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圍, 繆 暢, 黃 雄, 滿瑞林
(1.長江大學 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湖北 荊州434023;2.中南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湖南 長沙410083;3.廣州興森快捷電路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510530)
近年來,大多數(shù)制冷企業(yè)為了降低生產(chǎn)成本,將傳統(tǒng)的蒸發(fā)器銅管材料用鋁管來替代。與銅管相比,鋁管具有質(zhì)量輕、成本低等優(yōu)點。鋁表面具有一層氧化膜,所以其本身具有一定的耐腐蝕能力。但是鋁管表面在自然條件下生成的氧化膜很薄,大概只有1~3nm,長期暴露在酸堿腐蝕環(huán)境下,容易發(fā)生腐蝕而穿孔,繼而導致制冷劑泄漏[1-2]。可見,對鋁管蒸發(fā)器表面進行防腐處理,已經(jīng)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之一。
傳統(tǒng)的表面處理方法有很多,包括鉻酸鹽鈍化、陽極氧化及涂裝等。鉻酸鹽鈍化具有工藝成熟、成本低廉、耐蝕性好等優(yōu)點,應用最普遍。膜層中的鉻以Cr(VI)和Cr(III)的形式存在。Cr(III)作為基本骨架,而Cr(VI)具有自我修復作用,所以耐蝕性很高。但是Cr(VI)的毒性大,對人體有致癌作用,處理不當會嚴重污染環(huán)境。陽極氧化工藝可在鋁表面形成較厚的氧化膜,但是其較硬、易折裂,不利于蒸發(fā)器鋁管工業(yè)加工,而且會消耗大量的電能,成本較高。涂裝技術得到的涂層厚,傳熱熱阻大,傳熱效果差,耗電量增加[3-5]。因此,開發(fā)出一種適用于蒸發(fā)器鋁管的無鉻防腐技術,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溶膠-凝膠法是近年來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金屬表面處理技術。它是用適當?shù)那膀?qū)體化合物經(jīng)水解和聚合,產(chǎn)生有機聚合物或金屬氧化物微粒,形成溶膠后,通過浸漬法在金屬表面形成薄片狀膜層的一種成膜技術[6]。本文利用溶膠-凝膠法制備耐腐蝕薄膜。以冰箱、冰柜蒸發(fā)器用鋁管為研究對象,考察其表面耐蝕膜的制備工藝參數(shù),并對其耐蝕性進行表征,初步探討作用機制,為今后鋁管表面防腐措施的進一步研究打下基礎。
將外徑7.8mm、厚1.0mm 的工業(yè)純鋁管裁成長度為70mm 左右的試樣數(shù)根。試樣兩端經(jīng)過改性丙烯酸甲酯封口后,按以下步驟進行預處理:丙酮超聲波清洗 15 min→蒸餾水洗→3%的HCl溶液洗→3%的NaOH 溶液洗→蒸餾水超聲波清洗→風干待用。
將一定量的正硅酸乙酯(分析純)、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分析純)和C2H5OH 混合攪拌,添加少量的CH3COOH 作為催化劑和pH值調(diào)節(jié)劑,用分液漏斗緩慢地滴加一定量的H2O,在一定的水浴溫度下攪拌一段時間,然后靜置陳化24h,最終制得有機-無機雜化溶膠,待用。
將經(jīng)過預處理的試樣先浸入濃度為1mol/L的NaOH 溶液中1 min,然后在室溫下浸入工作溶膠中1min,取出后用壓縮空氣吹干,再置于一定溫度的恒溫鼓風干燥箱中固化一段時間,即得淡白色的有機-無機雜化膜。
1.4.1 CuSO4點滴試驗
CuSO4點滴液的配制:稱取6.2g CuSO4·5H2O(分 析 純)和5.0g NaCl(分 析 純),量 取0.37%的鹽酸2mL,用蒸餾水溶解至150mL。
1.4.2 堿浸失重
將每種金屬試樣各三份精確稱重后浸入室溫下的濃度為0.2mol/L 的NaOH 溶液中浸泡5h,取出后用超聲波清除其表面的腐蝕產(chǎn)物,壓縮空氣吹干后再稱重。用試片單位面積、單位時間的平均失重量來考察其耐堿腐蝕性能。
1.4.3 析氫試驗
將試樣置于盛有50 mL、3 mol/L HCl溶液的磨口錐形瓶中。用倒立的滴定管收集產(chǎn)生的氣體。每隔一段時間讀取收集的氫氣體積。將氫氣體積作為縱坐標、反應時間為橫坐標繪制析氫圖。開始析氫時間越晚、析氫速率越慢的試樣,其耐酸腐蝕性能越好。
1.4.4 鹽霧試驗
采用上海新苗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YW-10型鹽霧箱,按照GB/T 10125—1997中的中性鹽霧試驗(NSS)和銅加速乙酸鹽霧試驗(CASS)方法進行[8]。NSS試驗條件為:NaCl溶液(50±5)g/L,pH值6.5~7.2,35℃。CASS試驗條件為:在中性鹽霧試驗鹽溶液中加入質(zhì)量濃度為(0.26±0.02)g/L 的CuCl2·2H2O,pH值3.0~3.1,50℃。
