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溝通在精神病護理中的護理體會
劉方影
目的探討有效溝通在精神病護理中的體會。方法將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解放軍第91中心醫(yī)院精神科全軍精神疾病防治研究所住院的精神病患者100例,分為隨機2組,均于有效溝通前和有效溝通15天后采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進行評價比較。結果2組入組時精神病癥狀評定量表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5天后觀察組總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有效溝通有促進精神病康復的作用。
有效溝通;精神病護理;體會
精神病是指在社會環(huán)境、心理學、生物學等因素影響下大腦功能出現(xiàn)失調(diào)癥狀,導致患者行為、意志、情感、認知等方面出現(xiàn)程度不同的障礙性疾病[1]。在臨床上是較常見的疾病,在世界各國其屬于疑難類疾病,在許多國家,已經(jīng)將精神病例為不治之癥[2],我們臨床治療也是采取有效的溝通和藥物來控制患者情緒,并處于平穩(wěn)狀況。所以,護理人員對患者采取有效溝通能盡快的使患者康復。
1.1 臨床資料
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在解放軍第91中心醫(yī)院精神科全軍精神疾病防治研究所的住院患者100例,其中精神分裂癥患者64例,抑郁癥患者14例,躁狂癥患者22例。男46例,女54例,年齡在15~55歲,平均(35±1.05)歲,所有患者無嚴重軀體疾病及腦器質(zhì)性病變,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3]關于精神病的診斷標準。
2.2 方法
2.2.1 隨機將10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50例,對照組50例,觀察組采取我們總結的有效溝通的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
2.2.2 評定工具 采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4],評定精神疾病的嚴重程度。
2.2.3 效果評定 按照事先的方法對兩組患者護理15 d后,根據(jù)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減分情況評定2組效果。
2.2.4 有效溝通的方法 (1)語言溝通須重視:在為精神患者護理過程中要知道語言既能治病,也可致病,護理人員充分認識語言溝通的重要作用。在與患者聊天溝通的過程中,盡可能全面、詳盡了解患者的病史、治療和護理等情況,特別注意要尊重患者,因人而異,采取不同的語言溝通技巧,運用得當、合適才能使語言發(fā)揮理想的效果。(2)心理護理是基礎:心理護理重點是啟發(fā)和幫助患者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自身的疾病,打消各種顧慮主動配合治療,于自身對此病的認知己周圍人的偏見,大多患者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所以我們護理人員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疏導方法,幫患者擺脫心理危機,這在護理精神患者過程中非常關鍵。(3)抑郁患者巧對待:對于不愛說話抑郁癥患者,我們要關注每一個細節(jié),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感興趣的話題,然后循循善誘,啟發(fā)引導他們,并隨時表達對他們的關心理解,由此完成有效溝通。(4)興奮患者要耐心:對于興奮的患者護理人員首先要讓患者感受來自我們的關愛,這包括耐心的傾聽、專注的表情,并在溝通的過程中及時了解其思想,獲取有效的診斷資料,還有興奮的精神患者往往是跳躍性思維,常常妨礙我們溝通的速度,我們不得有不耐煩、不滿的表情及語言,以此增加彼此的信任和依賴,取得有效溝通。(5)家屬溝通更關鍵:精神患者的心理負擔重,家屬的態(tài)度和支持很關鍵,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時間的長短及復發(fā)。(6)非言語溝通更重要:護理人員要知道,在溝通中體態(tài)語言同樣重要,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個姿勢及表情都會帶來不同的溝通效果。
2.2.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處理,療效分析采用χ2檢驗,P<0.01,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根據(jù)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相關內(nèi)容總分評定,觀察組在有效溝通前得分為(57.0±0.15)分,對照組有效溝通前得分為(56.8±0.13)分,觀察組在有效溝通15 d后得分為(34.2±0.15)分,對照組在有效溝通15 d后得分為(41.6±0.13)分,由分值中可以看出,兩組治療前后評定量表總分均減少,但觀察組減分更多,效果好于對照組P<0.01。精神疾病患者能更好的適應我院的住院環(huán)境,在治療上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從而縮短患者康復時間。
精神疾病特別是重型精神病的治療和護理是長期困擾醫(yī)護人員及患者的難題[5-7],趙立[8]等人經(jīng)過研究顯示,精神患者經(jīng)過心理、語言、非語言及和家屬的良好有效溝通后,心理障礙及負擔均減輕,對其的影響產(chǎn)生了積極作用,增強了患者康復的信心。從此結果可看出,觀察組患者經(jīng)過護理人員根據(jù)每個患者的不同特征和特點進行良好的有效溝通,不僅搜集了患者的資料,也達到了治療的目的。從而促進了精神疾病的盡快康復。所以,通過我們的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倡導正確的服務理念、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踐行細致入微的護理服務,為護患關系的和諧提供根本保證,更是大大提高了精神患者及家屬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徐建麗. 心理護理對精神病患者的影響[J]. 醫(yī)藥前沿,2012,2(7):266.
[2]Tu CC,Chen LK,Lee YS,et al. An outbreak of human metapneumovirusinfection in hospitalized psychiatric adult patients inTaiwan[J]. Scand J Infect Dis,2009,41(5): 363-367.
[3]陳彥方. 中國精神障礙的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M]. 濟南: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87-88.
[4]張明圓. 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 長沙: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214-217.
[5]王娟. 有效溝通在精神病護理中的作用[J]. 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1):229-230.
[6]孫燕. 人文關懷在精神科護理中的實踐分析[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4,5(14):37-39.
[7]張力梅. 道德護理在精神科護理中的作用[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4,5(14):24-25.
[8]趙立. 心理護理及語言溝通在精神病護理中的積極作用[J].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2(35):47.
Nursing Experience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Mental Disease
LIU Fangying Institut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ental Disorders of Five Spirit in 91 Center Hospital of PLA Army,Jiaozuo 454003,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the psychiatric nursing.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inety-first groups,whi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15 group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2groups(P> 0.05),and the total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Effective communication has the effect of promoting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mental diseas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Psychiatric nursing,Experience
R473
B
1674-9316(2015)28-0221-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28.166
454003 焦作,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1中心醫(yī)院精神科五區(qū)全軍精神疾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