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你生命中的往事, 經(jīng)過時光的淘洗,一些原本以為根本忘不了的事,終了有一天如輕煙散去,無蹤無影,而一些在當時看起來微小的事情,卻如發(fā)黃的舊照片,現(xiàn)在翻來看,卻有著歲月沉淀出來的別樣的美,如留在我心中的那些童年記憶。
想必少時的心是琉璃做的吧,清透到底,一覽無余,歡喜是真的喜歡?,F(xiàn)在的心不至于渾沌,但有些落到心低的塵埃終究是揮掃不掉的,變得對幸福和快樂的感觸不再那么靈敏??烧娴脑谀莻€少時物質(zhì)十分匱乏的年代,一個紅頭繩或者一個“吹泥響”帶來的快樂用現(xiàn)在用千金也換不來的。一直喜歡了陳舊的東西,古巷子、斑駁陸離的古老城墻,那些經(jīng)過時光沉淀仍然保存下來的東西,是別有味道的。想必也是到了該懷舊年齡吧!
一些回憶是帶著陽光的味道,讓我時常想回去感受那久違的溫暖。這次回老家時,正好趕上逢集,我特意到集上轉了一圈。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一些事,那時我任性頑劣,只要中午下班后的母親經(jīng)過集市上沒有帶給我一份小吃,我是要又哭又鬧,我是習慣了對愛的索取吧,而不是真的是個饞嘴的小丫頭號吧。可如今,在情感的道路上,任憑你對擁有的東西失去時怎么地再哭再鬧,只會落個潑婦的罵名,于事無補。不如就讓那失去的痛變成一把刀,就讓它隱隱地它在內(nèi)心作惡吧,但總有一天,它割破的的傷口會有愈合的時候,這只是時間的問題。不哭也不鬧。
這天,在逢集市碰見幾個似曾相識的面孔,乍一看,印象是有些糊涂了,迎面走過后的那一剎那,記憶又重生,只是那些人的臉被刻了些歲月的風霜,多了幾分滄桑,但我也無心再回過頭去與他們打招呼,仿佛原本在你心中一個十分美好的人,有一天突然對你撒了個彌天大謊,你念及舊情,不忍也不愿去揭穿,裝作不知道淡然走開。如果人生若只好初見多好,一切都是原來的初貌;經(jīng)過歲月的風沙的肆虐后,仍不改初心,那該多好,可一切枉然,萬物逃不脫自然規(guī)律,但想來也會惆悵傷感。
流年,如流水的日子。少時的村莊極少有小賣部的,通常每當聽到外面有“賣貨、賣貨喲”的吆喝聲,我就急急忙忙碌地跑出去,叫停住那個賣貨郎,在不到一平方米內(nèi)的由鐵絲圍成的貨欄內(nèi)挑選自已喜歡的東西.那時,我最喜歡那種二分錢一個的染了粉色的質(zhì)地軟薄的小氣泡和五分錢一個用泥巴捏成、涂滿五顏六色的的小雞形狀的“泥響”。那種“泥響”,它的頭部和尾部是連通著,嘴吹后面的尾部,就會通過”小雞“的嘴巴發(fā)出嗚鳴的響聲,這在當時聽來該是最富有意趣最美妙的聲音吧。
那時,物質(zhì)是貧乏的,不象現(xiàn)在每家都可以有好幾把傘。那時,總會在一個在一個個斜陽慢慢西沉的下午,一個有著外鄉(xiāng)模樣的人手持一把沙,一邊走一邊拖著長長的氣息不足的聲音:修——傘——了。他的表情多多少少是有些落寞的,也許因為他只是一個異鄉(xiāng)客,只所以來到這里,只是為了謀生而已。每當這時,我都會發(fā)呆地看上幾眼,看他們眼睛里異于我家鄉(xiāng)人的東西:茫然且空洞有時竟可以看出幾分無奈與冷漠。此時想起,他們該是想家了。
所有所有這些故鄉(xiāng)的舊事總會在瞬間擊中我內(nèi)心最柔軟的那片地方。
走著,走著,不覺走了這么遠,已邁入中年的行列,也會時常在塵世中迷失了雙眼,而正是那些記憶總會把我重新找回來。
戲里戲外
小時候,常常獨自一個人被放在家里,身邊放一大堆零食,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零食。無意中翻到一個頻道,是一個唱京劇的節(jié)目,節(jié)目中的一個滿臉白粉和油彩的長袖女子,一直在用一種與我們平常講話腔調(diào)不同的很綿軟的聲音唱來唱去,我不明白她到底要表達什么,看著看著竟然慢慢地入睡了,手上的零食從身上漸漸地滑落。這就是小時候我對京戲的印象吧。