水解溫度對溶膠的穩(wěn)定性和薄膜的耐蝕性有重要的影響。溫度過低,前驅(qū)體水解緩慢,溶膠中硅醇(—SiOH)的反應活性不高,導致浸漬涂膜的效果不好;溫度過高,會加速前驅(qū)體的水解和縮聚反應,生成一些其他的副產(chǎn)物,降低溶膠的穩(wěn)定性,導致溶膠失效,無法進行涂膜。本文選取15、25、35、45、55℃五個水解溫度進行考察,結(jié)果如圖1 所示。由圖1可知:硫酸銅點滴時間隨水解溫度的升高先延長后縮短,說明水解溫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因此,水解溫度選擇35℃。
圖1 水解溫度對膜層耐蝕性的影響
圖2為水解時間對膜層耐蝕性的影響。由圖2可知:硫酸銅點滴時間隨水解時間的延長而延長,180min以后趨于平緩。隨著水解時間的延長,溶膠中的活性硅醇(—SiOH)不斷增多,這些硅醇在干燥固化條件下可以進一步地進行縮聚反應,縮聚程度越深,膜層的致密性越高,耐蝕性就越好。180 min以后,水解趨于平衡,膜層的耐蝕性變化不大。因此,水解時間選擇180min。
圖2 水解時間對膜層耐蝕性的影響
圖3為固化溫度對膜層耐蝕性的影響。由圖3可知:硫酸銅點滴時間隨固化溫度的升高先延長后縮短。固化溫度過低,脫水縮合不完全,導致膜層中含水量較多且薄膜結(jié)構(gòu)疏松;固化溫度過高,會造成能量浪費,改變膜層的交聯(lián)狀態(tài),甚至會導致基體和膜層間形成新的物相,由于應力的作用使薄膜開裂,耐蝕性降低。在膜層制備過程中,隨著固化溫度的升高,膜中硅原子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金屬原子的含量則先降低后升高。因此,固化溫度選擇120℃。
圖4為固化時間對膜層耐蝕性的影響。由圖4可知:硫酸銅點滴時間隨著固化時間的延長而延長,90min后增幅趨于平緩。固化過程是脫水縮合的過程,硅醇(—SiOH)之間形成Si—O—Si化學鍵,硅醇與鋁管基體之間形成Si—O—Al化學鍵。當固化進行到一定時間后,脫水縮合基本完成。隨著時間的延長,膜層的耐蝕性變化很小。因此,固化時間選擇90min。
圖3 固化溫度對膜層耐蝕性的影響
圖4 固化時間對膜層耐蝕性的影響
在上述實驗與工藝優(yōu)化的基礎上,本文以最優(yōu)的雜化溶膠配方和最優(yōu)的制備工藝對鋁管進行浸漬涂膜處理。然后以CuSO4點滴試驗、NSS 試驗及CASS試驗作為評價標準,并與空白鋁管試樣的耐蝕性進行比較,結(jié)果見表1。由表1可知:無論是從CuSO4點滴試驗還是從鹽霧試驗的角度來看,有機-無機雜化膜顯著地提高了空白鋁管試樣的的耐腐蝕性能。
表1 耐蝕性試驗結(jié)果
堿浸失重試驗結(jié)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在鋁管試樣表面制備一層有機-無機雜化膜后,堿腐蝕速率為原來的一半左右,有機-無機雜化膜顯著地提高了空白鋁管試樣的耐堿腐蝕性能。
表2 堿浸失重試驗結(jié)果
析氫試驗結(jié)果,如圖5所示。由圖5可知:未經(jīng)表面處理的空白鋁管試樣在50min左右開始析氫,有機-無機雜化膜在100min左右開始析氫,與硫酸銅點滴試驗及堿浸失重試驗的結(jié)果很吻合。這說明有機-無機雜化膜有著很好的耐酸腐蝕性能。
圖5 析氫試驗曲線圖
(1)本文以溶膠-凝膠工藝技術為基礎,以所制備膜層的耐蝕性能為評價指標,考察了膜層的制備工藝。其最佳的工藝條件為:水解溫度35℃、水解時間180min、固化溫度120℃、固化時間90min。
(2)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的有機-無機雜化膜的耐蝕性明顯優(yōu)于空白鋁管的,為耐蝕膜層的制備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1]PALOMINO L E M,SUEGAMA P H,AOKI I D,etal.Investigation of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of a bilayer ceriumsilane pre-treatment on Al 2024-T3in 0.1M NaCl[J].Electrochimica Acta,2007,52(6):7496-7505.
[2]葛科.鹽酸介質(zhì)中鋁的腐蝕與防護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7.
[3]曹楚南.腐蝕電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4.
[4]XIAO W,MAN R L,MIAO C,etal.Study on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BTESPT silane cooperating with rare earth cerium on the surface of aluminum-tube[J].Journal of Rare Earths,2010,28(1):117-121.
[5]黃雄,滿瑞林.鋁管表面硅氧膜的制備及其耐蝕性能[J].電鍍與涂飾,2012,32(1):67-71.
[6]劉倞,胡吉明,張鑒清,等.金屬表面硅烷化防護處理及其研究現(xiàn)狀[J].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2006,26(1):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