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婦科手術切口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的發(fā)病原因,尋找可靠的治療方式。方法 2013年~2014年我院共接收了32例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我們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16例,對照組患者使用傳統(tǒng)藥物治療,研究組采用一次性病癥清除和對癥用藥治療,比較兩組1年后的療效。結果 研究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切口為I期愈合,癥狀均消失。術后1年回訪,全部患者均有效,有效率100%,對照組的有效率是75%,術后1年回訪,有2例復發(fā)病例,兩組病例復發(fā)率具有差異性,P < 0.05。結論 婦科手術切口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使用一次性病灶清除和對癥用藥的方式來治療,具有較高的有效率,患者恢復情況良好。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4.019
作者單位:151700 黑龍江省綏化市明水縣康盈醫(yī)院
Clinical Analysis of Gynecologic Surgery Incision in Endometrial Endometriosis
CHEN Yan Kangying Hospital of Mingshui County,Suihua 1517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uses of gynecological surgical incision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looking for reliable treatment. Methods Received 32 cases of endometrios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 to 2014. The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using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the study group using a disposable clear and symptomatic disease drug treatment,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one year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receiving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was I healed incision,the symptoms disappeared. 1 year after return visit,all patients were effective,the effective rate was 100%. The control group response rate was 75%,a return visit after a year,there were two cases of recurrence,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 recurrence rate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 Endometrial gynecologic surgical incision endometriosis patients,the use of disposable debridement and ways to treat symptomatic medication,with high efficiency,patients recovering well.
【Key words】Surgical incision,Endometriosis,Prevention measures
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在婦產(chǎn)科中比較多見,雖然是良性疾病,可是卻有惡化的可能,會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 [1]。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好發(fā)于剖宮產(chǎn)術后,隨著我國剖宮產(chǎn)手術的增多,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由于患者病情反復,該病的臨床治療難以達到根治效果,對患者身心影響很大 [2]。此次對我院的16例手術切口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的臨床特點進行研究分析,現(xiàn)進行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3年~2014年我院共接收了32例手術切口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患者最小年齡23歲,最大年齡42歲,平均年齡(32±5)歲,病程10~52個月,臨床表現(xiàn)為:皮膚外觀無異常,患者經(jīng)期手術切口結節(jié)腫脹或疼痛,經(jīng)期后結節(jié)縮小,疼痛程度降低,非經(jīng)期期間結節(jié)處可出現(xiàn)不規(guī)則出血現(xiàn)象,32例患者中11例經(jīng)期手術瘢痕部位脹痛、10例可承受性疼痛、4例必須使用鎮(zhèn)痛藥物來緩解疼痛、7例患者影響日常排便以及性生活。我們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均16例,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常規(guī)藥物治療方式 16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假孕治療法"即:治療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過程中使用孕激素以及配合少量雌激素來進行治療的方式。藥物注射主要有以下3種:(1)肌注射羥孕酮,注射頻率為1次/周,250 mg/次,持續(xù)3個月;(2)肌注安宮黃體酮,1次/周,150 mg/次,持續(xù)3個月;(3)肌注戊酸雌二醇,1次/周,5 mg/次,連續(xù)注射3個月。若上述藥物注射3個月后臨床癥狀并未見好轉(zhuǎn),可繼續(xù)注射給藥3~6個月。
1.2.2 研究組 一次性病灶清除和對癥藥物治療,使用的藥物是三烯高諾酮,可以將病灶部位縮小,并且治療時要求患者避孕,術后三個月患者行B超和陰超影像診斷,了解治療的效果。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 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切口愈合為I期愈合,癥狀均消失。術后1年回訪,全部患者均有效,有效率100%,對照組的有效率是75%,術后一年回訪,有2例復發(fā)病例,兩組患者的病例復發(fā)率具有差異性(0% vs 12.5%),P<0.05。
3 討論
目前,手術切口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的病理機制還沒有統(tǒng)一定論,可能是與患者的體內(nèi)纖維素、出血、子宮內(nèi)膜腺體和子宮內(nèi)膜間質(zhì)等有關聯(lián) [3]。使用一次性病灶清除和對癥藥物治療需要對患者的病情以及病變部位進行考慮,了解病灶附近的組織結構,為患者提供三個月對癥藥物治療,減小病灶區(qū)域。
此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接受的是一次性病灶清除手術治療,術后提供對癥藥物治療,該組患者的手術切口愈合均是I期,各類癥狀都消失,順利出院?;颊咝g后1年接收回訪時無復發(fā)病例,臨床治療有效率是100%,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是75%,共出現(xiàn)2例復發(fā)病例。該結果說明提供一次性病灶清除和對癥藥物治療的方式能夠給患者帶來較好的治療效果,臨床中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總而言之,剖宮產(chǎn)容易導致腹壁子宮內(nèi)膜異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其產(chǎn)生原因大多是醫(yī)源性的因素所致 [4],因此,醫(yī)生在行剖宮產(chǎn)手術時要嚴格無菌操作,注意保護患者的子宮降低宮內(nèi)感染,產(chǎn)婦盡量采用母乳喂養(yǎng),保持激素水平延緩經(jīng)期的來臨,從多方面做好預防工作。在治療婦科手術切口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時,使用一次性病灶清除和對癥藥物治療的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