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友
1919年上海獨立代表大會
1895年4月,因大清帝國在甲午戰(zhàn)爭中失敗,原為大清藩國的朝鮮受日本軍國主義逼迫,無奈宣布終止與清朝的宗藩關系。1896年,朝鮮高宗在俄國的支持下改國名為大韓帝國,從此李氏朝鮮改國號為“韓”。1904年俄國在日俄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次年簽訂了《乙巳保護條約》,朝鮮成為了日本所謂的“保護國”。由于日本侵略者控制了整個朝鮮半島,大批不愿做日本屬民的朝鮮人流亡中國,成為今天中國朝鮮族的主體部分。
1906年,日本侵略者在朝鮮設立日本派出的“統(tǒng)監(jiān)”政權。1909年10月26日上午,日本第一任駐朝統(tǒng)監(jiān)伊藤博文在中國哈爾濱火車站被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刺殺身亡,安重根被捕后于1910年3月26日遭日本侵略者絞殺。當年8月,日本逼迫大韓帝國簽訂《日韓合并條約》,正式吞并朝鮮半島,同時設立朝鮮總督府,將大韓帝國王室封為日本貴族,逼迫高宗李熙退位,擁太子純宗繼位,由此開始對朝鮮實行殖民統(tǒng)治。
1919年3月1日,因日本禁止朝鮮人在學校里使用朝鮮語,并篡改朝鮮歷史,朝鮮人民開展了大規(guī)模反抗活動,柳寬順等青年學生在漢城(今首爾)鐘路區(qū)的塔洞公園發(fā)表《三一獨立宣言》,號召人民起來反抗,朝鮮民眾在沖擊各地日本警察機關中,遭到日本警察的暴力鎮(zhèn)壓,史稱“三一運動”。
1919年4月10日,流亡上海的韓國抗日志士經李光洙、孫貞道提議,在上海三大亨之一、后任上海法租界商會總聯(lián)合會主席杜月笙的安排下,在位于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22號的玄楯住所內,29位來自韓國各地和海外的獨立運動代表召開大會,決定成立大韓民國臨時議政院作為最高民意機關。第二天,代表們召開了大韓民國臨時議政院第一屆會議,選舉李東寧為議長,孫貞道為副議長,李光洙、白南士為書記。會議還制訂了《大韓民國臨時憲章》,也即大韓民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會議決定不采用君主制,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并通過臨時政府《施政綱領》和政府成員《宣誓文》;確定采取國務總理制,選舉李承晚任國務總理,安昌浩任內務總長,金奎植任外務總長,李始榮任法務總長,崔在亨任財務總長,李東輝任軍務總長,文昌范任交通總長,秘書長為趙素昂。
由于當選者當時有的在朝鮮境內,有的在海參威,有的在中國東北等地,遂又選舉申翼熙任內務次長、玄楯任外務次長、李春塾任財務次長,鮮于赫任交通次長、曹成煥任軍務次長、南亨佑任法務次長,負責各部日常工作。會議還通過了告全體國民的《布告》和告世界各國政府的《宣言書》。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一經成立,即獲得了孫中山領導的護法政府以及法國、波蘭等國的承認?,F(xiàn)在的韓國政府,亦以在上海成立臨時政府的1919年作為大韓民國開國元年。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1926年至1932年在中國上海的辦公舊址位于現(xiàn)上海盧灣區(qū)馬當路306弄4號。自1992年中韓建交以來,韓國歷任總統(tǒng)盧泰愚、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都曾蒞臨舊址瞻仰。
輾轉嘉興杭州
1932年4月29日上午,流亡上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領導人金九,指派韓人愛國團團員尹奉吉潛入上海虹口公園日本慶?!疤扉L節(jié)”(天皇的生日)大會會場,向檢閱臺投擲炸彈,當場炸死正在閱兵的日本上海派遣軍總司令白川義則大將,炸傷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等日本軍政要員多人。尹奉吉本人被捕后英勇就義。這一事件震驚世界,證明了韓國抗日力量的存在,也大大鼓舞了中韓兩國人民的斗志。