生活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慢慢地長大了,再回頭看看同樣的東西心態(tài)卻是不一樣的。再看京劇時,竟然被戲里的那一招一式感動了,一個出演旦角的女子,穿著華服,唱著華麗的唱腔,不緊不慢,在一個不大的舞臺上,在不長的時間內(nèi)就這樣娓娓唱來,就這樣戲劇性地把人生的一場悲歡離合或一生的悲歡離合演繹完畢,不禁讓人唏噓感嘆。我們的人生難道不就是一場戲嗎?只是演繹的方式不同罷了。
不知從曾幾何起,一切情感不再那么激烈與執(zhí)著,一切愛恨都歸于平淡,把真正的人生也當成一場戲來演,明明愛著,表面卻裝作無所謂的樣子,明明討厭著、恨著,卻也極盡能言善事,真怕入戲時間久了走不出來了。終究是要走出來的,面對活生生的現(xiàn)實。我想到,唱京戲的名角孟小冬,她是我喜歡的女子模樣,容顏清麗、眼神倔強、堅定、才藝雙絕,因“戲”與大師梅蘭芳結成一段姻緣,可她終究是個孤傲清高的女子,甘愿屈尊嫁為小,全是因為情投意合,,兩情相悅。她們之間,有一個感動我的場景。二人也有調(diào)皮的時候,梅蘭芳面帶微笑,手指攝成鵝形狀投影在身后的在一塊白布上,一臉俏皮,字幕上顯示他的語言:這是什么?這行字的正左邊寫下:這是你的鵝影呀?一段兩人的無聲對白,這分明是一對恩愛的情侶在情濃意合之時互相調(diào)侃的一個場景,愛著的人都會如孩童般天真爛漫,看后不禁泯然一笑??刹痪煤螅瑓s因為“吊唁”事件導致二人分開,這段感情卻在現(xiàn)實面前被挫敗,兩人分開后,孟小冬到底是個不尋常的女子,硬是與梅蘭芳整整打擂臺賽三天,并說要唱就要唱得比梅蘭芳好。分開后的五、年內(nèi),沒有因為這段感情的消逝而消沉和墮落,反而潛心向京劇大師學藝,使藝術水準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再次回味孟小冬的唱腔,一個俏美俊麗的女子,扮成一個老生,硬是把它演活了,扮相威武、神勇,唱腔端莊厚重,也許她性格里本就有股男孩子的俠氣與豪氣,看似愛情不拖泥帶水,可我總想,她把與梅分手后苦痛都在唱戲的過程中消解掉了,看似唱的是別人的戲,現(xiàn)實中不能消解的東西都在戲中淋漓地喧泄,在劇中角色中總能找到自已的影子,緩解了她不愿與人說的苦痛、最終,十年后,她被那個杜月笙的癡情打動,嫁 為他人婦。 我想,這就象一場精彩的戲最后落慕了,演員御去一切華麗裝扮,回歸平常與平淡。她嫁給杜,不一定愛著他,但她這時已不再需要轟轟烈烈地愛情,那是多么的不可靠,而 這份他對她的愛,一如早晨初升的太陽,沒有炎夏陽光的炙熱,但卻溫煦柔和,如棉質(zhì)的貼心內(nèi)衣,溫暖踏實妥貼,這個男人終究是愛她的,追了他整整十年,她在歷經(jīng)繁華與幻滅后,他的愛對她來說也許是最好的歸宿了。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在生活中“入戲”久了,也總想出來透透氣的,感受一下真實的陽光和空氣。突然接收一個許久沒聯(lián)系的朋友的一條短信:看看鄉(xiāng)下的陽光,落葉,真好!很感動。也許戲外的生活里的溫暖是完全要我們自已給予吧,要學會做一個堅強、聰慧、感恩的女子。步入暮年的孟小冬說:“一切都過去了罷!”。然而,縱然時光流逝,總有些記憶與情誼難以抹去,只是慢慢淡了。淡得如一杯白開水,想起來沒恨也沒愛了,就象曾沒認識過……
把愛當作信仰
多年前,初見芬時,她是好看的。氣質(zhì)與民國女子有相似之處,端莊嫻雅,淡定平和。一笑起來,眼角微微地向上翹起,如一譚幽深的泉水,清澈見底。燙著齊耳的卷發(fā),穿著叉腰的紅色打底帶銀灰色的刺繡花的小棉襖,憑添了幾分嫵媚。從她的幸福的表情里,看得出來進入婚姻一年的她是幸福的,濃濃的愛正滋潤著這個小女人。
