤東到習近平,中國共產黨人關于中國“應對人類有較大貢獻”的思想,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與時俱進。毛澤東率先向世界宣告:“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并將其與實現“國家復興”和中國現代化,趕上和超過世界發(fā)達國家的夢想聯系起來??墒牵F實又不得不讓他發(fā)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與其對于人類的貢獻還不符合的感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繼承并發(fā)展了毛澤東關于中國應對人類有較大貢獻的思想,不僅將“對人類作更大的貢獻”提升到社會主義國家本質要求和一個負責任大國應該承擔的歷史使命的高度,而且規(guī)劃和細化了“三步走”戰(zhàn)略,進一步明晰了中國爭取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路線圖。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中國“為世界和平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部分,并斷言“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23]。
1956年9月,毛澤東在談到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時曾經說過,現狀必須改變,但“這已不是我這一輩子的事,也不是我兒子一輩子的事”[1]124,要五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是沒有止境的,對于人類和世界的貢獻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歷史過程。當今中國已經為人類和世界作出了較大貢獻,但是我們還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這種貢獻目前依然有限,如習近平所指出的,仍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逄先知,金沖及.毛澤東傳(1949-1976):上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
[5]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6]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江澤民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江澤民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2]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
[13]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14]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15]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16]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17]習近平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采訪時強調 堅定不移走和平發(fā)展道路 堅定不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N].人民日報,2013-03-20.
[18]習近平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發(fā)表演講 中非永遠做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N].人民日報,2013-03-26.
[19]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在德班舉行[N].人民日報,2013-03-28.
[20]習近平接受拉美三國媒體聯合書面采訪[N].人民日報,2013-06-01.
[21]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 提高軟實力 實現中國夢[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01-01.
[22]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在上海舉行 習近平主持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N].光明日報,2014-05-22.
[23]參觀《復興之路》展覽 習近平論“中國夢”[N].人民日報,2012-11-30.
[24]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講話 中國夢必須靠人民實現必須為人民造福[N].人民日報,2013-03-18.
[25]緊密加強中俄全方位戰(zhàn)略合作[N].人民日報,2013-03-24.
[26]吳旭.中國夢的世界價值[J].人民論壇,2013(6下).
[27]習近平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并發(fā)表主旨演講 推動亞洲和世界共同發(fā)展[N].人民日報,2013-04-08.
[28]馬振崗.傳承與拓展:習主席外交新風范[J].人民論壇,2013(5上).
[29]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建設合作共贏美好世界——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4-06-30.
[責任編輯劉瀅]
China Should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Mankind”: from Mao Zedong to Xi Jinping
Wang Xianjun
(Research Center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3)
Abstract:For nearly a century, generations of CPC members, from Mao Zedong to Xi Jinping, have all expected China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mankind, which has been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glorious “China dream”. This thought not only answers such questions as why China should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mankind and how it can succeed in doing it, but also expounds the issue that China will pursue the policy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It fully represent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nd demonstrates to the world the historical and current obligations of China as a strong and responsible socialist country.
Key words: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mankind;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Jiang Zemin; Hu Jintao; Xi Jinping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碼號】1674—0351(2015)01—0048—0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第一批重大項目(文化類)“建設文化強國背景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12&ZD004),安徽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重點項目“中國夢:歷史·理論·現實”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王先俊(1962— ),男,安徽霍山人,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教授,皖南醫(yī)學院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
【收稿日期】201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