金九,1876年7月11日生于朝鮮黃海道海州白云房一個農民家庭,為家中長子。9歲時,父母把他送進私塾學習韓國和中國文字,并修讀通鑒、史略、兵書、大學、唐詩宋詞等。17歲時,金九應考科舉,但科場被一些官員把持,他們暗中索賄謀利,身為農家子弟的金九無錢請客送禮,雖成績不錯但最終還是落榜了。1893年,金九改名金昌洙,加入了當時朝鮮的新興宗教組織東學,積極參加東學農民運動,并成為東學軍的活躍分子。1895年,金九渡過鴨綠江,在中國東北參加了以金利彥為首的朝鮮獨立運動義兵團。1896年,由于明成皇后被日本人殺害,氣憤至極的金九在鴟河浦殺死了日本陸軍中尉土田讓亮,因此被關進仁川監(jiān)獄。在獄中,他接觸到《泰西新史》《世界地理》等新學書籍,從中吸取了新知識、開拓了新視野,進而對國家獨立之路有了新思考。1899年5月的一天,他趁大雨成功越獄。
1911年初,日本在朝鮮的總督寺內正毅到朝鮮西北部平壤、宣川、新義州視察,途中遭暗殺未遂,日寇隨即逮捕約700名朝鮮人,后因證據不足,只收押了122人,其中又有17人于1912年無罪釋放,史稱“105人事件”。身為朝鮮獨立運動家的金九、梁起鐸、尹致昊等105人入獄,被判無期徒刑。后在朋友的幫助下,金九被釋放出獄,在金鴻亮的東山坪農場擔任管理人,并進行農村的啟蒙運動。三一運動后,金九與一些獨立運動人士流亡至中國上海,并積極參與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組織工作,歷任警務局長、內務總長、國務領等職。
上海虹口公園爆炸事件后,日寇瘋狂進行報復,大肆逮捕在滬韓僑和中國人。金九最初隱居在美國神甫費吾生家中,為了不讓更多人被捕犧牲,5月10日金九發(fā)表了題為《虹口公園炸彈案之真相》的公開信,聲明此案由他一人策劃,并負全部責任。公開信迅速被中外各大媒體刊載,日本懸賞60萬大洋緝拿金九。此時,光復會和同盟會元老、浙江省政府主席,時為上海抗日救援會會長、上海法學院院長的褚輔成等中國進步人士冒著生命危險,向金九伸出援手,想方設法掩護金九和另外幾位韓國臨時政府要員與家屬從上海緊急轉移到浙江避難。
1932年5月20日前后,在褚輔成的安排下,金九化名張震或張震球,對外稱廣東商人,與隨行安恭根一起由嚴恒樊護送從上海乘火車安全到達褚輔成的家鄉(xiāng)浙江嘉興。隨后,褚輔成長子褚鳳章先將其一行安置在他負責的嘉興西南湖畔的秀綸絲廠,不久又將金九單獨遷居到嘉興梅灣街褚輔成的寄子陳桐生家,其他“臨時政府”要員及家屬則住在離金九住所只有約500米遠的南門日暉橋17號。梅灣街陳宅(今梅灣街76號)建造于民國初年,兩開間兩層樓,三進,后進直抵河埠,是一幢水榭式的小樓。這幢“水榭”是陳桐生的居室,坐在窗前可以憑眺湖上的四時景色。陳桐生其時在南門外開辦一小型農場,金九來后,他主動把“水榭”讓給金九住。每天從農場回來,他都要到金九那里坐一會兒,與金九聊聊天,問問金九的身體狀況以及生活上需要什么,也向金九介紹一些上海、嘉興等地發(fā)生的新情況。
一個多月后,日寇在上海搜捕不到金九,便懷疑他躲至滬杭線一帶,多次派密探到鐵路沿線進行偵察。于是,褚輔成決定讓金九到他兒子褚鳳章妻子朱佳蕊的娘家浙江海鹽暫避。朱家在海鹽縣城西南40余里的南北湖有一所載青別墅,于是金九便在那里躲避了近半年時間。
1933年2月,金九因被海鹽縣警察發(fā)覺,只好重新回到嘉興,仍住在梅灣街76號陳桐生家,有時也到嘉興郊外躲幾天。有一天,金九單獨一人外出,不慎暴露身份被嘉興警察抓住。后褚輔成親自打電話與警察局溝通,并由兒子褚鳳章出面將其保釋出來。事后,褚鳳章覺得金九獨自一人行動比較危險,最好有位女士陪伴。經金九同意,褚鳳章給金九找來忠厚老實但沒有文化的船娘朱愛寶,兩人假扮夫妻,吃住都在船里,漂泊于運河與鴛水之間,非常安全。1936年,金九獨自去南京,結果又差點被獲取了情報的日本暗殺隊追殺。于是,他回嘉興把朱愛寶帶到了南京,假扮古董商夫婦。南京淪陷前,金九前往長沙,讓朱愛寶暫回嘉興。朱愛寶服侍了金九5年,回來時金九因手頭緊張,只給了她100元路費??傄詾楹髸衅冢罱K卻失去了聯(lián)絡,金九后來為此十分遺憾。
值得一提的是,有關金九的安全問題,當時也得到了國民政府最高當局的直接關注。金九到嘉興后,時在國民黨中央組織部任職的韓國志士樸精一面見其上司陳果夫部長,請求緊急援助金九。經最高當局批準,陳果夫派遣親信肖錚趕往浙江,布置保護事宜。肖錚長期在浙江工作,與各方人士熟識。他找到曾任褚輔成秘書的江一天女士,請她與褚家聯(lián)絡,褚家表示金九在嘉興的一切均由其負責。肖錚又與浙江省警務處長蔣伯誠密會,請其注意保護金九,蔣亦拍胸承擔金的安全之責。待一切安排妥當,肖錚才返回南京復命。
與此同時,為防止日寇破壞,在上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也緊急遷移到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杭州長生路湖邊村,金九多次悄悄從嘉興到杭州開會部署工作。在杭州的3年時間里,金九等韓國臨時政府要員在長生路湖邊村、學士路思鑫坊、清泰第二旅社都留下了活動的足跡,他們召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國務會議,研究了相關復國方略和應對日本人的策略,并在浙江《東南日報》創(chuàng)辦和發(fā)行了獨立黨機關報《震光》等刊物,宣傳獨立黨的章程和奮斗目標、行動綱領等。從1932年5月至1935年11月,金九及其戰(zhàn)友們的抗日復國斗爭得到了浙江人民的同情、支持和幫助,在浙江人民的保護下躲過了日寇的追捕,最終由小到大成長為國際反法西斯陣營中的重要一員,因此杭州也成為韓國臨時政府在中國活動的重要一站。