芬的老公全是與我老公從小玩大的伙伴,他們一共有四個人,年齡相當,特別要好。除了她的老公,其它三人都在外鄉(xiāng)工作,所以,婚后每逢過年回到老家,他們總要抽出一天時間聚在一起敘敘舊,找找共同的過去時光中的趣事,開懷暢飲、暢談。我們四個小女子則在旁靜候,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著。那時,我和家里的他雖然經(jīng)過七年的戀愛時間作為奠基,但真正走進婚姻里,才真正品嘗到圍城的味道。在爭吵時,我時常會憤憤不平道,我是富貴人家的小姐出身,就應該被寵著,他則反駁道,誰說窮人家的孩子從小就不被慣寵了,照樣被家里當個寶。就這樣,我們在這個日常生活的鍋碗飄盤油鹽醬的敲打聲中,奏出一曲曲時而傷感時而歡喜的曲子,一唱一合著。我驕縱任性,他不屈不饒。
芬是一個好女子,能做一手好菜,孝敬公婆。那時,每當我們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芬的一些小細節(jié),總能打動我們,如輕輕拂去全身上的浮塵,有意無意地投向全深情的一眼,不但沒有讓人覺得絲毫的矯揉造作,反而心生出幾分感動。這一切,大家都看在看在家里,都說芬是我們四個女人中最會照顧人、最體貼的,讓我們其它三位女子拿她作榜樣,這樣家庭必和諧、幸福。
世事無常,天有不測之云,人有旦夕禍福。原以為日子一如既往地如蜜般甜蜜。豈料,全因在一次生意上的失敗,不旦賠光了所有積錢,還背上了幾十萬的外債,而芬和全也在在發(fā)生這件事后的極短時間內(nèi)遠走他鄉(xiāng),掙錢養(yǎng)家還債。在與他們的通信中,知道他們在外地租了個小攤位,靠賣點雜貨維生。我們除了對生活的變化無常感嘆唏噓外,在自已就不富足的情況下,但是盡了微薄之力,但并不足以讓他和她應付難關。芬陪著全這一走,就是七、八年。
這次回老家過年,聽說芬和全從外地回來了。我們其它三家人都非常高興,于大年初三就訂好了酒席,迎接芬和全的到來。在等待芬的到來時,我懷著忐忑的心情,不知外鄉(xiāng)飄泊的日子是否改變了她的初貌?而在看到她的那一剎那,我真的很是歡喜,我看到,歲月并沒有使她滄桑與衰老,反而更添了幾分風韻。通過交談,我們知道通過這幾年芬的全的奮斗,他們的債務還得差不多。我最感動的是,在談這些話題的時候,沒有聽到芬說一句抱怨的話,雖然生活給了她磨難,但她依然幸福地微笑著。
以前,總是會在無數(shù)個落寞時候,問為什么幸福感對自已那么奢侈?認為最美的風景在遠方,而忽略了眼前的風景;也總覺得自已幸福在別人的眼中,無知地活在別人的世界里??傆幸惶?,開始明白幸福本是由生活中一些微小的點點滴的溫暖和感動組成,那些驚天動地、撕心裂肺的過程,都不過是空中樓閣、海市辱樓,即使如煙花般有剎那間絢爛,也最終零落成泥,如秋風掃落葉般悲涼。
這次相聚的時候,芬飽含深情地看著全說:“全的心態(tài)一直很好?!笨吹贸鰜?,生活的磨難并沒有磨滅全對生活的信心和熱情。我想,有這樣一個美好女子一直不離不棄地伴在他身邊,那點物質(zhì)上的暫時貧乏又算得了什么呢。全是幸運的,得如此一好女子,而我更想說的是,在茫茫人海中,最終兩個懂得惺惺相惜的靈魂能結為人生伴侶,是她和他的今生之所幸吧。她和他只是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
有人說,這是個缺乏信仰的時代,我想,芬是把對親人的愛當做自已的信仰來對待了,神圣不可褻瀆。讓她從不感受到生活虛空,從來不會在生活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立春的這天,天空飄起如柳絮的雪,讓我想起了芬,雪是純凈的,如象牙塔里的愛情。那一瞬間,我突產(chǎn)生一想法,燃一小火爐,溫一壺小酒,做幾樣小菜,晚上與家里吵了大半輩的他圍爐夜話,淺酌幾杯,偶爾放肆時還可以拿對方青春歲月時的放誕無稽戲虐一下,然后,一笑而過。
甘于生活的平常與平庸吧,讓日子過得如細水長流般,從此風清月朗,百花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