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2015年10月26日報道,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實訓中心主任焦世奇因為"/>
【適用話題】創(chuàng)新 激勵 師生關系
時事引讀>>
《揚子晚報》2015年10月26日報道,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實訓中心主任焦世奇因為采用上課給學生發(fā)微信紅包的方式,不但使他的課課堂氣氛活躍,沒有一個學生翹課,而且使他的班級師生關系好到爆表。他擔任班主任的班級,很多學生叫他“老大”。為此,有網友吐槽課堂本應是學習知識的殿堂,學生學習還需要老師發(fā)紅包來鼓勵,可笑、可悲。同時,也有媒體認為如此做法也有可取之處。
素材聚焦1 “發(fā)紅包防翹課”弊遠大于利
逃課現(xiàn)象幾乎是每所高校都面臨的難題,這里面固然有學生、教材、體制等多種原因,但課上得引人入勝,才是防逃課的“終極武器”,指望用紅包來拴住學生,畢竟不是長遠之計。大學課堂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正確處理社會轉型時代的教學關系、師生關系非常重要,一方面學生要珍惜青青校園里的美好時光;另一方面,老師要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方法,改善師生關系,方不辜負“答疑解惑傳道”之教育職責。
素材聚焦2 功利之中有激勵
與單純的“應該按時上課”“要盡學生本分”等說教式、提醒式教育相比,在“紅包老師”的課上非但沒有一個學生翹課溜號,而且課堂氣氛也很活躍,師生關系更是好到爆表。由此可見,“發(fā)紅包”無疑是一種頗具實用價值的防逃課神器和絕招,對于調動學生準時上課的積極性大有裨益。甚至稱得上是一種教育智慧,不僅是對全體學生珍惜時間的積極引導,更是對那些考試有進步、上課認真的學生的一種獎勵與鼓舞、認可與肯定。
【考場仿真試題】請以“治標與治本”為題創(chuàng)作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范文片段示例】毋庸置疑,上課發(fā)放紅包對于立于時代潮頭的大學生而言是個新鮮、時尚的體驗。因此,此舉一時或許能切合大學生的好奇之心,從而吸引部分學生的眼球。然而,對于防止學生逃課而言,這只能算是一種治標未治本的手段與策略。如何才能根治“學生逃課”頑疾,真正讓學生“坐得住、聽得進、不想逃、不愿逃”?其著力點還是要放在激發(fā)學生對課業(yè)的濃厚興趣上,而這歸根結底還是源自老師們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智慧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