為紀念這段中韓人民共同抗日的友誼史,2007年11月30日,杭州市在長生路55號湖邊村修建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隆重開館。曾任韓國空軍參謀長、交通部長官等要職的金九次子金信和時任韓國駐上海總領事的金九之孫金揚參加了當天的開館儀式,他們對浙江乃至全中國人民對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金信在訪問嘉興時還以“半個中國人”的身份動情地說了這樣一番肺腑之言:“當年(1932年)在上海,3塊大洋可以讓一個普通人生活一個月,而日寇懸賞60萬大洋捉我父親。中國人民不為金錢所動,從上海到嘉興到海鹽到杭州,到處受到中國人民的保護,這是一種多么可貴的精神?!庇捎谶@種特殊背景和中國情結,金信后來成為中韓兩國建交的民間大使,為中韓兩國正式建交作出了貢獻。
遷往陪都重慶
南京淪陷前,國民政府從南京遷往重慶,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也先后從杭州遷往江蘇、湖南、廣東、廣西等地。1939年3月,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從廣西柳州遷到重慶市郊的綦江縣。
1940年4月,韓國國民黨(金九)、韓國獨立黨(趙素昂)、朝鮮革命黨(李青天)合并成立韓國獨立黨,作為臨時政府的執(zhí)政黨,金九任委員長。9月17日,臨時政府由綦江遷往重慶公開掛牌辦公,并在嘉陵賓館舉行韓國光復軍成立典禮,包括在重慶的中共代表周恩來在內的數百位中國政要出席了典禮。臨時政府選舉金九為主席、李始榮為財政部長、曹成煥為軍務部長、趙琬九為內務部長,任命李青天為光復軍總司令、李范奭將軍出任參謀長。臨時政府宣布,光復軍的前身是原韓國軍隊,是繼承了抗日義軍和獨立軍33年抗日斗爭傳統(tǒng)的武裝獨立團體。此舉大大鼓舞了海內外韓人的士氣。
在國民政府的支持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重慶土橋修建了“韓人村”,還在市內租了房,于1940年9月遷居市區(qū)。但由于日軍對重慶實行大轟炸,臨時政府先后搬了4次家。第四次遷到重慶市區(qū)蓮花池(現(xiàn)重慶市渝中區(qū)七星崗蓮花池38號),房租1年40萬元(法幣),全由國民政府補助。臨時政府直到離開重慶,用的還是這些房子。
為了更好地開展反日復國斗爭,保障在渝韓國志士的基本生活,在物價飛漲的情況下,經蔣介石批準,臨時政府獲得了每月6萬元的生活補貼。較為穩(wěn)定的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為臨時政府開展獨立統(tǒng)一運動提供了基本的保證。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12月9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發(fā)表對日宣戰(zhàn)聲明書,正式對軸心國宣戰(zhàn),并宣布重慶為大韓民國“借地辦公”的臨時首都。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朝鮮光復,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遷回韓國。可在美國的支持下,李承晚成為了韓國的首任總統(tǒng)。金九以韓國獨立黨委員長身份,反對《莫斯科美英蘇三國外相會議聲明》,主導反對朝鮮信托統(tǒng)治運動。1948年2月10日,他發(fā)表了《向三千萬同胞泣訴》的聲明,反對李承晚等提出韓國獨自建立政府的主張,反對韓國獨自實施大選的國際聯(lián)盟決議,提出應由南北朝鮮協(xié)商建立統(tǒng)一政府。由于他百折不撓地與李承晚右翼集團作斗爭,李承晚便對他下了黑手。1949年6月26日,金九在韓國京橋莊被陸軍步兵少尉、美國反情報隊的情報員、同時還是親日右翼青年團體“白衣社”的特工隊員安斗熙殺害。在韓國老百姓的巨大壓力下,韓國當局最后不得不以全國人民名義舉行國民葬將金九安葬于孝昌公園內。1962年,金九獲追授“大韓民國建國勛章”,被譽為“韓國之父”。